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刻得优刻得服务器…

2023-04-25 11:44 43次浏览 财经

营业收入、亏损额度均创新高,优刻得-W业务重心调整,通过烧钱创造出高成长性的假象,为再融资营造环境。

本刊记者 胡楠/文

优刻得-W(688158.SH)于8月7日发布2021年半年度报告。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0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94亿元,增幅高达65.20%;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3.24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2.39亿元,增幅为-281.17%。

据Wind数据,2019年优刻得-W营业收入15.15亿元。

这也就是说,2021年,优刻得-W仅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疫情前年度几乎全年的营业收入,俨然一副高成长性企业的架势。

不过,需要指出的是,在营业收入爆发的同时,其净利润却大幅亏损,而在其亏损的背后,隐藏的则是IaaS业务市场份额不断走低,公司被迫将业务重心转移至云分发业务,且销售价格大幅降价,烧钱创造出的高成长性假象最终目的是为再融资创造条件。

烧出的成长性

据Wind数据,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优刻得-W的营业收入分别为11.87亿元、15.15亿元、24.55亿元、15.0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41.39%、27.58%、62.06%、65.20%;扣非后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7973万元、998万元、-3.69亿元、-3.24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5.81%、-87.48%、-3802.44%、-281.17%。

很明显,自2019年起,优刻得-W就出现净利润与营业收入背离的情况。

按照正常逻辑,如果要探究一家公司亏损的原因,就要从其业务层面着手。

据公开信息,优刻得-W主要从事云计算相关业务,其主要产品为公有云、混合云、私有云三大类产品。

据Wind数据,2018-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优刻得-W公有云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0.11亿元、11.98亿元、18.04亿元、11.87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85.15%、79.08%、73.48%、78.86%;混合云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39亿元、2.44亿元、3.02亿元、2.03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1.69%、16.09%、12.29%、13.49%;私有云及其他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3460万元、7251万元、3.44亿元、1.15亿元,占当期营业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91%、4.79%、14.03%、7.65%。

同期,优刻得-W的整体毛利率分别为39.48%、29.04%、8.57%、3.75%,而2018-2020年其公有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1.85%、31.26%、5.84%,混合云业务毛利率分别为25.52%、19.29%、16.80%,私有云及其他业务毛利率分别为44.67%、24.69%、14.38%。

虽然近年来优刻得-W各项业务毛利率水平均有所下降,但如果利用各项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对其进行加权,则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公有云业务毛利率的剧烈下降是导致优刻得-W近两年营业收入与净利润背离的最主要原因。

但仅仅从这个角度还不足以清晰地看出优刻得-W是如何从盈利转变为巨额亏损的,所以还需要对其公有云业务的构成进行更细致的分析。

据招股说明书,2017-2018年及2019年上半年,优刻得-W公有云业务细分项中计算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4.36亿元、6.04亿元、3.09亿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57.07%、59.71%、54.72%,毛利率分别为51.06%、48.24%、38.72%;网络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35亿元、1.61亿元、8293万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17.72%、15.90%、14.68%,毛利率分别为22.85%、21.62%、21.35%;数据库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6913万元、9689万元、5904万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05%、9.58%、10.45%,毛利率分别为47.98%、56.41%、45.94%;云分发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7035万元、5563万元、5853万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9.21%、5.50%、10.36%,毛利率分别为3.52%、10.68%、10.38%;数据分析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683万元、4947万元、2056万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20%、4.89%、4.44%,毛利率分别为53.54%、62.54%、47.83%;存储业务收入金额分别为1890万元、2586万元、1741万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分别为2.47%、2.56%、3.08%,毛利率分别为-4.01%、-3.74%、-61.72%。

通过观察可以发现,无论是从收入占比还是毛利率角度,优刻得-W公有云业务是以基础云计算、云存储为主,即以IaaS业务为主,云分发业务只是公有云业务中的一个小细分项,且占比并不高。

