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在《史记·秦本纪》中记载:四十七年,秦攻韩上党,上党降赵,秦因攻赵,赵发兵击秦,相距。秦使武安君白起击,大破赵于长平,四十余万尽杀之。
长平之战,是公元前260年,秦国和赵国,在长平一带爆发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赵国一方吃到了败仗,而秦国不仅占据了长平,还消灭了45万赵国大军。所以,长平之战后,秦国一统天下的趋势,自然是不可逆转了。就长平之战的起因,其实和韩国存在直接的关系。
周赧王五十三年(前262年),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桓惠王十分惊恐,派阳城君到秦国谢罪,请求献出上党的土地以求秦国退兵。但是,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不愿降秦,同上党郡的百姓谋划利用赵国力量抗秦,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在赵国接受上党郡后,秦国上下可谓非常愤怒,也即秦国忙前忙后,却让赵国摘桃子了。于是,秦昭襄王发动了长平之战,这直接影响到了战国历史的发展走向。那么,问题来了,赵国到底该不该接受上党地区呢?
一
首先,在一些人看来,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可谓重大的战略错误。
《史记·赵世家》中记载:赵遂发兵取上党。廉颇将军军长平。七月,廉颇免而赵括代将。秦人围赵括,赵括以军降,卒四十余万皆阬之。王悔不听赵豹之计,故有长平之祸焉。
在冯亭要献出该地区后,赵孝成王和平阳君赵豹商议此事。对此,赵豹表示:“秦国蚕食韩国的土地,从中间截断,不让两边相通,本来自以为会安安稳稳地得到上党郡的土地了。韩国不愿意归顺秦国,是想要嫁祸于赵国。秦国付出了辛劳而赵国却白白得利,即使大国也不能随意从小国弱国那里得利,小国弱国反倒能从大国那里得利吗?这怎能说不是无故之利呢!况且秦国利用牛田的水道运粮蚕食韩国,用最好的战车奋力作战,分割韩国的土地,它的命令已经施行,不能和它为敌,一定不要接受。”
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平阳君主张不接受上党郡,他认为冯亭不将上党地区交给秦国,是想嫁祸给赵国,接受它带来的灾祸要比得到的好处大的多。对于冯亭来说,无疑是希望秦国和赵国二虎相争,以此让韩国坐收渔翁之利。不过,在笔者看来,赵国接受上党地区,却是比较合理的选择。究其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二
一方面,战国和春秋的主要区别,就是对于土地疆域的兼并。在春秋时期,晋国、齐国、秦国、楚国等诸侯国之间的战争,主要是为了争霸。但是,在战国时期,战国七雄之间的激烈较量,就是为了攻城略地。对此,平原君赵胜就主张赵国应该接受上党地区。在他看来:“发百万之军而攻,逾岁未得一城,今坐受城市邑十七,此大利,不可失也。”也即在战国时期,出动数十万的大军,都可能无法攻下一座城池。而在长平之战前,赵国可以轻松获得上党郡的17座城池,无疑是天上掉馅饼的好事。既然如此,赵国显然不能错失这一机会。
对此,在笔者看来,按照平原君赵胜的意思,赵国接受上党郡,自然是对城池的贪婪。当然,赵国这么做,显然不只是因为贪心。
另一方面,在战国七雄中,赵国和韩国、魏国一样,也是靠近秦国的诸侯国。因此,秦国在夺取韩国的上党郡之后,赵国自然是秦国下一个进攻的目标。所以,即便赵国不接受上党郡,同样躲不过秦国的进攻。既然如此,先接受韩国的上党郡,增强自己的实力,以此来应对秦国接下来的进攻,自然不能说是一个战略错误了。
三
更为关键的是,早在长平之战前,秦国就已经开始袭扰赵国了,比如在公元前269年,秦国就攻打阏与这座城池,从而和赵国爆发了阏与之战。按照介绍,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省和顺县一带),击败秦军的一次作战。
阏与之战中,秦军在围困阏与的同时,已经作了防止赵军出兵救援的准备。他们发兵一支,向东直插武安(今河北武安县西南),以成犄角之势,牵制赵军行动。面对这一情况,赵奢采纳了许历的主张,立刻发兵万人,抢占了北山制高点。果然,秦军后至,争夺北山不得上,拥挤于山下,陷入十分被动地位。赵军利用有利地势,居高临下,俯击秦军。秦军大败,四散溃逃。阏与之围随之解除。
对此,在笔者看来,在阏与之战中,如果没有赵括的父亲赵奢力挽狂澜,那么秦国很可能继续加倍的蚕食赵国。从这一点来看,秦国和赵国之间的较量,是不可避免的,不会因为赵国将上党郡拱手相让,秦国就放弃了消灭赵国乃至于一统六国的计划。
除此之外,上党地区的地理位置,让赵国不能坐视不理。如果让秦国最终获得上党郡的话,可以直接威胁到赵国的腹地,比如都城邯郸等地。而且,上党郡的海拔较高,易守难攻,等到秦国占据该地区后,赵国想要夺回来的话,显然是非常困难的。因此,赵孝成王不愿意秦国夺取上党郡,以此威胁到赵国的安全,所以最终接受了这一兵家必争之地。
四
最后,当然,需要注意的是,虽然接受上党郡不能说是战略错误,但是,赵孝成王之后的举动,却不是那么合理了。在长平之战中。赵军初战失利时,赵孝成王与楼昌、虞卿等人商议,想亲自率领部队与秦军决战。楼昌认为这样做,无济于事,不如派遣大臣去秦国议和。而虞卿则认为如果秦国决心攻打赵国,和议难成,不如派遣使者携带珍宝去楚国、魏国活动,使秦国畏惧各国的合纵抗秦,这样和议才有成功的可能。
值得注意的是,赵孝成王最终没有采纳虞卿的谏议,郑朱到了秦国求和。秦国为了麻痹赵国,防止各国合纵,并争取时间,加强准备,以便给赵军以严重的打击,果然利用赵国求和的机会,对赵国使者郑朱殷勤接待,有意向各国宣传秦、赵已经和解,借以防止各国出兵救赵。于是赵国的处境更加孤立。
此外,赵孝成王早已恼怒廉颇的军队数次战败,又反感廉颇怯缩不战,秦国丞相范雎又派人携带千金到赵国施行反间计,并散布消息说:“廉颇很容易对付,秦国最害怕的是马服君赵奢的儿子赵括。”对此,赵孝成王最终用赵括取代了廉颇,从而吃到了长平之战的败仗。
1.文章《长平 长平之战是谁和谁打…》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长平 长平之战是谁和谁打…》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