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展几十年,没有发生过经济危机;中国大规模推进城镇化,城市没有出现贫民窟。这两天,麻辣财经陆续推出的报道里,主要谈的是“没有”。从百姓的内心感受来说,经济危机和贫民窟,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没有最好!
也有网友提议,前两篇麻辣财经说了“没有什么”,那接下来能不能说点“咱有啥”?
有句歌词叫“最好的请过来,不好的请走开。”今天,麻辣财经就把这“最好的”请出来亮个相。这些好东西大家都熟悉,带来的好处百姓也都有切身体会,就连“老外”们也常常发出惊叹。它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叫“中国的基础设施”。
最近,中国桥又一次刷屏了!
8月27日凌晨,京雄城际铁路跨津保铁路连续梁,来了个“空中转体”。两个重4000多吨的梁体,在30米的高空旋转近60度,73分钟后桥面“握手”对接,合拢得严丝合缝!
别吃惊!这可不是中国建设者第一次让“巨无霸”上演“空中芭蕾”。就在一个月前,上跨京广铁路枢纽的河北保定乐凯大街南延工程斜拉桥完成转体,一举刷新转体斜拉桥重量、跨度的世界纪录。当时转体梁总重8.1万吨重,相当于国家体育场鸟巢外部钢结构近2倍的用钢量,让网友直呼“请收下我的膝盖”。
让人瞠目的中国桥梁,可谓中国基础设施变化的缩影。今天,全球十座最高大桥,中国拥有8座;最长跨海大桥、最长公铁两用桥等“世界第一”都在中国。新中国成立70年来,中国桥隧挟山入海,枢纽大坝削山拦江,超高建筑拔地而起,一道道山川更近了,一座座城镇更新了。为啥中国基础设施就能这么多、这么好?百姓生活因此发生了哪些变化?麻辣姐和您聊一聊。
世界十大高桥,中国占8座
“超级工程”遍地开花,“世界第一”拿到手软
如果乘坐飞机航拍中国,就会发现神州大地如同一部科幻大片的影棚,实时上演“变脸”绝活。
天安门正南46公里,北京与河北的交界处,一只凤凰展翅欲飞:世界上最大的单体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即将启用。这个“巨无霸”机场,仅是由纯钢结构焊接而成的穹顶,总重量就已经达到5.5万吨,相当于半个鸟巢的重量,但旅客们从航站楼中心到最远端登机口,步行距离也不超过600米。
大兴机场俯瞰图,汪洋摄
在云贵川三省交界处的乌蒙山东北角,一座半月型纤细拱桥凌空横跨峡谷。全长约286米的鸡鸣三省大桥,桥身中心距离赤水河面150多米高,相当于在50多层楼高的空中“搭积木”。今年年底通车后,四川省叙永县和云南省镇雄县两个国家级贫困县,将告别千百年来隔河相望却不通路的历史,开车通行时间由两个半小时变为1分钟!
鸡鸣三省大桥航拍
还有,吕梁山脉的山西太原天龙山旅游公路,全长30公里,垂直高差350米,相当于116层高楼。为了防止坡度过大引发行车危险,建设者在山顶建设了一处三层环形回旋高架桥,被网友直呼“现实版的过山车旋转赛道”!
今天的中国,堪称世界级的“超级工程”比比皆是,使中国的基础设施建设旧貌换新颜,包揽多个“世界冠军”。
钢铁动脉纵横延伸,高速铁路规模世界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铁路总里程仅2.2万公里,其中有一半处于瘫痪状态。这么多年翻山越岭,中国织出了世界上最繁忙的铁路网:到2018年末,全国铁路营业总里程达到13.2万公里,较1949年增长5倍;高铁营业里程约占世界高铁总里程的2/3,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
公路路网四通八达,高速公路规模世界第一。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交通运输极为落后,8万多公里的道路中,有硬化路面的仅3万公里,人背畜驮是主要的运输方式。上世纪80年代,“贷款修路,收费还贷”的政策创新缓解了资金缺口,激发了各地的修路热情。到2018年末,中国高速公路总里程14.3万公里,总里程居世界第一位。
大型港口建设加速,全球十大港口中国占七席。新中国成立之时,码头泊位只有161个,更别提大船大港。但是今天,中国港口拥有生产用码头泊位约2.4万个,是1949年的148.6倍,在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排名前十名的港口中,中国港口占有七席。
中国民航通联世界,蜕变更为惊人。上个世纪50年代,中国民航只有7条国内航线、通达国内8个城市,被视为“奢侈运输”。如今,中国民航国内定期航班通航城市由1950年的7个增至2018年末的230个,定期航班通航机场数量由1949年的36个增至233个,真可谓“飞入寻常百姓家”大众交通。
西气东输、西电东送不断投产,能源通道日益畅通;港珠澳大桥、洋山港相继竣工,交通骨架愈发完善;京沪高铁、沪昆高铁相继通车,高铁网络持续扩张……新中国成立70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重大基础设施工程相继落地,弥补了短板、打通了瓶颈,让中国发展挺起了更有力的脊梁。
基础设施建设快速推进,得益于集中力量办大事
中国已拥有世界最长的跨海大桥、最快的高速铁路、最大的集装箱港口,实现了从追赶到引领的伟大跨越,背后的秘密是什么?
