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龙芯—龙科中芯

2023-04-23 18:56 41次浏览 财经

文|锌刻度特约记者 邱莉莉

编辑|杨靖怡

1.国产CPU的产业化,或者说走向消费市场产业化,从来就是胡伟武的梦想。2.龙芯从出生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它与消费市场,越来越远的命运结局。3.其实对于中国芯片企业而言,补助多少并非决定因素,“卖不出去”才是所有中国芯的最大问题。

龙芯的国产CPU国际一流和产业化梦,已做了18年。

但在外界看来,不少人对这个梦进程如何,已越来越不感兴趣了——如果不是《人民日报》最新一则消息,人们甚至不知道,被寄予厚望的国产龙芯3号,前不久在福州举办的数字中国建设峰会上,进行了重点场馆展出。

当然,网友和媒体更鲜有注意到,龙芯项目首席科学家,人称“龙芯之父”的胡伟武6月初在做客一档节目时,再次放出“十年内将实现国际一流”的壮志豪言。

这话搁十多年前,不知又将引起多大波澜与争论。但如今,在中国国产芯片产业被反复讨论、放大的今天,胡伟武和他的龙芯,却鲜有被人提及——甚至,在知乎,最近还有网友提出了一个问题:“龙芯处理器,还在发展吗?”

不可否认,龙芯成立18年以来,都没能推出一款让人叫好的产品,软件生态的推进更是举步维艰。

但对胡伟武和他的龙芯而言,这个提问,恐怕也是倍感艰辛之后最为悲凉的评价了。

1/与消费市场越来越远

18万~24万,招聘浏览器研发工程师,工作地点:合肥高新区。

这条招聘信息,在各大招聘网站挂出来已久。招聘方是龙芯中科,其岗位职责为负责龙芯平台浏览器的研发,对Javascript引擎、布局、渲染、HTML5等功能进行研发优化。

“这个工资在合肥其实已经不算低了,但从我们后台数据来看,其浏览者寥寥。”一家招聘网站的合肥当地负责人对锌刻度记者说。

龙芯中科就是龙芯中科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的简称。2013年,龙芯中科为了发展浏览器,专门在合肥成立了一个团队。6年过去,不完全统计显示,这个20多人的团队累计发布了Firefox24、Chromium31、Chromium60等产品——都基于开源,无非是在Firefox或Chrome浏览器的基础上套了一层外壳。

相比众所周知的自主CPU,龙芯在浏览器这个软件上的努力,并不为外界太多人所知悉。不过,它却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胡伟武建立龙芯软硬件生态系统的决心。“虽然龙芯已经在完善软硬件生态上做了很多,但还远远不够,而且已经成为制约龙芯发展的首要瓶颈。”早在2009年,胡伟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如此表态,“生态是做出来的,不是跟出来的。”

生态系统重要性不言而喻。在传统PC领域,微软和英特尔正是靠着与软件、硬件厂商组成的生态系统,用摩尔定律主导了PC行业数十年发展。而在移动互联时代,也是生态系统成就了苹果和谷歌。

因此2013年,在龙芯产业化3年后,龙芯陆续在合肥、西安、重庆等地设立软件研发中心——它想先在某些领域建立根据地,然后以打持久战的方式,完善其生态系统。

彼时,龙芯已经可以卖出10多款CPU,胡伟武由此看到了建立龙芯生态体系的希望,他的逻辑是:一要建立自主可控的技术平台,二要结合具体应用建立技术和产业根据地,三要建立有威慑力的知识产权体系。

龙芯也就此开始大规模试图向产业化进军。根据记者了解,过去几年,除了鲜为人知的浏览器团队,龙芯还与国内邮件服务器软件企业Coremail联合推出Coremail邮件服务器,以及在2015年与2018年,分别与深度科技、翼辉信息合作,将对方的操作系统移植到龙芯平台上。

2017年,它还与金山联合宣布,推出面向龙芯处理器的WPS版本。当年4月,龙芯还在北京举办了一场合作伙伴大会,其内容框架是“一个开放社区、一个应用公社、一个开发者大会”,共同构成开发者的生态根据地。

有据可查的资料显示,这也是龙芯截至目前为止,举办的唯一的开发者大会。而与其他合作伙伴开发者共建的生态根据地,具体情况如何,目前也难以得知。不过根据龙芯官方的宣传,经过多年探索,围绕龙芯,已形成了包括近千家企业的产业链,基于龙芯的信息产业体系慢慢形成。

