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其贵、郑其贵被贬在了哪?

2023-04-23 04:21 71次浏览 财经

浴血三八线197:抗美援朝70年70人之韦杰

作者:莫孤烟

1951年3月,即将入朝作战的志愿军3兵团和20兵团在天津召开团以上干部大会,听总理作战前动员。分组讨论时,3兵团代司令员王近山把60军军长韦杰请出来,直截了当地问:“你们60军的180师战斗力到底怎么样?”

3兵团司令员原本是陈赓,只因腿伤发作,经总理批准暂不入朝,由王近山代理司令员。王近山是3兵团的老人了,按说对部队相当了解,但60军本是18兵团部队,以前从未打过交道。这还不算,3兵团司令部的参谋大多是陈赓从4兵团带来的,王近山和他们也不熟,用起来很不顺手。这要在平时也便将就了,可打起仗来就是大麻烦。

王近山中将

60军的老底子,就是徐向前一手带出来的华北野战军8纵,跟随二野进军大西南以后,就驻扎在四川。被确定为第二批入朝作战部队后,178师留在川西,另调入61军的181师,加上新组建的炮兵团,编成了新的60军。

在60军所辖三个师中,179师因在临汾战役中率先破城而获得“光荣的临汾旅”称号;181师名气更大,其前身是在中原突围时创造过奇迹的“皮旅”;至于180师,是三年前才由太岳军区的地方部队升级成野战部队的,解放战争中很多时候是在“跑龙套”,进入四川负责剿匪,没有打过硬仗。和两个老大哥比起来,差距明显。这样一支部队马上就要直面世界上最强的军队,难怪王近山心里要打鼓。

韦杰原本是61军军长,只因原60军军长张祖谅患了胃病,暂时无法出征,所以上级决定韦杰改任60军军长,率部入朝。他前一段时间还在南京军事学院学习,接触部队的时间少,对部队情况的了解掌握,也并不比王近山多多少。

留给王近山和韦杰与部队磨合的时间基本没有,只能边打边看了。既不知彼,也不知己,3兵团的这次出征,从一开始就蒙上了一层阴影。

1951年3月,3兵团所辖兵团部、12军、15军、60军正式入朝作战。加上19兵团的3个军,以及休整完毕后重返战场的9兵团3个军,彭总的手中一下子多了9个军的生力军,这无疑增强了彭总打大仗的信心。于是,“即便付出5、6万人的代价,也要歼灭敌人几个师”的构想,就在彭总的脑海中形成了。抗美援朝第五次战役,拉开了战幕。

战役第一阶段打得并不理想,各军都是在正面平推,看上去突破了不少地段,但歼敌数量和预期相去甚远。对此,主席不甘心,彭总不甘心,军长们也不甘心,发动第二阶段的攻势势在必行。

彭总开会部署作战计划,决定以东线宋时轮的9兵团为主攻方向,3兵团的主要任务是割裂美韩两军之间的联系,保障9兵团侧翼。彭总命令12军配属9兵团,以加强东线的突击力量。12军的前身是中野6纵,是王近山一手带出来的起家部队,这回倒交给别人用了,王近山如何痛快?

五次战役第二阶段正式打响后,3兵团的进展很不顺利,王近山遇上的问题远比国内战争复杂得多。

15军在大水洞与敌激战3天陷入僵持,军长秦基伟频频求援。王近山一咬牙,决定把60军179师调归15军;配属9兵团的12军也遇上了硬茬子,在加里山一线受阻于美2师,迟迟打不开突破口。12军担任的是主要突击任务,很有大局观的王近山决定再抽调181师用于加里山方向,全力加强12军的攻击力量。

王近山身边的参谋武英对此提出异议:60军的三个师被拆散开分由三个军指挥,这样一来,韦杰手里只剩下180师,一旦情况有变,兵团抽不出得力的预备队,指望180师恐怕是靠不住的。

王近山对此不是没有考虑,不是万不得已,他也不愿这样剜肉补疮。鉴于60军正面的阻力相对较小,目前也只能这样的。

接到命令的韦杰心里一惊,手里的两个主力师被调走,可60军钳制敌人的作战任务并没有变,这就意味着180师必须扩大作战区域,一个师要干三个师的活。

王近山和韦杰是老战友,两人当初在晋冀鲁豫野战军6纵搭过班子,相互之间知根知底。王近山以善打恶仗闻名,是刘邓大军中公认的头号悍将,作战经验丰富,但一次指挥三个军的大兵团作战,他也是第一次。战役打到刚一半就开始拆东墙补西墙,每次决策都是再三犹豫,这不仅是王近山的军事生涯中从未有过的,也让韦杰出乎意料。

