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玉根、荀玉根讲策略…

2023-04-25 09:45 71次浏览 财经

“我看好四季度市场的核心逻辑在于内外政策的变化:国内的政策正在变得更加积极宽松,国际上中美关系也在渐渐好转,这些因素都会驱动市场上涨。”

“牛市结束的标志一般是上市公司ROE达到顶峰,而现在上市公司的ROE还在上升,高点应该会冲到明年一季度,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市场应该还有一波机会。”

“从长一点维度来看,新能源板块的景气趋势可以类比2010年-2015年的智能手机产业链。在那个年代,智能手机不断普及,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景气至少维持5年以上。现在新能源板块的景气趋势,我觉得看3-5年没有问题,整体趋势是向上的。”

“今年四季度新能源产业应该整体趋势不错,因为这些高景气行业的估值消化,一般要等到市场整体偏弱的时候,而我的判断是四季度市场整体偏强,它短期会维持这种高估值。”

“为什么基民最终没有挣钱呢?是因为他们在中间高抛低吸,错过了基金上涨的阶段。为什么基民拿不住?就是因为不了解。就像交朋友一样,如果和这个朋友来往少,不了解,那你对他肯定没有信心。”

以上,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是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荀玉根在10月12日与汇添富基金经理赵鹏程的路演中,分享的关于四季度市场的最新观点。

荀玉根认为,如今国内的政策面趋于宽松积极,中美关系也有了一定的缓和,因此他较为看好四季度的市场。

细分来看,由于政策面的积极信号,四季度的金融板块和基建板块或有一定的机会。另外,由于整体市场向好,新能源的高估值在四季度也将得到一定的延续。

早在2019年,荀玉根就表示A股有望迎来三年左右牛市。10月7日,荀玉根发表《年线有望三连阳——2021年四季度A股展望》一文称,三年牛市仍在途中,各大指数在2021年有望收阳线,实现年线三连阳。

对此,荀玉根解释道:“牛市结束的标志一般是上市公司ROE达到顶峰,而现在上市公司的ROE还在上升,高点应该会冲到明年一季度,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市场应该还有一波机会。”

以下是聪明投资者整理的荀玉根问答环节实录:

看好四季度的市场

核心逻辑在于内外政策趋向宽松积极

问:看到荀博在10月7号发的报告,标题A股有望三连阳。但是三连阳最早在90年代出现过,后来就从来没有过,所以很多人认为不太可能。你怎么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

荀玉根:这个观点确实比较有挑战性。根据历史统计,A股30年的历史中只出现过一次三连阳,那次股票市场才刚刚开始,上交所刚成立,应该说那时候市场的代表性不是太强,后面这么多年都没有出现过三连阳。

今年为什么我们认为会有三连阳呢?

我从2019年就已经开始提出,A股大概会走三年左右牛市,现在已经过了两年多了,今年也只剩下一个季度了。

我的判断还是四季度市场整体会上涨。如果四季度市场上涨的话,它最终会能够实现三连阳。

我对四季度市场看好的核心逻辑在于内外政策的变化:国内的政策正在变得更加积极宽松,国际上中美关系也在渐渐好转,这些因素都会驱动市场上涨。

我简单分析下,今年前三个季度市场比较平衡,涨跌幅度都不大,中间有波折。

中间的波折是政策面导致的。前面二季度有一波新能源相关的机会,三季度有一波资源股相关的机会,就是因为今年3月份两会开始搞十四五规划,里面的重点是科技创新引领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所以科技股有表现。

同时,双碳等政策又在限制传统行业的供给,所以资源供需状况改变,价格上涨,最终资源股价也涨了。

四季度政策的变化是什么?首先总量的政策会更加偏宽松积极。如果我们观察一下政策的变化,7月30号中央政治局会议已经开始对政策做了调整,只不过中央政策调了,各个地方和部委还在慢慢推进当中,所以八九月份应该属于中央政策转向,但是地方和部委还有一些没有完全对接上的过程,现在来看应该是会越来越顺。

10月8号国庆之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李克强总理在国常会中也提到,不能搞一刀切的碳减排,政策在做一些调整,估计接下来货币层面也会宽松一些,财政层面的项目也会落地,甚至房地产业的政策也会更人性化,这些都会支撑未来股市上涨,因为政策相对宽松,企业的盈利能力应该会喘口气,提振市场情绪。

另外,海外也是提振市场的重要部分。

10月6日,杨洁篪与美国的沙利文在瑞士会晤,这是拜登任总统以来中美双方的第三次会晤,相较于前面两次,这次会晤有了很多积极的信号。10月9号,刘鹤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也通了视频电话,中美双方在贸易领域的洽谈有了更多的积极进展,这些也能够提振市场情绪。

从大逻辑来讲,牛市结束的标志一般是上市公司ROE达到顶峰,而现在上市公司的ROE还在上升,高点应该会冲到明年一季度,所以接下来一段时间里,市场应该还有一波机会。

2019年可能类似美国的1982年

一个十年长牛的开始

问:你从2019年就预判可能会有3年左右的牛市,到现在2021年已经快结束了,如果预判是对的,是不是意味着四季度过完到明年,牛市就结束了,是不是应该要逐步减仓了?

