2016年11月29日下午,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大学海外汉字文化研究中心举行了韩国学中央研究院“开设韩国汉字学课程和培养跨学科人才”(项目编号:AKS-2014-INC-2230008)项目学术沙龙活动。这次学术沙龙活动是在“汉字斋”
据悉,此系列沙龙活动将分三次开展,项目负责人王平教授担任此系列沙龙的主讲人,向上海交通大学各专业各年级学生,以及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含课题组成员)等普及汉字在东亚汉字文化圈的发展历史、各个阶段的发展特点以及汉字在各个国家各地区的不同现状。此次沙龙则主要关注汉字在韩国的传播与应用。
王平教授首先简洁明了地阐述了“东亚汉字文化圈”这一概念,认为历史上或者现在仍然使用汉字作为记录语言符号的国家和地区都可以纳入“东亚汉字文化圈”,主要包括以韩国、日本、越南为首的国家和地区。
接着,王平教授主要从汉字传入韩国之前、汉字传入韩国、汉字在韩国的使用历史、汉字在韩国使用过程中的适应与改造、韩国现代汉字使用情况这几个方面介绍了汉字在韩国的传播与使用情况。王平教授指出,韩国在汉字传入之前,也有在岩板或者青铜器上铸造图像以表达概念的历史,这是人类普遍的历史发展轨迹。但是,韩国并没有在此基础上产生文字,而是借用中国的汉字来作为记录他们语言的符号,这体现了汉字的强大包容性。关于汉字传入韩国的时间说法不一,且各有理由,王平教授采纳的是西汉时期传入韩国这一观点,因为此时有历史文献记载和出土实物资料作为证据。
汉字在韩国的使用历史是沙龙的重点,为了使听众更清晰地了解这一历史进程,王平教授将韩国历史的政治分期与汉字的使用历史分期相结合,每一个历史分期中又主要从国家对待汉字的政策和出土实物两个方面阐述汉字在各个历史时期的地位和使用情况。王平教授指出,汉字退出韩国历史舞台应该是在1970年,该年颁布了《韩格尔专用法》,全面改编教科书,去除汉字。
在沙龙的后半程,王平教授介绍了汉字在韩国使用过程中的适应与改造,主要介绍了吏读、乡扎、口诀这三种汉字的变形。最后,王平教授介绍了韩国现代汉字的使用情况,主要从汉字与韩国教育、韩国的儒学传统、韩国的艺术以及民众的日常生活的关系这几个方面展开阐述。
此次沙龙活动面向中国著名高校的学生介绍了韩国汉字的历史及现状,普及了相关的历史知识与文化知识,扩大了项目在中国高校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也为项目培养了潜在的科研人才。
1.文章《“你如何看待汉语史的分期“如何看待汉语国际教育!》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你如何看待汉语史的分期“如何看待汉语国际教育!》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