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消息网8月24日报道新媒称,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最新发布的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的人类发展取得巨大进步,已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组。报告指出,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对国内人类发展进步起了关键作用,但人口老龄化、经济下行和大规模人口流动等都将是今后中国包容性人类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

据新加坡《联合早报》网站8月24日报道,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与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22日联合发布《2016中国人类发展报告》显示,中国在2014年的人类发展指数达到0.727,在188个国家和地区当中列第90位,已进入“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组。

报道称,“人类发展”的概念强调,经济增长不应该是衡量国家发展水平的唯一标准,社会政策体系的完善、有效保护社会成员的健康、教育等社会权利,族群、性别之间的平等,以及公共事务的广泛参与等也都应考虑在内。

中国在人类发展领域取得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受益于经济增长。报告说,过去近40年的高速经济增长后,中国已跃升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人们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巨大改善,大多数家庭也摆脱了贫困。

不过报告指出,中国在确立了市场经济体制后,并没有建立有效的财税政策体系,社会政策改革和调整也出现滞后,导致居民、城乡和区域之间的不平等问题涌现。

收入差距迅速扩大

数据显示,中国的居民收入差距从1980年代开始迅速扩大,标志贫富差距的基尼系数在2009年达到0.49,成为亚洲收入最不平等的国家之一。

报道称,收入差距也体现在城乡和省份之间。其中,北京的人类发展指数(0.869)最高,比最低的西藏(0.600)高出44.8%;东部地区的指数也明显高于西部地区。

在经济增长以外的其他人类发展指标上,中国的表现也有待进步。

健康水平方面,中国的人均预期寿命虽然从1981年的67.9岁提高到了2010年的74.8岁,但城乡之间的健康水平仍存在差距:在城市儿童肥胖问题成为儿童营养突出问题的同时,很多贫困地区农村儿童却还处于营养不良的状态。

至于教育水平,报告指出,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近十年来虽都稳定在99%以上,但由于农村地区很难招到和留住高素质教师,城乡教育的质量差距仍然很大。此外,农民工随迁子女进入流入地的义务教育学校仍面临障碍,包括需提供繁杂的证明等。

未来发展面临挑战

报告警告,中国未来的人类发展还将面临不少挑战。

报道称,其中,中国的城镇化水平和人口流动规模未来还将持续提升,如何保障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民工公平享有与本地居民相同的基本公共服务、促进平等和融合,是中国谋求包容性人类发展所需解决的难题。

此外,随着经济增速放缓,未来财政收入也将减少,政府已不再能简单依靠大规模财政投入来提高公共服务供给总量。

报告建议,社会政策建设应更精细化、促进公平,提升公共投入效率。

报告也说,政府需通过社会政策和治理模式的创新应对快速老龄化问题,保障老年人基本权益、维护代际平衡,以促进包容性发展。

不过报告还是乐观预测,中国到了2030年的人类发展可能进入“极高人类发展水平”国家组。

报告说,中国的教育和医疗卫生等社会事业在未来15年预料仍会得到较快发展。

此外,法治建设也将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将有更大发展空间,社会参与的方式、渠道、空间将得到扩展,决策过程的科学化、民主化及公开透明程度将有改善。社会治理方式将从政府主导,转向在法治框架下政府、社会组织及公民多元参与的复合治理。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副所长丁一凡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中国每五年都会做出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除了经济增长指标,也定下教育、医疗卫生、环境等方面的目标。

他说:“经济发展过程中,留守儿童和老人等都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中国有自己的一套发展日程,政府也在全力推进,我们有信心能达到预定目标。”

资料图片:云南西双版纳基诺山基诺族乡一景。近年来基诺山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森林覆盖率已达80%左右。新华社记者 蔺以光 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