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篇继续。

我入职的美股交易公司在烟台火车站对面,三水大厦8楼,国外券商是加拿大的SWFIT,主要交易美国纽约交易市场,交易室老板是从国外微软任职过的,至于他是怎么从IT男转战交易员的就不得而知了,典型的理工男。

先说一下当时国内的美股交易公司大概情况。

其实,这些国内的美股交易公司相当于是国外股票券商的国内代理商,由国内交易公司的老板出部分保证金,场地和员工,国外券商总部负责开立账户和提供资金。

这种账户跟个人直接开的散户账户有些不同,可以实现更加便利的做空和更低廉的手续费,并且所有电脑用VPN组在一个局域网内,软件也只有在交易室内可以登录。

感兴趣兄弟们的可以去找一本高山写的小册子《华尔街操盘手日记》了解一下。

可以看出来,这种合作本质上是一种PZ合作模式。

具体模式为:

国外券商出钱,国内交易室老板招人,利用国内廉价的劳动力,薅资本主义交易所的羊毛,因此,说好听点是操盘手交易员,其实还有一个更贴切的称呼—金融民工。

之所以廉价,因为操盘手交易员可以名正言顺的没有底薪,没有社保,没有工作合同。

只不过很多人没想到的是,这帮金融民工中的佼佼者也足足地刷出了存在感,逼着美国证监会专门出台针对国内美股交易员的规则进行限制,这个后面详细说。

国外券商总部跟交易室按月结算,亏损由交易室老板承担,从保证金里面抵扣,风险失控的时候也会随时面临追保,盈利的绝大多数也归交易室的老板,至于跟交易员怎么分就没有统一的标准了,一般在30~40%左右。

对交易室来说,最大的投资就是电脑和光纤网络,并且对网络的延迟要求非常高,之前就发生过因为台湾地震,跨海地下光缆受损导致国内美股交易员集体放大假的情况。

为了最大程度规避风险,国内美股交易室一般只允许进行日内交易,为了对付某些不听话的交易员,甚至有一条规定,凡是隔夜的仓位,盈利的归总部所有,亏损的由交易员承担。

而美股能够能够进行日内交易,也得益于美股市场可以双向交易,T+0交易以及低廉的手续费。

在面试的环节上也比较简单,第一个环节先做一个难度中等的数独,然后是一个问答题,就是有两箱苹果,一箱是好的,一箱是开始变坏的,问你会选择先吃哪一箱。

这个问题,之前也在专栏里说过了,就不再啰嗦,感兴趣的可以自己去找一下。

最后,就是问你有没有相关的交易经验。

因为有过自己之前有过自己炒股的经历,所以,对这几个环节应对的都比较轻松,整个面试过程都比较顺畅。

真正上班之后比较难熬的是前两个周左右,第一个需要克服的是时差,必须强迫自己习惯昼夜颠倒;第二个需要克服的是熟悉交易软件,交易指令是全英文,不过软件设计得很人性化,倒也没费太多劲。

等两周以后开始接触实盘了,关于熬夜这个也不算大问题了,就像网吧熬夜打游戏一样,甚至感觉时间总是短暂的,还没玩够就到收盘时间了,看盘时间像打了鸡血一样,收盘以后蔫的不行,现在来看,其实也是对身体很大的透支。

关于培训期与转正,那时候几乎国内所有的交易室都按照同一条规定标准:月盈利2000美金视为转正,也称为“毕业”。

虽然转正标准基本一样,但是因为不同的交易公司有不同的交易方法和风格,因此交易员毕业转正的时间也没有可比性。

有些培训风格比较激进的交易室新手一个月就可以转正,那个时候很羡慕,后来才理解了,交易的核心并不是这些表面上的东西,该走的路,该受的苦一点都不会少。

而我,断断续续用了将近一年的时间才转正,中间,还差一口气就放弃了。

为什么说断断续续呢。

因为2009年的上半年也都是在忙学校里面的事情,写毕业论文,学院值班,论文答辩等乱七八糟的事情,基本上处在一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状态。

真正全力以赴地想着转正也是在拿到毕业证离校以后的事情了。

永远忘不了宿舍兄弟们一起吃的最后一顿散伙饭,也许,真正忘不掉的是青春吧。

与别的交易室不同,我们交易室是新成立的没有特定成熟的做法,培训经理也是从交易员转岗,培训基础理论知识没问题,至于实盘就有点勉为其难了。

同时,因为是新成立的交易室也没有比较成熟的交易老手。

总之,基本上全靠自己泡交易论坛,看书摸索,也是在那个时候看了对自己影响比较大的一些书,比如《股票大作手》,《海龟法则》,《幽灵的礼物》等。

所以,大家都做的都比较挣扎,淘汰率也非常的高,同时,公司老板对亏损的容忍度很低,全交易室几乎都被限定在一种超短线的刷单上,为了每天能刷够100块钱努力,一天下来最少的也要交易几十笔,用金融民工来形容简直太贴切了。