荀玉根:市场的演绎是波浪形的,比如说美股,大家都说美股一牛牛十年,但是如果用放大镜来看美股的话,它不是一直涨,可能是涨个三年休息一下,要消化一下上涨。

所以我认为明年A股可能整体来讲会有挑战,但这个挑战并不是说会跌得很厉害。

2019年初我们还提出一个观点:拉长维度来看,我们的2019年可能类似于美国的1982年,是一个10-20年牛市的开始,而这一长牛是由几个小牛熊构成的,震荡上行。

所以如果看10年左右,后面还有更大的投资机会。

新能源可类比2010-2015的智能手机产业链

四季度新能源的估值还不会消化

问:新能源板块今年好像沾了很多政策的光,涨到今天这个位置了,这样的估值还有没有投资价值?

荀玉根:我们要从两个维度看新能源:第一是基本面,即行业的长期景气度,第二个是短期估值和盈利的匹配度。

如果从长一点维度来看,新能源板块的景气趋势可以类比2010年-2015年的智能手机产业链。在那个年代,智能手机不断普及,拉动整个产业链的景气至少维持了5年以上。

现在新能源板块的景气趋势,我觉得看3-5年没有问题,整体趋势是向上的。

接下来就是要回答短期的问题,今年股价涨到了一定程度,估值已经不低了,怎么看短期的估值与盈利的匹配矛盾?

我们也可以借鉴历史,2010年到2015之间,智能手机相关产业链在2010年大涨,在2011年的时候有一定调整,在2012年之后再慢慢再涨到了2015年。新能源产业链也是这样,中间会有波折。

至于短期估值何时会被消化,我个人倾向于认为,今年四季度新能源产业应该整体趋势不错,因为这些高景气行业的估值消化,一般要等到市场整体偏弱的时候,而我前面的判断是四季度市场整体偏强,它短期会维持这种高估值。

另外,四季度还有一些值得关注的低估值板块,其中最重要的是大金融板块。

在前面三个季度,金融板块表现比较弱,机构配置的比重比较低,市场预期不高。现在政策面在发生微妙的变化,无论是稳增长的政策,还是对于房地产政策的微调,以及北交所等金融方面的政策的变化,对整个金融板块都是有利的。而金融估值又低,有政策的边际的变化,就比较容易修复。

四季度基建行业基本面或会改善

相比保险,四季度更看好券商行业

问:现在去布局基建类的投资,你觉得靠谱不靠谱?

荀玉根:看基建要判断是以什么时间周期来衡量的。

短期如果以一个季度或者未来三四个月的角度来衡量,我们认为基建行业的基本面应该会有改善逻辑。

刚才有朋友提出,政策在出手,尤其以地方专项债为主,最近在加速发行,所以最近的国债利率在上升,这也是因为发债发得太多了。

发了这么多债就是要开始投项目,投项目就肯定对资金的需求有拉动,所以如果从3~4个月的维度来看,我认为这个逻辑是成立的。

但如果从更长的维度来讲,基建不太可能一直这么下大力气,这只是阶段性刺激一下经济,不会永远按照这种节奏来猛下项目。

问:你怎么看待保险行业?

荀玉根:保险行业目前的基本面相对偏弱一些,保费的增长比较弱,而且保险的投资端主要是债券,它今年的表现整体也相对平淡,所以保险公司的业绩不行。

但是保险的估值相对处在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如果用相对长一点的视角来讲,保险行业我们是看好的。

只看今年接下来的一个季度,我认为可能券商比保险会更好一些,因为券商的业绩已经体现了,上半年利润增长27%,下半年我们估计还会更高,毕竟券商的成交额已放大,再加上北交所等政策都有驱动。

券商和保险都属于非银金融,我短期更看好券商,保险可能是一个相对比较长期的布局选择。

现在的市场不是典型的滞胀

GDP增速回落的原因在于低基数

问:我们看宏观数据,本来我们预估PPI三季度能掉下来,结果没掉下来又上去了。从投资的角度来讲,滞胀期最好还是持有现金。那你怎么看待宏观周期跟现在投资策略的匹配?

