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小津 陈小津 中船

2023-04-22 21:40 21次浏览 财经

由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上海志成公益基金会、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和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主办,常州市委市政府支持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0周年纪念会”日前在江苏省常州市隆重举行。

“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暨新四军成立80周年纪念会”在江苏省常州市举行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名誉理事长、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原第二炮兵政委彭小枫上将,原北京军区副司令员粟戎生中将,上海志成公益基金会理事长、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陈小津,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淮生,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少将,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纯,常州市政协主席俞志平,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主任张亚青,常州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蔡骏等出席会议。

大会在全体合唱《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中庄严开幕。

嘉宾致辞

纪念会组委会主任、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致辞

纪念会组委会主任、原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会长陈昊苏在致辞中说,从中央到地方,从官方到民间,多位现中央领导人和原国家领导人纷纷来函,对本次纪念大会表示了支持和肯定,许多同志也给予了莫大的关照和帮助。

大家心意相通,怀着炙热的信念,铭记新四军的铁军传统,以党中央的指示为动力,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而奋斗!

“我们今生有幸成为铁军的后人,也应该有铁军的使命与担当。追随父辈们未竟的事业,追随父辈们一生交给党的信仰,是我们不变的庄严承诺。今日之中国,在党中央领导下,两个百年的奋斗正举,民族复兴的伟业正隆。追寻梦想,实现梦想,是当代中国最宏伟的诗篇。我们唯有一代一代地传承接力棒,走好新的长征路,孜孜不倦,慷慨相付,才能不辜负父辈们的殷切期待,才能不愧对自己年少时的光荣梦想。初心在兹,常思常忆,方可知始终,才能辨方向;砥砺前行,不畏不惧,方可成其志,才能达其境。”

陈昊苏强调,我们不能忘记先辈所付出的巨大牺牲,作为中国革命的后代,有责任、有能力、有激情、有信心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迎来更大的光荣!

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纯致辞

常州市委副书记、市长丁纯表示,常州是一座具有光荣革命传统、拥有丰富资源的历史文化名城,走出了大批爱国仁人志士和文学艺术大家,现存各类红色遗址遗迹47处,与新四军有着深厚渊源、见证新四军在苏南敌后发展壮大。1939年11月7日,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在陈毅、粟裕指挥下,紧密团结苏南人民,创造性地运用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三大法宝”完成党中央赋予的战略任务,铸就了不畏艰苦困难、乐于奉献牺牲的“水西精神”,为后代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丁纯指出,自改革开放以来,常州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坚持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成为全国闻名的工业明星城市及长三角特色先进制造业基地,去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5774亿元,人均GDP超过12.2万元,达到了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实现了“十三五”的良好开局。

“伟大的事业需要崇高精神的激励引领,崇高的红色精神能够焕发伟大的创造力量。”丁纯表示,常州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系统研究解放军、新四军战史,深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广泛宣传革命事迹,大力弘扬铁军精神,进一步激励全市人民更加紧密地团结在党中央周围,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坚定不移地把革命先辈开创的伟大事业推向前进!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致辞

中国新四军研究会会长、原南京军区司令员朱文泉上将表示,90年前,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启了中国革命的新纪元。从此,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变强,披荆斩棘,赴汤蹈火,为中国人民的彻底解放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建立了不朽的功绩。

朱文泉还具体描述了新四军当年艰辛辉煌的抗战历程。1937年10月12日,南方8省14个地区的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叶挺任军长,项英任副军长。1939年11月,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成立,陈毅任指挥,粟裕任副指挥,标志着我军东进江南作战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此后,至渡江北上的7、8个月间,新四军为实现中共中央“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战略方针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

朱文泉强调,“追忆历史是为了开创未来”。人民纪念建军90周年和新四军成立80周年就是为了铭记军队的光辉历史,弘扬军队的光荣传统,更加深切地体会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无比艰辛和展望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光辉前程。

我们一定要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以强烈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立足本职岗位,做好各项工作,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国防和军队建设服务,为实现 “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服务,用更加优异的成绩向党的十九大献礼!

嘉宾发言

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演讲

新四军老战士焦润坤发表了题为《在铁军精神激励下为圆梦中华而奋斗》的演讲。他回顾了自己的抗战经历。年幼时,日军侵略使他失去亲人,成了流离失所的孤儿,之后参加了抗日游击队,走上了抗日的战场。

焦润坤回忆道,最难忘的一场战斗是攻打慈溪下湖头庙的日伪据点。队长卓新民的肚子被日军流弹击中,但他不顾自身安危,坚持战斗到最后一刻,因失血过多而英勇牺牲,年龄还不到30岁。卓新民队长坚持指挥战斗的英勇气概至今对他影响深远。