“龙芯现在主攻的是WIntel生态的薄弱环节——终端和工控领域。终端是指党政、能源、金融、石油、电信等专用行业使用的终端机;工控是指在工业领域对生产设备进行控制的智能设备。”一位长期关注龙芯的芯片领域业内人士对记者说。

但不管哪种生态,都意味着龙芯现在几乎所有产品,所有努力,都只是存活在特定应用领域,市场上难得一见——这同时注定,相比多年前的网红待遇,龙芯也越来越远离大众关注的目光。

“实际上,专业做工业领域芯片也是一条宽广的道路。不过,对于胡伟武而言,他仍然有一个梦想,进军民用市场与Wintel一较高下。”上述人士表示,他注意到,无论是胡伟武最新的表态,还是在去年7月,胡伟武都多次表示在2020年之后,龙芯CPU就可以推向市场,做到真正民用。

只不过,2020年能否真正让龙芯走向消费市场,恐怕胡伟武的内心,也不会有答案。

2/为什么不选择X86

国产CPU的产业化,或者说走向消费市场产业化,从来就是胡伟武的梦想——尽管龙芯的诞生,18年前是来自市场和国家安全的双重需要。

关于龙芯,众所周知的故事是,2001年5月,龙芯诞生于中科院计算所知识创新工程支持下的龙芯课题组,“七八号人,两三条枪”,和英特尔同岁、时年33岁的胡伟武自动请缨,出任首席科学家,组建队伍。

当年8月,龙芯1号设计与验证系统成功启动了Linux系统,并在国庆节那天通过了中科院组织的鉴定。2002年8月,首片龙芯1号“龙芯XIA50”流片成功(生产出第一个样片),胡伟武他们取了个名字“狗剩”,译成英文为“Godson”。“贱名好养活。”

这一度被公众追捧为完全自主研发的真正“中国芯”,从此中国人要对英特尔、AMD等处理器巨头说“不”了。随后一年,龙芯2号首片成功流片,该芯片在Space CPU2000上的分数,超过了当时英特尔的奔腾2。

龙芯团队各种荣誉接踵而来,先后获得中科院“杰出成就奖”、“重大创新贡献团队”等奖项。胡伟武也迎来了人生迄今最为荣耀的时刻, “五四青年”、“中央国家机关杰出青年”、“中国科学院杰出青年”等荣誉也纷纷到来。甚至,不少网络媒体,更称他为“民族英雄”。

巨大光环,把龙芯推上了中国CPU领军者位置,接下来的一切似乎顺理成章,在所有人看来,龙芯应该加速跑,成为中国的英特尔,尽快实现中国芯替代。

这个市场,很显然是巨大的。胡伟武曾做过统计,如果英特尔芯片的销量是每年1亿多片,每片毛利都在150美元以上;而龙芯的价格可以做到20美元左右,使得整机价格下降近一半。

龙芯对产业化的考虑其实更早。2002年8月6日,中科院计算所和综艺股份共同投资成立神州龙芯。同年12月,“龙芯产业化联盟”成立,龙芯产业化就被提上了议程。只是谁也想不到,这是一个18年后仍无法解决的难题。

更多阴影扑面而来。2006年,汉芯造假事件被曝光。同为中国芯的典型代表,龙芯也被夹裹其中,“外国核心中国外壳”“龙芯和汉芯是一路货色”“龙芯汉芯凉了中国心”等质疑铺天盖地而来。

内忧未解,外患又袭来。同年,美国半导体设计公司MIPS,称龙芯的指令集95%与MIPS相似,属于抄袭——不过3年后,MIPS宣布MIPS32、MIPS64的结构授权给龙芯,双方开展长期战略性合作,这又为龙芯带来“汉芯第二”、“伪自主”的口诛笔伐。

产业化难题甚至早于上述危机到来。2005年4月,龙芯在人民大会堂举办龙芯2号首次产品发布会。会后,很多电话打到胡伟武办公室,问什么地方能买到龙芯芯片。

对这样一个问题,他难以回答——后来的事实证明,龙芯与梦兰集团合资成立、承担龙芯产业化重任的中科龙梦,所推出的“逸珑”笔记本和“福珑”迷你电脑,也很快就从中关村电脑城消失了。