荀玉根:如果按照经典的投资时钟理论,在滞胀期的股票市场的表现应该是比较差的。但是我们今年所经历的市场,并不是一个典型的滞胀。

我们今年似乎看到了GDP增速的回落,但是主要原因在于低基数:去年的一季度是个低基数,今年二三季度对应的低基数效应没有了,所以数据自然而然回落。

“滞胀”分成“滞”和“胀”。在“滞”的方面,我们在分析数据的时候可以剔除基数的原因。如果把今年和去年的一季度这两个季度合并,把两年的二季度也合并,这样看的话,你会发现二季度比一季度要高。因此,“滞”不是典型的“滞”。

另外,在“胀”方面,我们也可以发现,“胀”不是全面的,主要是PPI“胀”,当中主要是一些国内黑色金属,年初的政策影响了供给。而从全球定价的角度来看,比如铜价在5月之后就没怎么涨,国内的CPI数据也没怎么涨。

所以说今年的滞胀叫类滞胀,但不是一个真正的典型滞胀。如果是一个经典的滞胀,市场应该是一个典型的熊市,但从年初到现在还是有很多结构性机会的,万得全A指数也是涨的。

选基金应该挑跟自己的风格比较契合的产品

问:上市公司只有4000多家,基金产品已经快上万只了,权益类的也有几千只,选基金比挑个股还难,你怎么去挑基金产品?

荀玉根:选基金有点像选朋友。

大家去商店里面买一盒牙膏也会比较一下哪个的性价比更高,更何况是买基金,我们可能要花更多的精力去研究。

其实买基金说到底买的是人,因为基金经理作为一个受托人,他做投资最终的结果好坏取决于这位基金经理本身的投资能力、投资水平。

我们在挑选基金产品的时候,要研究基金产品管理人过往管理产品的业绩状况以及风格特点。

我认为挑基金的时候应该挑跟自己的风格比较契合的产品。

比如,基金产品中有一些是属于成长风格比较凸显的,这种基金的波动性可能就比较大;还有一些基金是属于价值风格比较明显的,那它的波动性就小,比较稳;还有一些可能是相对偏中性一些,就会平衡一些的。

这也有点像一个人的性格特点,有的人性格属于外向型,朋友见面了就拥抱,不高兴了可能也会哭泣。但有的人性格就比较沉稳一点,喜怒哀乐他也有,但是他的表现就比较稳定一些,这个就因人而异。

我们作为一个投资者,在选择资金产品的时候也得考虑自己是什么投资风格。

如果你是一个追求刺激的人,那成长风格的产品你要多关注;

如果你很保守,在选产品的时候可能要选那种价值型的;

如果你是中间派,就均衡一点。

没有绝对的某一类基金一定是好的,某一类基金一定是差的,只能说选一个最适合自己风格的产品,再研究基金经理的过往业绩和风格,只有了解之后,你买这个基金才能拿得住。

其实从历史数据来讲,买基金最关键是买了能不能拿住。A股的公募基金已经有23年的历史了,我们可以发现,无论你买的是什么基金基本都是挣钱的。

为什么基民最终没有挣钱呢?是因为他们在中间高抛低吸,错过了基金上涨的阶段。为什么基民拿不住?就是因为不了解。就像交朋友一样,如果和这个朋友来往少,不了解,那你对他肯定没有信心。

如果你没有研究过基金经理,估计你也拿不住,一旦市场回撤,你把它抛掉了,那未来的涨就跟你没关系了。

买基金只要能拿得住的都能挣钱了,历史证明基金最终还是跑赢指数的。

基金管理人最重要的是守好自己的能力圈

问:今年后半年很多基金出现风格漂移的问题,比如很多文娱基金现在也在买新能源。基金经理要追赛道跟热点,就改变了自己当初投资的方向定位,这种现象你怎么看?

荀玉根:基金经理或者投资管理人其实是受托人,即投资者把钱交给了管理人,那么管理人做投资的出发点肯定是为持有人挣得更好的收益,这样才能够实现双赢,但是要怎么实现好目标就见仁见智了。

我认为很重要的一点是,管理人要认识到自己的能力边界在什么地方,守好自己的能力圈,这也是巴菲特一直讲的:守好自己的能力圈,做好自己能力圈内的事情。

做研究的时候不用追求太复杂,把自己能力圈范围里面的东西做得更精细、更极致就可以了。投资挣钱的方式有很多,我们不可能把所有挣钱的方式都掌握。

这有点像练武术,少林、武当、峨眉各有各的套路,如果每家都练反而可能练不好,只盯着一个适合自己的练,把这一套拳脚功夫练到家了,那你一样能够在5年时间后有自己的一片天地。

对基金管理者来讲,有的人擅长做新能源,有的人擅长做消费,但是只要在能力圈里面把它做得精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就会在这个产业里选到好公司,最终收益率肯定能够上去。


凡注明“聪明投资者”的作品,版权均属聪明投资者。未经授权严禁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违者必究。所有文章旨在记录和传递信息,不代表“聪明投资者”赞同或反对其观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