马上迎来94周岁生日的焦润坤感慨,虽然他的童年悲惨,但为党和人民奋斗的壮年和晚年是十分幸福的。今后他将会继续努力做坚定理想的领头雁,当好核心价值观的火炬手,传好中国精神的接力棒,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继续奋斗!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阮武昌演讲

新四军老战士、上海警备区原副政委阮武昌发表了题为《进一步宣传好新四军》的演讲。他表示,早在1978年6月,粟裕同志在参观皖南新四军军部的时候就号召大家 “要宣传新四军”,并特别指出新四军是“在敌人最重要的后方——长江两岸广大地区坚持斗争”和“在敌、伪、顽三方面夹击的艰苦复杂斗争中发展壮大起来的”。此外,粟裕同志更提到有不少人对新四军认识有错误,这些认识错误需要通过宣传加以解决,同时也借以教育年轻的一代。

阮武昌说,这些年来,一些新四军老同志、新四军后代以及研究新四军的专家学者,响应粟裕同志的号召,在党中央和各地党委的关心和领导下,对新四军的宣传作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还需要在某些方面加强宣传,比如新四军在八年抗战期间付出的巨大努力和成果、抗战史上特有的所谓“清乡”斗争等。1941年7月到1944年2月,新四军和“清乡”区广大人民群众并肩战斗,经过异常艰苦、异常残酷的奋战,终于粉碎了敌人精心策划的“清乡”阴谋,谱写了一曲荡气回肠的英雄凯歌。这是中国人民抗战史上一段令人特别难忘的岁月,但有不少人不详细了解甚至根本不知道这段历史。

阮武昌强调,要宣传新四军在解放战争中立下的赫赫战功,使之成为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用来抵制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种消极的、腐朽的、反动的思想,推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不断向前。我们应当进一步宣传好新四军,宣传好军队的优良传统,为实现强国梦和强军梦作出不懈努力,用实际行动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

新四军老战士季刚芹演讲

新四军老战士季刚芹发表题为《血肉之躯铸军魂》的演讲。今年,国家通过一系列活动展现了国家力量,描绘了未来宏图,也鼓舞了老兵。他声情并茂地描绘了自己的参战经历,英勇杀敌,身负重伤,落下终身残疾。

战无不胜铁军雄师,无畏精神铸我军魂。许多战士为了人民的利益和民族的希望流血牺牲,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解放事业。我们要把这种大无畏的奉献精神和我军的革命英雄主义气概代代相传。

他强调,这种光荣传统一代代相传,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时期,都使中国人民解放军坚不可摧、有我无敌、英勇顽强、战无不胜。这种光荣传统锻造了一批批英勇的士兵,无论在军队还是地方,都将保持着一股旺盛的革命热诚,成为永恒的动力。

“中国人民珍爱和平,我们决不搞侵略扩张,但我们有战胜一切侵略的信心。我们决不允许任何人、任何组织、任何政党、在任何时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块中国领土从中国分裂出去,谁也不要指望我们会吞下损害我国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苦果。”

陆军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范超幸演讲

陆军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政治工作部副主任范超幸发表了题为《弘扬“三个不相信精神”,锻炼四铁合成劲旅》的演讲。他介绍,陆军驻豫第83集团军某合成旅部队诞生于1932年9月宁德福安地区的“兰田暴动”,1934年10月发展壮大为闽东工农红军独立师,积极开展创建了“闽东苏区”,开启了革命光荣胜利的新篇章。抗战爆发后,部队奉命改编为新四军第三支队第六团,奔赴抗日前线,坚持敌后抗战。解放战争期间,部队奋战于华东、中原两大战场,在历次重大战役中屡建奇功。作为华东、第三野战军主力,部队为解放战争的胜利立下卓越功勋,被誉为“百旅之杰”。

抗美援朝时期,部队先后参加了第二次、第五次战役中华川阻击战和金城南防御作战任务,涌现出杨根思等战斗英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新时期,部队先后还参与了解放沿海岛屿、援越抗美、中越边境自卫还击作战、抢险救灾、新大纲编修试训、重大演训、国际维和、维稳处突等急难险重任务。如今,部队作为中央军委掌握的一支重要军事力量,已成长为雄踞中原的中型合成劲旅。

“在革命战士面前,不相信有完不成的任务;不相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不相信有战胜不了的敌人!”这“三个不相信”精神是一把火炬,引领部队的前进方向;是一种力量,鼓舞部队的信心斗志;是一个标志,彰显部队的精神风貌。

范超幸表示,作为“三个不相信”精神的发源地,其所在部队会高举英雄旗帜,传承英雄基因、在强军兴军征程上续写新的光辉篇章!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淮生演讲