插一句,在美国股票市场上有一个很特别的通道,如果你是挂单成交的是可以赚取手续费的,赚的是主动拍你单子成交的对手付出的手续费。

尽管如此,绝大多数的交易员仍然是亏损的,是不是也说明了手续费并不能决定最终的盈亏结果?

断断续续新入职的加上淘汰的,整个交易室始终维持了十多个人,其中,有两个哥们特别有意思,印象很深刻。

一个是性子超慢的那种类型,专门找10块钱以下,甚至一两块钱的慢股,挂上单子然后慢悠悠的一边喝茶一边磕瓜子等着成交。

还有一个特别奔放类型的,专门找高价股,结果是整个交易室里面,他要么是赚的最多的,要么是亏的最多的。

还有一个哥们,不知道哪来的偏爱,只做花旗银行这一只股票,不过后来花旗银行因为并股,股性变了,他也一直没有再找到感觉,后来也就离开了。

当时交易室内大部分人还是根据盘口强弱以做游戏的思维来炒单,优点是风险可控,缺点也很明显,每天挣100块钱都费劲。

所以,在这样交易了一段时间之后,我开始有意识地摒弃这种方法,去琢磨技术。

这也导致我在初期经历的比其他大多数人都要曲折。

其中印象最深刻的,有连续两个月都盈利到了1800多美元,信心爆棚,以为马上就能毕业转正的时候,却遭遇了一场不长不短的低谷期。

临近在春节的前一两个月,不知道是撞上什么邪了,每天一开盘不管用什么方法进去全是错的,甚至经常还是那种止损都出不来的急拉急跌,往往开盘半个小时,甚至是十几分钟就DOWN机了(超过了最大亏损额度,交易软件当天自动锁定禁止继续交易),只能回家休息。

半夜没有公交车,不舍得打车,当时也没有共享单车,只能沿着海边从烟台山往莱山区走,憋闷的受不了就对着大海喊两声。

烟台海边冬天半夜的风这一辈子都忘不了,有兴趣的各位有机会可以去感受一下有多刺激,尤其是夹着小雪的时候。

有时候,遇到野馄饨摊了,就过去喝完馄饨,热乎热乎继续走。

人在落寞的时候,总是会对能带来温饱的东西留有美好的印象,现在每次回烟台的时候,跟朋友吃完饭,还是会去野馄饨摊上来一碗。

那段时间,是在这个行业中第一次感到绝望,感觉自己很无辜的那种绝望,因为自己并不是没有努力,恰恰相反,在整个交易室内可以说自己是最努力的那个,也是最把这个行业当做事业来做的一个。

那段时间整个人的状态也很差,感觉快要精神分裂了,一方面要压制自己悲观的情绪和消极的想法,另一方面又要让自己轻松自在。

就这么一天一天熬着,亏损额度也掉到了最低。

很快,春节到了,放假一个周,暂时从盘面里解脱出来,算是有了一个缓冲,在整个春节期间,其实自己心里很挣扎,一直在考虑要不要继续做下去。

仔细想了好几天,发现其实也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

最后,还是决定再给自己3个月的时间,如果还是不能转正就此放弃,去准备考研。

结果,春节一回来,整个交易状态就如有神助一样,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怎么做怎么对,盈利越多,可用的权限也就越高,赚的也就越多,那个月总共赚了5000多美金,远超过了毕业的标准,并且从此以后在这家交易室的业绩也再没低于过这个数。

很不可思议的一幕,此后的好多年,我一直在思考,交易方法并没有明显改变,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间只间隔了一个周就能让自己的交易成绩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可以说是市场变得好做了,也可以说是市场走势契合自己的交易方法了,也可以说是运气比较好,选的股都比较靠谱。

总之,这行里肯定是有运气成分的,如果再亏几个月,也许真的就跟这个行业告别了。

也可以说,是春节的那个假期的休息,给了我调整的机会,挽救了我的交易生涯。

在我毕业转正之后不久,公司老板托人从沈阳请了两个老手过来带我们,也带来了很多我们之前未接触过的新方法,我的交易生涯也迎来了一段总体上稳定的盈利期。

未完待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