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合肥还是一个人口只有五十万的小城,整个城市也只有市中心一条热闹的大马路,综合实力更是处在全国城市的中下游之列;而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在我国的高等教育界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建校第二年就被列为重点大学,更是创造了“千生一院士,百生一杰青”的人才培养奇迹,她的诞生被《人民日报》誉为中国教育史和科学史上的一项重大事件。就是“身份悬殊”的合肥和科大,彼此已相伴相知了半个世纪的时光。合肥也乘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加速发展,主要指标已跻身省会城市前十强,综合实力跻身全国城市20强。但一直以来都有一个问题萦绕在科大人和合肥人的心中,那就是越来越好的合肥究竟有没有耽误科大的发展?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慷慨的安徽——换来顶尖名校半个世纪的坚守
1969年,随着形势的恶化,国家决定将在京高校下放,北大清华等在京高校纷纷南迁。科大方面一开始出于对形势的乐观估计,迟迟没有寻找下放地点。等到在京高校已搬迁的七七八八时,科大方面才急忙寻找下放地点。一开始,科大方面并不属意下放到安徽,而是想南迁到中部的另一所城市,但这所城市以没有口粮指标拒绝了科大。近半个世纪过去了,在科大公开发表的文章中,仍然可以感受到那份愤懑:
当年,科大已经派人考察好中部一所城市,却收到了拒意:正是艰苦的年代,他们想要的是一座钢铁厂或者纺织厂,因“没有口粮指标”等原因不愿接收。
中科大量子信息科学研究院
虽然在今天看来,这所中部城市实在是极没眼光,但我们不能苛求城市做出超过其所在历史阶段的事情。而大学在那个时候,确实不如一座工厂能给城市带来实实在在的收益。于是科大方面只好与江西和安徽方面接洽,安徽方面对此高度关注,表示愿意接纳科大。南迁之初,科大900余人挤在安庆的一座三层小楼中,拥挤异常。后安徽决定将科大迁至省会合肥,由于没有校舍,将彼时的合肥师范学院腾空,接纳这批北京来的客人。
科大如何改变合肥的气质
当局势稳定后,当年下放的高校纷纷回迁北京,科大自然不能免俗。安徽方面则是极力挽留,要钱给钱,要地给地,极力挽留住了科大。从两件小事就可以看出安徽对科大的情谊,一是科大是安徽第一家集体供暖的事业单位(参考合肥其他高校,到现在都没供上暖);二是科大的用电优先级高于合肥市的机关单位。
合肥为科大倾其所有,科大也以其一己之力改变了合肥的气质。如今的合肥是“大湖名城,创新高地”,是第二家入选国家综合性科学中心的城市,是大科学转置最密集的城市,拥有国家实验室等一系列创新重镇,创新能力居于全球前列。
合肥夜景
除此之外,科大留皖创业的校友先后创建了诸如科大讯飞、华米科技等一大批科技企业,将科大的力量实实在在的转化为了产业和GDP,打造了一批千亿级产业链。不仅如此,由于科大在量子通讯、量子计算、人工智能等领域的领先优势,安徽和合肥将具有更大的产业发展空间。
合肥到底有没有耽误科大的发展?
首先是科大的生源质量在过去几十年有所下降(虽然对绝大部分人来说,仍高不可攀)。要知道,在求学地域还没有那么重要的时候,合肥这座江淮小城曾经包揽了中国一半省份的理工科状元。而如今,这些状元基本上被北大和清华包揽,鲜有到合肥求学。
其次是中国科学院的支持有所下降,这体现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的成立。由于科大成立之初,采用是“所系结合,全院办学”的方针,因此科大本身就是科教融合的典范。但是由于科大不在北京,中科院先是将中国科技大学研究生院更名为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后又在其基础上成立了中国科学院大学。因此,中科院对科大的支持力度也会有所下降。
中国科学院大学
最后是地域影响顶尖人才的回流。尽管科大在很多方面的研究都处于领先行列,但是我们不能奢求每个人才都对地域没有要求。因此在吸引顶尖人才方面,合肥还远远无法与北京上海相比。
尽管有这些不利因素,我想合肥仍然没有耽误科大的发展;恰恰相反,合肥用自己的一腔热忱继续支持着科大,校城一起越来越好。
后序
参考文献:《校城之问——“中国科大现象”启示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新媒体工作室.
您觉得合肥有没有耽误科大的发展呢?欢迎说出您的看法。如果喜欢,一定记得关注!
1.文章《『合肥科技大学』合肥科技大学眼科医院》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合肥科技大学』合肥科技大学眼科医院》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