“从一开始,龙芯的产业化道路就走偏了。”后来,几乎所有业内人士复盘龙芯这段历程时,都如此表示。

这是因为,龙芯从一开始就采用的不是英特尔、AMD的X86架构,而是依托的MIPS架构+Linux系统,不仅可使用软件少,而且包括整机厂商、软件厂商在内的上下游产业链,没有一家支持龙芯。

至于为何拒绝X86,选择MIPS。10年前,胡伟武曾在接受锌刻度记者专访时,坦诚回应:“出于国家安全考虑,芯片技术要求‘完全可控’,X86并不合适。而且,使用X86指令集,必然会在个人消费领域与英特尔、AMD短兵相接,那不是我们的长处。”

彼时,胡伟武对记者说,简而言之,可以认为MIPS是我们的朋友,而X86则是敌人——这句话,放在2019年的大背景下,仍然适用。当然,MIPS也很难说得上是朋友。

不管如何,消费市场仍然抛弃了龙芯。在没有软件公司和整机厂商的生态体系支撑下,仅靠国家安全、“中国芯片”理念而单打独斗的龙芯,深陷市场化泥淖之中,很难自拔。

3/身份变化这几年

龙芯2F电脑

“毫不客气地说,龙芯从出生的那一天,就注定了它与消费市场,越来越远的命运结局。”上述人士说。

2010年,面对消费市场彻底无望的胡伟武,迎来了自己的下半场:龙芯开始从学院派向市场派的转型,龙芯中科技术有限公司(龙芯中科)成立,从研发走向产业化,他的身份,也从神州龙芯首席科学家,转变为龙芯中科总裁。

这也导致,直到今天,很多人仍然搞不清楚,神州龙芯和龙芯中科的关系——按照双方公司简介,神州龙芯是唯一拥有龙芯CPU知识产权的企业,而龙芯中科是中科院和北京市合资的负责推广龙芯商业化的企业,主攻龙芯电脑,构建龙芯的生态环境。鉴于此,产业界也习惯将龙芯中科简称为龙芯。

“芯片只是整机系统的一部分,无论是用于桌面电脑还是高性能计算机,必须与其他软硬件有机结合。”身份变化后,胡伟武说,龙芯必须搭建起一个基于龙芯芯片的生态系统。

胡伟武本应早就认识到这一点,英特尔之所以一家独大,除了自身30多年的技术和市场积累,还有一个重要的盟友微软——在Wintel联盟中,微软提供操作系统和软件,英特尔则提供硬件,双方配合默契,为对方在各自的领域实现垄断竭尽所能。

但是,对于中国的芯片产业来说,到今天仍然是致命的尴尬——既没有英特尔,也没有微软。

因为长时间研发与市场和服务脱离积弊,龙芯在个人消费市场依旧打不开局面,销量数字也不好看,2013年时,龙芯芯片的产量仅有1万多片。

龙芯还在龙芯3B1000、龙芯1A、龙芯2I等芯片上犯了巨大错误,其流片由于简单工作失误,连操作系统都启动不了。

后来,胡伟武回忆说,究其原因,是龙芯团队在2010年初从课题组管理机制转向公司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原来“作坊式”的设计流程被打破了,“工业化”的设计流程没有建立起来,过度追求多核以及浮点峰值性能的单一指标所导致。

更大生死危机也是在2013年,“核高基”基本上放弃了CPU自主研发路线,龙芯CPU随之陷入巨大困境,“当时账面上已经只有几百万的资金,资金链马上要断掉了。”

活下去,成了产业化后龙芯的唯一目标。2013年5月,龙芯对CPU研发路线进行了调整。调整方向是将CPU结合特定应用来展开,包括宇航、石油、流量表等研制专用芯片。在胡伟武看来,专用芯片产业链短,容易形成技术优势并快速形成销售。

此后,龙芯展开了新一轮融资行动。2014年,龙芯获得鼎晖资本的投资。胡伟武称,鼎晖投资龙芯,目的是为了赚钱,“他觉得龙芯可以赚钱”。

得益于政企行业市场的进展,龙芯芯片销量从2013年的1万片,迅速在1年后增长到35万片。龙芯中科收入也逐渐从数年的亏损,转而过上了盈亏平衡的小日子。2014年销售收入同比增长51%,2015年又增长57%,销售收入突破亿元。到2017年,销售收入1.5亿元,利润2000多万元,用胡伟武的话来说就是利润率比很多号称销售百亿的公司还好。