需要关注的是,2020年,优刻得-W公有云业务细分项业务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根据2021年5月28日公布的《2020年年度报告的信息披露监管问询函》的回复公告(下称“回复公告”),2020年,优刻得-W公有云业务细分项计算业务收入金额为5.55亿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为30.77%,毛利率为30.02%;网络业务收入金额为1.55亿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为8.60%,毛利率为-5.46%;数据库业务收入金额为1.14亿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为6.30%,毛利率为31.79%;云分发业务收入金额为8.05亿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为44.63%、毛利率为-12.87%;数据分析业务收入金额为4897万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为2.71%,毛利率为43.06%;存储业务收入金额为8290万元,占当期公有云收入的比重为4.59%,毛利率为-31.42%。

通过横向对比可以得出一个结论,2020年,优刻得-W公有云业务毛利率大幅下降的核心原因在于云分发业务占比的显著提升,以及该业务毛利率由正转负。

另外,2020年,优刻得-W云分发业务成本为8.57亿元,同比增长527.23%,其增速显著高于收入增速,从数值的角度看来,这直接导致了公司云分发业务的毛利率由2019年的9.55%降至-12.87%。

对于云分发业务毛利率骤然下降的原因,优刻得-W在回复公告中给出了如下解释:公司通过CDN产品引入了一批互联网行业巨头客户,由于这部分客户CDN产品需求大且议价能力较强,所以毛利会比较低;另一方面,公司CDN业务客户结构尚不够丰富,从而导致资源复用率相对较低,因此CDN业务占比的提高会带来一定亏损。

需要指出的是,优刻得-W上述解释明显与其上市前的说辞互相矛盾。根据2020年1月发布的招股说明书,“云分发业务是较成熟的公有云业务,报告期内,公司进一步明确了云分发业务的客户定位,聚焦于服务公司有较高议价能力的客户,减少了低毛利客户的合作规模。”

通过前后对比,可以发现优刻得-W颇为矛盾的地方,即2019年,优刻得-W刚刚明确云分发业务的客户定位为议价能力低的客户,但上市仅仅1年后,却引入一批高议价能力的客户。而且,根据回复公告,2020年,公司前三大客户销售金额分别为5.78亿元、5671万元、4088万元,占云分发业务收入的比重分别为71.79%、7.04%、5.08%。也就是说,这三家客户是优刻得-W所谓的“互联网行业巨头”。

而据Wind数据,2020年及2021年上半年,CDN行业大厂网宿科技(300017.SZ)平均毛利率分别为25.31%、26.11%;CDN业务占营业收入的比重超过60%的金山云(KC.O)2020年及2021年一季度的平均毛利率分别为5.43%、6.42%。

另外,根据公开信息,优刻得-W云分发业务2020年平均单价相较2019年变动为-28.36%。

至此,可以对上述抽丝剥茧式的信息进行一下总结,即2019-2020年,优刻得-W的业务重心由IaaS逐渐倾向云分发,而且公司为了获得所谓的“互联网大厂”,不仅降低云分发业务价格,更是为其大举采购节点,从而导致公司出现云分发业务毛利率为负,且业务成本增速大幅超过收入增速的情况。

公有云市场份额下降?

众所周知,云计算包括IaaS、SaaS、PaaS、ICD、CDN等诸多分支产业,为何优刻得-W会将业务重心进行转移?如果单纯地将其简单归结为疫情因素影响,显然不够客观。据Wind数据,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四季度,优刻得-W单季度营业收入分别为4.44亿元、4.13亿元、4.99亿元、7.27亿元、8.17亿元。

一般而言,无论是IaaS还是云分发,合同区间一般为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从而可以获得一定的折扣,所以从季度收入的角度来看,2019年第四季度至2020年第二季度,优刻得-W营业收入相对平稳,并未出现收入规模大幅增长的情况,由此可以推断,云分发业绩的爆发或者新客户的签订,大概率发生在“复工复产”之后,如此看来,并不能将优刻得-W业务重心的转移简单地归结为疫情因素所致。

那么,优刻得-W业务重心的转变究竟有何目的,或是存在某些难言之隐?

