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4年10月,北京市工艺美术厂宣布破产,景泰蓝老字号北京市珐琅厂也改制为有限责任公司,虽有大师坐镇,并聚集了行业内绝大部分的高级技师,但这些人的年龄多在四十岁以上。这不禁让人们心生担忧:景泰蓝快走到尽头了吗?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2、景泰蓝是“困难时期对国家有极大贡献的‘功臣’”。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诸多产业落后于别国,只有以景泰蓝为主的手工艺保持供不应求的出口趋势。位于朝外的昆泰嘉华酒店门前设计制作了大型景泰蓝喷泉组合,说明经过几代大师们延传的景泰蓝手工艺如今的某种辉煌,这种过去皇宫里的工艺走向民间之后,在制作工艺和景泰蓝用处以及器型的演进,让我们看到了中国手工艺的历史与文化传承的血脉涌动。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3、2005年初,米振雄、张同禄历时两年经数万次实验联手制作出的“佛宝天龙八部”,使失传200多年的铸胎珐琅工艺重现,成为业界盛事。但与此同时,无论新东安市场内的“老北京一条街”还是各大名胜周边的旅游用品店,都在热烈出售打着“北京景泰蓝”旗号的各种“掐丝珐琅”制品,其中价格在几元至几十元不等的“景泰蓝”最受游客喜欢。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4、林徽因的学生、中国第一位从事景泰蓝专业设计的北京市特级工艺美术大师钱美华说,解放初期,景泰蓝生产仍在低矮、昏暗的作坊内完成,产品单一、图案简单、色彩单调。为挽救景泰蓝工艺,北京市政府于1950年6月成立了北京市特种工艺品公司。图为钟美华、米振雄、戴加林和钟连盛四位大师。钱美华大师已经在2010年作古仙逝。这张照片拍摄于2006年10月,也就是说四年后钱大师便离开了我们。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5、第一次烧制。钱美华回忆,1951年,梁思成、林徽因在清华大学营建系主持成立了一个工艺美术研究小组,林徽因还抱病带领钱美华等学生深入民间作坊调查研究,从制胎、掐丝、点蓝等工序开始,跟老师傅熟悉流程。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6、大师钟连盛在做设计。尽管钱老师算得上“景泰蓝第一人”了,但因为她退休早,所以按照当时的体制也没有评上国家级大师之类的称号。而事实上,后来的很多大师,包括国家级大师张同禄、米振雄、戴加林和钟连盛等人都曾经是钱先生的学生,听过她的课。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7、原来的北京市珐琅厂(景泰蓝又叫掐丝珐琅,所以叫珐琅厂)属于对外开放的工艺品企业,所以经常会吸引来很多外国人参观,欣赏这些手工大师们的杰作,常常是赞叹不已。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8、做铜胎。在林徽因的指导下,美术组还为景泰蓝设计了一批具有民族风格的新颖图案,突破了以往单调的荷花、牡丹图。特艺公司还在崇文门外喜鹊胡同3号成立了研究、制作景泰蓝的国营特艺实验厂,将许多散落民间的景泰蓝艺人请进厂参加实验。钱美华说,当时已有几位老师傅被迫改行拉黄包车了,被请回厂时激动得热泪盈眶。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9、制作铜丝。 随着新产品试制成功,景泰蓝“起死回生”。1956年,由42个珐琅作坊合并组成公私合营北京珐琅厂。1958年6月,3个珐琅生产合作社合并成立了北京景泰蓝厂,同年改名北京市工艺美术厂。同年10月,国营景泰蓝实验厂并入公私合营北京珐琅厂,成立国营北京市珐琅厂。从此两个国营大厂开始了解放后景泰蓝的“康乾盛世”。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0、制作铜丝,掐丝。早年的时候,景泰蓝制造还是小作坊的生产方式,有的小作坊只管点蓝、有的只管掐丝等等,为了能学习各个工艺流程,钱美华年轻的时候便特意去学骑自行车,学会后便能满北京的小作坊之间到处跑了。厂里的工人说,直到世纪初的那几年,退休了的钱先生还常常骑着车到厂里来。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1、掐丝用的材料是一种很窄的扁铜丝。它是将一般的铜丝放到硫酸液中浸泡咬去铜锈,再按照所需铜丝型号的要求,将铜丝穿过丝机上的不同“板眼”,由粗到细一次一次抻拔,直到符合丝号为止。然后经轧丝机把拔好的圆丝轧成扁丝。