“我们最大的优势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这是我们成就事业的重要法宝。”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讲话,给咱们揭开了谜底。
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站——三峡水利枢纽、世界上最大的调水工程——南水北调、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这些中国人耳熟能详的大项目,无一不是有赖于“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法宝。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做到全国一盘棋,集中力量保重点。
全国一盘棋,才能把“好钢用在刀刃上”。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家财力有限,正因为坚持集中力量办大事,我们才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完成了156项重大工程。1953—1977年,我国先后建设了青藏公路、武汉长江大桥、首都国际机场、京沪铁路等重大项目,改变了中国落后闭塞的交通面貌。改革开放后,我国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一直保持了高速增长,1996—2018年,全国交通运输业投资年均增长16.7%,这其中政府投资是主要力量。
不仅是交通领域,全国一盘棋也让通信网络建设势如破竹。中国2009年迈入3G时代,2014年底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的4G网络,2019年启动5G商用……这样的速度,恐怕没有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可以媲美。
“集中力量办大事”能够更好地抓重大、抓尖端、抓基本,形成推进自主创新的强大合力。中国高铁的发展之路就是个缩影。
高速铁路是新学科、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的集大成者,如果完全依靠自己探索,耗时长久,成本高昂,还有可能在技术上走弯路,使我们丧失发展的机遇。所以我们选择有重点、有选择地引进国外最先进的技术平台,通过消化吸收使之为我所用,提高自主创新的能力,形成后发优势。
创新阶段,关门变开门,“举国体制”显威力。中国高铁自主创新平台打破部门、行业、院校、企业的界限,50多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国家工程中心、27所全国顶尖高校、500多家企业的上万名科研人员先后参与其中,可谓众人拾柴火焰高。
对于高铁创新效率,中科院院士卢强有这样一段回忆:“采用空气动力学措施作为高速列车辅助控制手段预研”项目,从立项到签约仅用了一周。半年后,三所高校组成的研究小组提交报告,首次论证高速动车组受电弓的空气阻力占全车阻力的14%,为高速列车减少阻力、节能降耗描绘了巨大的潜力空间。又两个月,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根据该报告对高速列车的受电弓进行了初步改造,新车开上了京津城际铁路。
一项重大的技术创新,从基础研究到产业化居然只用了不到一年;中国高铁更是用5年时间完成了发达经济体30年的探索,这在其它任何经济体都是难以想象的!
“正是有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法宝,中国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化历程,与大多数后发国家不能突破劣势困境形成鲜明对比。”中国社科院当代中国研究所经济室主任郑有贵说。
中国基础设施又多又好,由中国国情决定,也改变中国国情
也有不少网友有这样的疑问,为啥这么多“超级工程”诞生在中国?中国人是不是有“规模情结”,总是在追求最大、最高?
这可是误会了!中国基础设施又多又好,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一是有社会需求,二是有建设能力。
“若要富,先修路。”中国人口众多,城镇化尚未完成,大量基础设施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需求。
云南怒江上空30米、拉马底吊桥通了,两岸村民再也不用依仗峭壁上的索道。“再也不用溜索出诊,重病病人也可以用车送去县医院。大家再也不用像鸟儿一样飞过江!”
“现在每天有40多桌,根本忙不赢,日子真是一天比一天红火!”500米高的悬崖上,世界最长的跨峡谷悬索桥——湖南湘西吉首矮寨大桥通车7年来,吉首与张家界、凤凰串成了一条黄金旅游线,游客量出现井喷式增长,吉首市也终于脱贫摘帽了。
大港口“运”来大贸易。70年前,宁波北仑还是一片荒野滩涂,舟山则是一座座小渔村。如今,宁波舟山港每天就有300多万吨货物吞吐,稳居世界第一大港。据世界银行测算,集装箱码头8%的产值会留在码头和船务公司,92%都会流向港口腹地,带动区域经济发展。2018年,中国沿海规模以上主要港口完成货物吞吐量92.2亿吨,是1949年的1390.6倍。大港口的蓬勃崛起,助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第一贸易大国。
大机场“送”来大生意。盛夏时节,台湾的莲雾、海南的山竹、泰国的木瓜……每日10余吨的各色水果不远万里“空降”陕西咸阳国际机场,西安人当日就能在家中尝鲜。这样的场景,中国人过去只有在“一骑红尘妃子笑”的传说里领略。研究显示,我国机场每百万航空旅客吞吐量,可以产生经济效益总和18.1亿元,相关就业岗位5300多个。不仅是机场,高速公路、高速铁路,都让国人、国货可以随时启动“说走就走的旅行”。2018年,中国旅客周转量34218亿人公里,是1949年的220.8倍,带动包括旅游在内的服务业稳居经济增长第一引擎。
中国基础设施的建设能力,则是从实践中磨炼出来的。中国幅员辽阔,地质地貌复杂,如果不想方设法攻克难题,很多地方根本无法通路通电。
“从跨越大江大河到穿越山谷溶洞,从稳固高寒冻土到抵御14级台风,还要兼顾保护天上的飞鸟、地下的文物……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的建设者,会遭遇如此复杂的设计挑战。但破解这些世界级难题,造就了世界级工程和世界级建造队伍,使中国成为当之无愧的基建强国。”中铁第四勘察设计院副院长王玉泽说。
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发展,还拉动了“中国制造”的整体升级。以高铁为例,轨道装备制造业的焊接精度,从建国初期绿皮车时代的20毫米升级为高速列车时代的0.01毫米,精确度提升了2000倍。如今,与交通运输有关的机械、冶金、计算机、精密仪器等众多产业均有了质的飞跃。
“当年很多人对‘铁公机’这些基础设施建设有看法,认为没必要搞这么大规模。现在回过头来看,实际上这些基础高施真管用了。”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说,大规模的基础设施建设,带来了三个明显的好处:吸纳大量的农民工,支撑经济高速增长,让市场更高效、更畅通。
“仿佛我们是在不经意间,选择了一条最正确的路。”白重恩说。
1.文章《中国为什么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中国为什么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