更大的好消息来自产品端。此前基于收购的MIPS指令集,龙芯已拥有具备自主知识产权的龙芯指令集(loogISA)。到2016年10月,龙芯第三代处理器3A3000研制成功,胡伟武把3A3000看得极重,认为它是我国自主研制CPU的里程碑,代表我国自主研发的芯片跨过了国际通用处理器的第一道门槛。

在2017年10月的一次采访中,胡伟武称,已经应用于包括北斗卫星在内的十几种国家重器中,以及应用于职能机构办公等信息系统中。

这个做了十多年的梦,表面上也看到了实现希望。

4/梦的下半场

今年4月19日,龙芯公司的张福新博士在山东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提到:2019年第一季度,龙芯CPU销售已经超过十万片(不包括授权出去的CPU内核),接近了去年全年销量。

此外,根据张福新透露,2019年4月15日,龙芯3A-4000样片已经出来,目前已经进入测试环节。据说,四核龙芯3A-4000的SPEC CPU2006评分预计单核评分可达20分,对比AMD的一代zen单核超过30分,英特尔最好的单核可达50分。SPEC是标准性能评估公司,SPEC CPU2006是SPEC组织推出的一套CPU子系统测试工具。

不知对于3A-4000的信心,是否就是胡伟武再次承诺十年之内成为国际一流的主要原因——要知道,类似的话,他在十年之前也同样多次说过。

其实,过去18年中,面对外界纷纷扬扬的“造假说”“侵权说”“废物说”“垃圾说”,他也有难以向外界诉说的委屈。

2016年底,作为龙芯总设计师,胡伟武撰写了一篇2万字的长文,详述龙芯10多年的研发过程。在文章中,他用很大篇幅描述,外界对于龙芯国家队身份的误解——他说,龙芯成立至今,共从国家获得资金7亿元。平均下来,每年获得国家补助为几千万元。

后来,另一篇署名为“铁流”的文章,则详细对比了紫光、兆芯、宏芯获得的补助——2014年紫光获得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400亿元人民币;宏芯成立时获6亿元注册资本,从2014年至今,获得补助不少于20亿元人民币;兆芯成立时上海市政府出资12亿元,从2013年成立至今,获得补助不少于70亿元人民币。

这篇文章还提到了微薄补助下,龙芯人的自主研发艰难历程。比如,俄罗斯贝尔加电子,基于MIPS研发一枚路由器芯片的研发成本,相当于国家对龙芯总投入的四分之一。若以国外巨头作参照,差距更大,2014年Intel研发经费超过100亿美元,员工达10万余人。

其实对于中国芯片企业而言,补助多少并非决定因素,“卖不出去”才是所有中国芯的最大问题。如同2015年6月,胡伟武在接受央视采访时所说:“我们可以做世界第一CPU,而且有,但关键是有人用。”

在消费市场,服务器、PC市场的CPU早已是Intel、AMD的天下,Intel更是建立起集知识产权、技术积累、规模成本、软件生态于一体的森严商业模式壁垒。即便在龙芯扭亏为盈的2014年,与龙芯同气连枝的中科曙光,也并未批量采购龙芯芯片。根据2014年财报,曙光从Intel、AMD采购芯片总额7.3亿元,占总采购额的34.3%。

另外,面对政府采购和行业市场,龙芯还将面临来自申威、飞腾、兆芯、宏芯、海思、展讯、兆易创新等一系列对手的残酷竞争。

毕竟,谁也不敢保证,当所有国产CPU放弃消费市场,拥挤在特定市场时,将会是怎样的一番腥风血雨。

一个案例可以说明——胡伟武位于北京西北部、接近北六环的办公室外,就是华为研究院的大楼。在知乎,多位人士就透露,龙芯的研发工程师,就常常因为难以抵挡华为高薪的诱惑,选择了跳槽。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都期望胡伟武能早日实现他的梦想。”多位业内人士说,全部放弃了消费市场,都挤在特定市场依靠政企存活,又是啥好事呢?

“以前龙芯连英特尔影子都看不到,现在已经能看清背影了。”按照胡伟武的说法,预计到2020年,龙芯从性能上可以看到英特尔后脑勺,之后会扩展业务逐渐向消费领域进军,争取到2030年后能与英特尔、AMD、IBM同台竞技。

如此看来,胡伟武的龙芯国际一流和产业化梦,至少要在2030年才能彻底看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