北京新四军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邓淮生作了题为《回顾光辉历史,传承铁军精神》的演讲,他主要回顾了新四军的历史,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首先,新四军是由共产党领导的南方八省游击队组成。整编后,新四军辖4个支队及军部特务营,共一万零五百余人开赴抗日前线。从来没有哪支军队能像新四军这样,在那么偏远的山区,在高度分散、失去组织联系、隶属不同根据地、信息闭塞、独立开展游击战多年的情况下,成为一支有铁的纪律的威武之师。

第二,新四军始终执行毛主席的正确路线——“东进!东进!向敌后日伪地区挺进”,在长江南北对日军心脏地区形成钳形压迫之势。

第三,新四军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坚持党的领导,是新四军不同于各式旧军队的根本标志,也是新四军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用劣势装备打败优势装备敌人的根本保证。

第四,全社会共同弘扬铁军精神。北京新四军研究会认为“听党指挥 热爱人民 精忠报国 奋斗牺牲”这16个字可以表达铁军精神,体现了对党、人民、国家的忠诚和作战时的战斗作风、牺牲精神。

邓淮生表示,现在许多消极和错误的思想观念和精神文化对党、军队和中国伟大事业造成严重侵蚀,传承弘扬新四军的铁军精神可以改变这种状况,这也是今天纪念大会的重要现实意义所在。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演讲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会长刘苏闽发表题为《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的演讲。刘苏闽表示,上海是中国共产党诞生地,具有深厚的红色基因和光荣传统。上海是新四军筹划组建的孕育之地、人员物资的重要供给地,以及地下交通站、情报收集地和接受国际援助的转运地,是江浙等地区抗日游击战争的策源地,是宣传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窗口、渠道。新四军的英勇抗战为上海人民的抗日斗争指明了方向,鼓舞了斗志,坚定了信念,新四军和华中抗日根据地为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刘苏闽指出,近年来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的工作主要放在四个方面。第一是注重思想建设,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工作导向,新四军是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听党指挥是永远不变的军魂。第二是采取多种方式,深入拓展学术研究。新四军历史研究会曾两次举办《新四军与上海》全国性学术研讨会,以及新四军历史人物的纪念活动、采访老战士1233人,编辑出版红色书籍31本。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举办研讨会、报告会、烈士纪念仪式、书画摄影展、文艺汇演等活动十六项。第三是运用各种载体和形式,开展宣传教育。2016年上海新四军广场以播放新四军军歌最多而荣获了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纪录,此外,《大江南北》杂志大力弘扬铁军精神,年发行量逾15万份,在全国同类刊物和上海文史类刊物中名列前茅,赢得了广泛赞誉。第四是积极开展“共建”活动,服务社会。建立50多个共建点,以大中小学为主阵地、青少年为主要对象,抓好理想信念为重点的主题教育。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刘苏闽表示,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将团结一心,奋发努力,弘扬铁军精神,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的贡献。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原社长童志强演讲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上海科技文献出版社原社长童志强发表了题为《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之比较研究》的演讲,他对发生在1940年10月的黄桥战役和1941年1月的皖南事变两次战役作比较研究并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的幕后推手均为蒋介石。蒋介石1940年发动 “苏北摩擦”但失败,之后为了防止长江以南的新四军北渡,国民党第三战区也有“制裁”江南新四军的预案。第二,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结果迥异。黄桥战役韩德勤损兵折将,当年新四军共歼灭韩军主力12个团,保安旅一部,共计1.1万余人。皖南事变中新四军军部及皖南部队遭受重大损失,1941年1月6日,蒋介石、顾祝同、上官云相先后下达对皖南新四军的围剿令,由于项英和皖南军部决策失误,皖南新四军遭遇到严重损失。第三,黄桥战役与皖南事变战俘处理对比。在黄桥战役结束3个月后,新四军全部释放600多名被俘军官,但在皖南事变中新四军700多名被俘军官惨遭迫害。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童志强表示,国共两党不同的俘虏政策,取得了不同的效果。新四军在广大民众和各阶层人士的拥护和支持下,在苏北盐城重建军部,从此彻底摆脱了国民党的控制,独立自主地担当起华中敌后抗战的历史重任。

上海市新四军研究会顾问唐培吉教授作报告

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顾问唐培吉教授作了题为《新四军东进的重大战略意义》的报告,主要从以下五个方面介绍了新四军东进的重大战略意义以纪念新四军东进80周年。

第一,东进是新四军事关全局的战略部署。新四军组建后最主要的问题是如何开展对日作战。“五四指示”对新四军作了全面具体的战略部署,新四军开始了东进。新四军先遣支队及时破坏了下蜀两边的铁轨与电线,使沪宁铁路中断了几小时,韦岗战斗中全胜而撤。第一、二支队先后东进至苏南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小型游击根据地。第三支队布防泾县、南陵一带,保卫军部。第四支队遵照指示,在庐江、无为等地区开展游击战争。各支队面对强敌,频频抗击,有力地支持了武汉会战。

