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网友说,工龄是体现一个职工为国家、为养老保险制度贡献的时间长短,2023年养老金是不是应当统一按工龄发放养老金呢?比如说工龄15年发放3000元,工龄40年发发8000元。

其实,我国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以前都没有按工龄发放过养老金,只是根据工龄长短发放本人基本工资的一定比例。比如说工龄满20年不满30年发放基本工资的80%,满30年不满35年发放85%,满35年以上发放90%。

过去的工龄制度,制定的相对非常宽泛。工龄是根据本人参加工作的时间到本人退休年龄的时间,计算到每一天的。如果说是工龄29年11个月29天,一样是不满30年的。领取退休费的计发比例依然和工龄满20年一样。

1991年,我国实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将过去的连续工龄制度改为养老保险累计缴费计算,为了体现市场机制的精神,我们的养老保险待遇是多缴多得、长缴多得。尤其是缴费年限(工龄),成了养老金待遇方面最重要的因素。

按照现行的养老金计算公式,基础养老金最主要体现缴费年限和本人缴费档次的作用。比如说如果本人的平均缴费指数(档次)是1的情况下,缴费15年基础养老金领取15%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30年领取30%的养老金计发基数,缴费40年领取40%的养老金计算基数。

个人账户养老金,等于养老保险个人账户的余额除以计发月数。个人账户的余额是按照每月记入钱数积累的,这种情况相对更加公平一些。如果缴费基数一样,也是完全按时间的比例来计算的。

过渡性养老金,主要是针对建立个人账户养老金制度以前的缴费年限,由于缺少个人账户养老金待遇的一种补偿。一般来说各地都是1992~1998年以前的缴费年限,多数地方是1996年1月1日以前。

综合来说,现行的养老金计发办法确实是跟缴费年限挂钩的,但是现在大多数人的社保缴费钱数相对较低,达不到每年缴费年限产生200元养老金待遇的情况。

比如说山东省2022年社保缴费基数下限是3980元,灵活就业人员每月缴费只需要796元,这样一年是9552元,15年是14.328万元。

如果缴费15年就可以领取每月3000元的养老金的话,即使社保养老金不调整,我们养老保险缴费的钱数只需要3.98年就可以领回来。

可是我们未来人均能领多少养老金呢?根据国家卫健委数据,2021年我国的人均预期寿命已经达到了78.2岁。也就是说,即使人们60岁退休也可以领取18.2年的养老金。如果每年缴费年限产生200元的养老金,养老保险基金很快就会不堪重负的。

什么情况下,每年能领取200元的养老金呢?按照上海市100%基数(11396元)缴费,退休领取的基础养老金是113.96元。如果60岁退休,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形成的个人账户养老金是78.71元,两部分合计是192.67元。

你能按照11396元的基数缴费吗?按照这种基数缴费,差不多每月至少需要缴纳2280元的养老保险费(上海市灵活就业缴费比例还是24%)。

所以,并不是说每年工龄形成不了200元的养老金,只不过是大家不愿意按照这样高的基数缴费而已。为了养老保险基金的长期稳定运行,不会简单出现直接按照15年工龄发放3000元养老金,40年工龄发放8000元养老金,这样的计算方式的。

#11月财经新势力#​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