眼下180师总共不到1万人,不足100门炮。而他们对面的美军陆战1师有700多门炮,300辆坦克,还有随叫随到的飞机助战,力量之悬殊一目了然。可仗打到这份上,硬着头皮也得打下去。

5月21日,彭总下令停止进攻,部队全军北撤。第二阶段作战从发起到收兵总共5天,又是个“礼拜攻势”。当天下午,韦杰收到志司绝密电报,得知179师和181师即刻归建,60军担负掩护全兵团转移的任务。

美军第8集团军司令李奇微,敏锐地抓住了战场形势变化而带来的战机,趁志愿军筋疲力尽、攻势停顿的时机发动全面反击。这对于已成强弩之末,急于脱离战场的志愿军来说,无异于一场灾难。

作战部队还好办,说走抽身就走,可那些后勤单位呢?全兵团已有8000名伤员,无论如何也要把他们先运走。王近山越级下令,180师暂不过江,留在南岸掩护医院转移,等到伤员运完后自行撤退。

武英参谋又一次提出异议,单凭一个180师顶不住敌人,需要把179师和181师拉上去,最起码也要派部队堵住防线上的空隙,不能让敌人从结合部插进来。王近山承认武英的考虑有道理,但志司的命令是各兵团抽出一个师做掩护,倘若在全军都在北撤的时候把一个完整的60军留下来和敌人硬拼,到头来恐怕谁也脱不了身。

也许在这一时刻,王近山的心中确实有牺牲局部以保全大局的想法。

王近山的这一命令,在60军军部引起巨大争议。把180师一个师孤零零地丢在北汉江南岸,左右没有掩护的友邻部队,被敌人机械化部队穿插合围的可能性极大,弄不好会全军覆没。作战经验丰富的60军副军长查玉升焦急万分,认为对兵团的命令要变通执行,建议将180师主力撤到江北,只留一部分兵力在南岸掩护,这也算执行了兵团的命令。

韦杰当即否决了这条建议。对于一贯纪律性极强的他来说,上级的命令任何时候都要不折不扣地完成,哪怕这个命令是不合理的。60军当即下达了命令,规定各师的防御区域,并令180师在北汉江以南坚守3至5天。

这道命令,彻底改变了180师及时北撤的可能。

29日,180师50多个劫后余生的官兵出现在了60军军部,带头的是538团参谋长胡景义,他们是第一批杀出重围的幸运者。据胡景义汇报,180师几次突围失败,人员损失巨大,目前的剩余人员分散在鹰峰山下,命悬一线。他请求军长派部队打进去,能救出多少是多少。

问题是,60军的部队在之前被拆得太散,韦杰手中无兵可用,即便下令179师和181师向敌发起反击,也只不过是一纸空文。

眼看韦杰还在犹豫,查玉升挺身而出,明确表示自己要率部打进去接应,并说“如果上级追究责任,要杀头先杀我的!”

韦杰苦笑着摇头。作为主官,他必须考虑现实。那两个主力师同样伤亡惨重,弹药也早已消耗殆尽,要想突破敌人已经封闭的防线,人少了不行,可人都派出去救援了,防御任务谁来完成?防线一旦被美军突破,后果不堪设想。

韦杰中将

韦杰认为,此时60军应以完成阻击任务为主,至于180师只能寄希望于他们自己了,能突出多少人算多少人。他向兵团部汇报了自己的想法,王近山接受了此建议。

弹尽粮绝的180师已然陷入绝境。师领导做出最后决定:烧毁密码,砸毁电台,分散突围。

这是一个被批评了几十年的决策,以至于师长郑其贵自此成为千古罪人。不过设身处地地想,假如180师集中残余人员全力突围,谁能保证赤手空拳的他们,就一定就能突出重围?事实上正是采取分散突围,才为180师保留了种子。所以,把180师失利的责任全部归罪于郑其贵一人,显然是不公正的。

郑其贵在战场

180师受到的严重损失,无疑是志愿军在抗美援朝中最大的损失,这一事件也让韦杰蒙受了太多的冤屈。1987年春节刚过,韦杰与世长辞。临终前,他抱病起草了一份关于180师遭受重大损失原因的回顾材料,堪称椎心泣血之作。

多年来,健在的60军老兵们纷纷为老军长鸣不平。他们多数人认为,180师的失利主要源自于上一级指挥的失误,从志司到兵团均有责任,把板子打在60军和180师身上,是不公平的。

韦杰将军

最后说一句,韦杰多年来曾无数次在不同场合谈及180师的失利,却从未评价王近山在指挥上的失误。哪怕王近山后来因婚姻问题被处分而落魄,生性耿直、重情重义的韦杰,也从未对老司令有过半句不敬之词。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兵说欢迎各方投稿,私信必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