第二,东进是作战形式的战略转变。新四军的东进贯彻执行了独立自主的分散作战的游击战争的原则,在到达苏南和皖中地区后,即分兵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抗日根据地,有力地打击日本侵略者,有效地配合国民党友军在正面战场上的防御作战。

第三,东进是作战地区的战略转变。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和新四军立即开赴前线参加了忻口会战、太原保卫战等。但在正面战场作战受到种种制约,八路军进入华北敌后,开辟了晋绥、晋察冀等抗日根据地。

第四,东进是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遵照“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的原则,新四军的东进是体现了作战指导思想的战略转变,从抗日战争的实际情况出发,使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由在正面战场进行正规战向到敌后战场进行游击战。

第五,驰骋大江南北,经营战略华中。新四军各部冲破限制,进一步向敌后挺进,英勇打击敌人,经营战略华中,放手发动群众,广泛开展游击战争,创建抗日根据地,取得了辉煌成绩!

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丛军发言

上海仲弘公益基金会理事长丛军作了题为《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眼中的新四军》的发言,她说,在新四军的队伍里,也有一位如白求恩般拥有国际主义精神、舍己为人、对技术精益求精的国际主义战士——罗生特大夫。

罗生特生于1903年,1928年获医学博士学位,1941年参加新四军。2003年,在他诞辰100周年之际,他撰写的《中国的大时代——罗生特在华手记》中文版在北京首发,里面记录了罗生特在新四军、山东八路军和东北解放军的工作经历。新四军是他认识中国革命、中国共产党的起点,也是他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在短短两年里,无数次战地救护拉近了罗生特和新四军指战员以及当地老百姓之间的关系。罗生特慢慢理解了中国革命以及集体主义、团结、纪律的这些字眼的真正内涵。新四军就像一个大熔炉,把来自五湖四海的中国人和外国人融为一个整体,造就了罗生特大夫这样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

罗生特大夫是新四军、八路军和解放军的好兄弟,是铁军精神的见证人和践行者。我们可以从6个方面了解罗生特及他对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认识:共同的遭遇把罗生特和中国革命紧密相联、中国农村和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必胜的原因、高度评价中国共产党和新四军的执政能力、新四军始终胸怀国际大格局、罗生特大夫思想的升华。

丛军表示,在纪念新四军成立80周年之际,忆往昔峥嵘岁月,对革命先烈要充满敬意和感恩之情;他们的光辉事迹激发了我们传承革命传统的热情和意志。从《罗生特在华手记》里可以看到新四军如何在敌强我弱、敌顽夹击的复杂环境下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顽强战斗,坚持抗战,与人民群众心连心,建立和巩固敌后抗日根据地,配合和支援全国抗战大局的光辉业绩。

新的历史时期需要人们继续传承铁军精神,把理想信念的火种和红色基因一代代传下去。从过去走向未来,迈出更大的步伐,创造更加辉煌的业绩,为中华民族的复兴大业做出积极贡献。

常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长张燕发言

常州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副会长、新四军江南指挥部纪念馆馆长张燕作了题为《新四军在常州的情况介绍》的发言。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和“八一三”淞沪抗战相继爆发,日本侵略军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11月29日,日军侵占常州;12月1日和2日,溧阳、金坛先后沦陷。国难当头,英勇的常州人民自发地组织起来与侵略者进行了殊死的斗争。

张燕介绍,常州地区是苏南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大致可分为3个大的阶段,即开创了1938年夏到1940年秋的蓬勃发展时期,渡过了皖南事变前后和日伪“清乡”的艰难困苦时期,迎来了1944年春以后的更大发展时期,直至取得抗战最后胜利。

常州地区新四军在抗战时期发挥了重大作用,其历史功绩为:一是坚决地完成了“向南巩固,向东作战,向北发展”的战略任务,为苏南乃至华中抗日根据地的建立作出了巨大的努力;二是在敌顽夹击、敌强我弱的形势下,与常州人民一起浴血奋战,打击敌人,并在反“扫荡”、反“摩擦”中,提高了自身的战斗力;三是在极其复杂、极其尖锐的斗争环境中,逐步地取得了有关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等方面的经验和教训,锻炼和造就了一大批能够治党、治国、治军的优秀干部;四是新四军以模范的纪律、政治宣传和战斗的胜利,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赖,在共同的战斗中,军民之间建立了鱼水情谊,使根据地得以创建和发展。

张燕表示,进行纪念活动是要从艰难曲折的斗争胜利中汲取精神力量,为创造常州更加美好的明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活动环节

溧阳市光华高级中学学生诗朗诵《十年》

与会嘉宾参观水西村新四军江南指挥部旧址

本文来源:陆家嘴金融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