再用猪鳔把几根同样宽窄的扁丝经鳔丝机黏合在一起,待工人们根据产品尺寸选择使用。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2、掐丝是一种绝妙的艺术,它是景泰蓝制作工艺中难度较大,不易掌握的一道工序,也最赋诗意。掐丝工人用掰活的镊子将柔软而有韧性的扁铜丝,按照图纸掐(掰)出各种美丽而形状各异的花纹、图案,然后蘸着白芨(一种有黏合效果的中药)一根丝一根丝地嵌在铜胎上,组成景泰蓝产品的基本图案。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3、为了固定住胎上掐好的铜丝,要在胎的表面撒上银焊药,放在炉内进行烧焊,然后将焊好的丝胎放在稀硫酸液中加温浸泡,再用清水冲刷干净,以防止胎上不洁,点完蓝后造成崩蓝和砂眼,影响产品质量。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4、钱美华的学生、北京市珐琅厂的钟连盛大师说:“其实金属工艺中国人是最投入的,却因为不正当竞争毁了自己,卖得好了,大家都做,反而成了价格竞争了,忽视了它的艺术鉴赏性。”事实上还是我们自己行业的不规范性导致了很多问题的衍生。”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5、点蓝工序的环境非常讲究,要严格防止灰尘的侵入。点蓝用的釉料,是以石英、长石、硼砂及一些矿物质为原料熔炼烧制而成。但由于釉料为膨松的粉末状,经烧结釉料凝固后就会坍陷下去,所以还要二次点蓝,再往丝间填人釉料烧结。如此反复三至四次,方可完成点蓝。一件完美的景泰蓝作品,点蓝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6、如果把掐丝比喻成绘画中的线描,那么点蓝就如同绘画中的着色,所不同的是,点蓝不是用画笔,而是用蓝枪、吸管;不是用色彩,而是用固体的釉料。如果细说点蓝,就是工人们用蓝枪、吸管(点蓝用的专用小工具)将碾成40目至100目的釉料填满丝间,并与丝相平,还要经过高温烧结。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7、将点好蓝的制品,放在高温炉中,经过摄氏800度的高温烧熔,釉料便可以熔化。一般景泰蓝需要烧制三次,磨光的工序也最少要烧二至三次。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8、要把要烧的半成品放到底座上,在吊入炉火中烧制。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19、800度高温的炉火。拍一张照片感觉差不多要把相机给融化掉,一次次地拍摄,终于拍成一张清晰的景泰蓝烧制图,厂里所有的大师都说,这样的照片是第一次见到。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20、二次、三次点蓝。一次次的点蓝,一次次的烧制,一次次的图案慢慢地完成度最后完成,从色彩到造型达到严格的设计标准。正因为如此费劲,一件景泰蓝作品完成至少需要三个月以上,还有长达1年多的。也所以,景泰蓝这种原来的宫廷专制手工艺品来到民间是如此低珍贵。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21、点蓝就相当于景泰蓝设计的二次创作。所以从事点蓝的职工需要具备一定的美术色彩知识,具备较高的色彩审美能力。为了使点蓝工艺更具表现力,使色彩的处理更具感染力,艺人们在长期工艺实践中创出了许多点蓝方法,如渲染法、衬染法、罩染法、剔染法等,进一步扩大点蓝工艺的表现技法和艺术效果。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22、磨光,俗称"磨活"。这是整个景泰蓝生产工序中最苦最累的一道,分为刺活、磨光、上亮等程序。首先要用金刚砂石把产品表面高出花丝部分的釉料磨平,使花丝显露出来,然后用黄石磨去釉料上的火亮、黑丝,再用椴木炭蘸水横、竖再磨,直到产品发出均匀的亮光为止,一般采用电动磨活机,节省了大量的人力,但异形产平仍需要使用手工磨活。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23、打磨车间全景。这天只有一个师傅在工作。这是景泰蓝生产工艺中最后一道主要工序,是为了防止产品的氧化,使产品更耐久,更美观而在产品的表面镀上一层黄金。将产品挂入金液槽中通上电进行镀金,完成后取出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然后用锯末蚀干,整套的景泰蓝生产工序便宣告完成,一件景泰蓝工艺品便也诞生。 博图角摄影师 周一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