通过查询一系列行业信息,《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据财通证券要报数据,2016-2019年,中国公有云TOP5集中度分别为68.10%、73.60%、73.20%、76.30%,而截至2021年3月末该数值增至87%。这也就是说,国内公有云市场在逐步集中。

具体到优刻得-W曾经的“重心”IaaS业务层面,根据IDC发布的2018年公有云IaaS调研报告,自IDC对公有云IaaS市场规模有统计的2015年以来,优刻得-W市场份额由2015年的4.9%下降至2018年的3.4%。

截至2018年年末,国内公有云IaaS市场阿里云市场份额为43%、腾讯云市场份额为11.5%、中国电信云市场份额为8.6%、AWS市场份额为6.3%、金山云市场份额为5%、百度云市场份额为4%、华为云市场份额为3.8%,优刻得-W以3.40%的市场份额位列第八位。

需要指出的是,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末,中国公有云IaaS格局进一步集中,TOP4集中度高达81.10%,其中阿里云市场份额为40.30%、华为云市场份额为17.40%、腾讯云市场份额为14.90%、百度云市场份额为8.40%。

考虑到优刻得-W近两年来公有云收入的增长主要来自云分发业务,因此可以推断其IaaS业务市场份额进一步下降。

另外,由于云计算行业马太效应较强,即“强者愈强、弱者愈弱”,当前市场中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百度云等行业巨头背靠集团资源优势,已共同占据了市场较大部分份额,对其他小厂产生很强的挤出效应。

基于上述信息,就大致可以明白为何优刻得-W宁可背负巨额亏损,也要将业务重心转移至云分发业务了。

但这就结束了么?

不,业务重心转移的“好处”远不止于此,虽然云分发业务使得优刻得-W由盈转亏,但从营业收入规模层面来看,也给其带来了所谓的“成长性”,按照市场逻辑,较高的成长性有利于提升企业的估值以及再融资。

颇为巧合的是,2020年年底,优刻得-W上市刚满一年的时间就发布非公开方案,拟募集资金19.65亿元,其中16亿元用于青浦数据中心一期项目的建设,3.65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要知道2020年1月初,优刻得-W刚刚通过IPO募集资金18.40亿元,其中2.24亿元用于多媒体云平台项目,3557万元用于网络环境下应用数据安全流通平台项目,5.71亿元用于新一代人工智能服务平台项目,10.10亿元用于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数据中心一期和二期项目。

据Wind数据,2019年年末,优刻得-W账面资金为8.75亿元,而截至2021年上半年末,优刻得-W账面货币资金为16.82亿元,在此基础上考虑到近两年公司亏损的金额,有理由认为其账面很大部分资金为IPO募集资金。

另外,如果将两次募投项目联系起来看则可以发现有意思的地方,即募集资金中大部分被用于数据中心建设。众所周知,数据中心是典型的重资产业务,具有资金占用量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

在根基IaaS业务市场份额不断缩水之时,优刻得-W通过烧钱创造出成长性,为再融资营造环境实属无奈之举,但无论是云分发业务还是数据中心建设,前期均需要耗费大量资金,且阿里、腾讯、华为、金山、百度等巨头均有涉及。不得不说,优刻得-W很难用钱“砸出个未来”。

有深意的减持

2021年1月13日,优刻得-W发布《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上市流通公告》,预计26.64亿首次公开发行部分限售股、部分战略配售限售股解禁,占公司总股本的比重为63.04%,并将于1月20日起上市流通。

就在解禁后4个月,持有上市公司8.86%股份的第二大股东天津君联博珩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君联博珩”)就迫不及待地抛出了减持计划,拟通过大宗交易、询价转让的方式合计减持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不超过845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2%。截至8月17日,君联博珩累计减持公司股份数量565万股,持股比例降至7.52%。

需要指出的是,据招股说明书,虽然君联博珩持股比例高达8.86%,但仅拥有上市公司4.96%的表决权,即君联博珩拥有的是优刻得-W的B类股份,其所拥有的表决权与持股比例并不一致。

不过,无论是A类股份还是B类股份,减持对于二级市场的“扰动”都是一样的。

更为重要的是,对于科创板企业而言,短期内第二大股东的减持行为并不足以说明公司前景如何,但如果在此基础上结合优刻得-W的竞争环境、财务数据以及二级市场股价表现来看,上市公司的前景难言乐观。

针对上述问题,《证券市场周刊》记者已向上市公司发出采访函,截至发稿公司方面未进行回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