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延群」孙延群精气神…

2023-04-21 15:20 24次浏览 财经

又一位金融奇才离世!他发明了炒股F10,为一代知名私募大佬,压力大,三餐极不规律导致患病

在资本市场沉浮近30年的私募传奇老将,离世了。

今日,一则悲伤的信息传遍私募圈。国内知名私募人士,博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前总经理刘宏,因胆囊癌扩散,于11月18日在上海离世,享年54岁。

他曾是中国最知名的私募大佬之一,享誉多项第一:

1994年,创立国内第一家数字化财经信息服务提供商,其主营业务后来演化成了众所周知的“F10”,成为各大证券金融终端的标配;

1997年在国内首家推出程序化交易系统;

2005年创立国内首家市场中性套利私募基金,年化46%的收益率,被誉为“对冲基金第一人” 。

回顾刘宏的资本生涯,他以投资者、学者、企业家等不同身份见证了中国证券市场的诞生与发展。

弃教从商,推出“F10”第一人

年轻时,刘宏被赞为化学和物理天才,1984年,他成为南开大学化学系研究生,不过受一位炒股同学的影响,进入了证券市场。

1989年,沐浴改革春风,刘宏毅然放弃了青岛海洋大学水产系的化学讲师的职位,携家带口南下闯荡深圳。在国内沪、深两交易所尚未成立之时,刘宏就已经通过参与场外交易开始了投资生涯。

1994年,IT行业爆炸式的发展吸引了刘宏的目光,他踏着浪潮创办了深圳新德利财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开创了中国证券业资讯服务电子化的先河。推出的“F10”,至今仍是各大证券金融终端的标配。

1996年,刘宏在上海成立了上海新德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并领导开发了国内最早的程序化交易系统。

期间,刘宏还当过股评家。1990年,沪深证券交易所刚成立,投资者普遍缺乏经验,急需大量的市场信息和操作指导。刘宏在随后几年中很快成为当时赫赫有名的股评家之一。据刘宏生前表述,当时他的文章几乎一字不改地全文刊登在《证券市场周刊》、《中国证券报》等主流财经媒体上。他说,就靠卖字糊口,一个月也能赚上5000元。

资本生涯遭转折,做相对价值投资

2001年是刘宏的一个坎。当年6月,国务院发布《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沪市大盘在2245点见了顶,此后一路走低,开始了长达4年的熊市。

期间,由于融资做方向性的投机交易,刘宏于2001年底爆了仓,据其生前回忆,最惨的时候连汽车和房子都要被法院“强制执行”。

这次爆仓也成了刘宏资本生涯的一次转折。既不离开市场,又不跟市场赌方向,他找到的答案是数量化的市场中性交易,即做相对价值投资。

2003年,刘宏创办博弘投资,这是国内首家市场中性套利型对冲基金管理公司,也是国内第一家完全依靠数量化交易模型和程序化自动交易进行证券投资的私募基金管理公司。同年还创办了数君投资。

2005年2月,国内第一只指数基金50ETF推出。日后的多年里,刘宏的基金每年交易大笔50ETF和一篮子股票的套利交易,年化收益率为46%,远远高于国内外市场。2006年4月,深证100ETF上市,刘宏博弘管理的账户完成了近千笔交易,自营账户在一个半小时内,完成113笔折价套利,每笔套利利润从2万元到5万元不等。可谓“中国对冲基金第一人”。

2012年后,刘宏便很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产品收益率也大幅下降,他说这说明了市场效率在提高。

2013年,刘宏离开博弘,自称“有点累”。有猜测,或与大股东利益分配有关。次年,刘宏在深圳成立了“深圳市好菜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据悉,好菜鸟投资的业务明确定位于基于模型驱动的程序化交易,一是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可以发现一些奇特的并且不被常人注意的市场效率缺陷;二是借助于工程技术的手段可以实现常人无法做到的有利可图的交易。

投资理念:基金经理要去寻找市场缺陷

在近30年的证券市场生涯,刘宏留有不少投资理念:

“市场通常是有效率的,但通常表现得没有效率。市场需要科学技术,但交易不是科学技术。”

这是对他影响最深刻的两句话。第一句出自经济学大师萨缪尔森,意思是市场有机会,也通常会犯错,这样就会产生价格偏差,也就是套利机会。第二句是说科学技术对交易有帮助,但不能盲目迷信模型和程序。

“作为一个基金经理,要对市场的本质和核心有清醒的认识。作为基金经理,你的职业就是要去寻找市场缺陷,然后在缺陷中开发策略、获取盈利。作为基金经理,不仅要有意识地去不断寻找新的市场缺陷,而且还必须要有足够的能力、足够的经验,才能长期在市场上生存。”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无论你发现了什么样的市场缺陷,它总有被弥补的一天,这也意味着你的策略最终总会失效。如果任何一个人说他的策略未来二十年甚至永远都会有效,那么这个人一定是骗子。”

刘宏认为满意的投资结果要满足三个方面,第一,要有交易策略,第二,风险管理最重要,第三,要有个人能力包括市场感觉。

“技术分析是垃圾,价值投资是本源,而价值投资可以数量化。”“在主动化的管理中挑选投资标的的“四不”标准:行业周期和持股周期相反的不投资,募集资金投向非主营业务的不投资,募集资金用于研发的不投资,业内人士、圈内人士有负面评价的不投资。”

关于政策,刘宏认为:

当时市场上发生的大波动,很多都和政策、制度相关。政策的演变,对对冲基金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一方面是有利的影响,当政策的变动在搅动市场时,这样的扰动大概率会增加波动率,在这样的情况下,做多波动率的产品和策略就会大大受益。

而另一方面,它也有不好的地方,太强的干预会影响到很多模式的有效性。我们平时是基于统计做交易,统计交易是什么概念呢:你没法追求每笔交易都赚钱,也没法追求每天都赚钱。

多位年轻金融从业人员过早离世

据刘宏好友透露,刘宏生前由于工作忙,三餐极不规律,也曾长期不吃早餐。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加上长期从事高压力的金融投资工作,这位金融奇才患上胆囊癌过早陨落。

事实上,今年以来,已有多位年轻的金融从业人员过早离世:

11月上旬,一位基金从业10年刚转做卖方的研究员,在家中猝亡,年仅36岁;(券商中国此前报道《年仅36岁,浙商证券研究员猝然离世,前晚回家告诉太太“很累”,竟成遗言!金融圈今年已痛失多位英才》)

7月,招商证券研究发展中心研究总监、董事总经理杨晔周末在家中离世;(券商中国此前报道:《金融圈又一少壮派猝然离世!上月底还在出差,“5月还谈笑风声,几天前还和他打招呼”》)

5月,网信证券上海投资银行部总经理陈锦旗在公司加班期间猝然离世,年仅45岁;(券商中国此前报道:《45岁投行老总加班时猝然离世,家人致信“歇一歇,拥抱下转身就在的幸福”,金融圈今年痛失多位英才》)

4月,37岁的银华基金投资经理张林昌因病医治无效离世;(券商中国此前报道:《37岁重病离世,金融圈又痛失一位少壮派投资经理,三封信看到落泪》)

3月,中邮基金灵魂人物总经理周克因心脏病突发去世,年仅45岁。(券商中国此前报道:《突发!45岁中邮基金灵魂人物周克去世,“但凡我还有一口气在,就一定把投资者的钱赚回来”》)

据“王雅媛港股圈”统计,2018年之前离世的金融从业人员:

2016年12月

44岁的中信建投证券首席经济学家 、周期天王周金涛因胰腺癌去世,去世前已知病况还在发报告。

2015年10月

交银施罗德投资总监项廷峰因心脏病突发离世,年仅46岁。公开资料显示,项延峰,上海交通大学管理学博士,16年基金从业经验。

2014年8月

长信基金首席风控官陈晓刚因突发脑出血离世,年仅45岁。

2013年5月

华龙证券北京分公司研究发展部总经理孙伟利因心脏病突发,医治无效,不幸逝世,年仅46岁。

2013年3月

博时基金行政总裁李锴因突发脑溢血于凌晨不幸在香港逝世,年仅42岁。

2011年1月

银华基金前基金经理杨长清去世同样让整个业界震惊,他只有37岁。杨长清毕业于五道口金融学院,做过市场营销、产品开发,然后又做研究员、基金经理。

2009年7月

上投摩根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投资总监孙延群去世,年仅41岁。在生命中的最后一天,他还躺在病床上看研究报告;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他床边的电脑还开着,在查看跟市场有关的资料。

2009年6月

前君安证券有限公司总裁、深圳晓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创始人杨骏,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逝世,享年44岁。

“每天做个孩子王,经常蹲下来倾听那些开心或假装不开心的童声,我希望我每天都能保持清醒,也希望我能告诉孩子们的体悟和选择建议,不会因为日后自己亲历生命的无常而迷惑。明天或者未来的任何一天,都不值得我们牺牲今天的健康、快乐去换取。”刘宏的朋友感慨道。

责任编辑:王涵

(责任编辑:张明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