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说,25岁的孙武创作《孙子兵法》,其事真伪,这里简略地探讨一下。
先说一说孙武的身世。
公元前672年,陈国大夫公子完因遭到陈宣公的猜忌,逃往齐国避难,受到齐桓公礼遇。
公子完叫做妫完,而不是陈完,陈国人不姓陈。妫完后来改氏田,所以又被称为田完。
此后,田氏在齐国做大做强,实力渐渐超过本土的高氏、国氏、鲍氏、栾氏、晏氏家族。
弭兵会议后,各大家族的争斗变得剧烈起来。
公元前532年,田无宇联合鲍国向栾氏、高氏进攻,势力进一步扩张。
公元前523年,田无宇的四子田书因伐莒有功,齐景公封乐安,赐氏孙,孙书(田书)便是孙武的祖父,孙书生凭,凭生孙武。
孙武在史书里记载很少,生卒年不详,突然离开齐国前往吴国的原因不详,何时成书《兵法十三篇》亦不详,整个人神龙见首不见尾,很神秘。
山东国际孙子兵法研究交流中心认为,孙武可能是主动离开齐国,为处于风口浪尖上的田氏保留一个支脉,他创作《兵法十三篇》的年纪可能是25-30岁之间。
一切都是可能,并无定论,《孙子兵法》那时候还叫作《兵法十三篇》。
总结一下:
1、孙武属于田氏家族的成员,作为贵族受到过良好的教育。
2、田氏家族成员历任齐国重要职务,孙武的曾祖父、祖父都是将军,父亲是上卿,族叔又是有名的司马穰苴,并创作兵书《司马法》。田氏是一个兵法世家,孙武拥有大量的兵法资源。
3、《兵法十三篇》在齐国时已经成书,孙武在吴国时加以修订,虽然出自孙武之手,但是几代族人智慧的集体结晶。可以说,孙武是集大成者,虽然还没有作战经验,但整理兵法应该没问题。
4、25岁对于我们现代人很年轻,对于春秋人已经不小了。
5、《兵法十三篇》经数代人的修改及增补,特别是经过曹操的“去粗取精”,最终形成七千言的《孙子兵法》,是现在大家熟知的版本。
6、1972年在银雀山汉墓出土的《孙子兵法》残简,证明其书确实为孙武所著,大文豪曹操只是把它整理得更加精炼一些。
最后说一个题外话,关于姓氏名字的问题,简单聊一下。
前提是春秋时期的贵族和平民,奴隶不能算在内。
姓,是每个人都有的。无论平民贵族,为了保障优生优育,同姓不通婚,所以大家都有姓。姓在春秋时期大概是22个,与原始氏族有着紧密关系,基本上一个国的人都是同姓,比如宋国人姓子,秦国人姓嬴,陈国人姓妫,齐国人姓姜,楚国人姓芈,大部分的诸侯国人姓姬。
名,也是每个人都有的。春秋贵族对孩子起名很奔放,黑肩、黑臀、寤生随便叫,那么平民就更随便了。
字,只有贵族才有,一般男女都会有字,由长辈、长官甚至自己起一个。
最麻烦的是氏。氏只限于贵族男子,女子无氏。某一贵族,就拿陈国举例吧,国君姓妫,他不需要氏。他的儿子也姓妫,这一代通常也没有氏,叫做公子某某。根据宗法制,嫡长子还是国君,其他小宗要降级,到了孙子辈,有的就是士,层次太低,还和国君同姓,攀亲戚关系,国君就不大愿意,否则全国都是他亲戚。所以有个说法“其亲已远,不得上连与公”。为了区别对待这些小宗,所以赐氏,小宗不能再用姓,只能用氏。
比如楚国,始祖叫做芈鬻熊,芈绎是他的孙子,但不是嫡长孙,所以赐氏熊,叫做熊绎,后来的楚王全部氏熊。过了数代,楚武王叫做熊通,他的儿子熊瑕因为不是嫡长子,再赐氏屈,叫做屈瑕。屈原就是屈瑕的后代,故而,屈原的本名应该叫做芈平,名平,氏屈,字原,我们才叫他屈原。
到了秦汉,宗法制取消,姓氏混淆,最后氏变成了姓,逐而构成百家姓。
后来,不仅局限于贵族层次,只要有点社会地位的人,都可以给孩子起字。解放后,字被取消了。
有些人的称呼里还会加上伯(孟)仲叔季排行,就不多说了。
这一篇弄了好几个小时,好累,给关注啊。
1.文章《『孙子兵法是谁写的』36计孙子兵法是谁写的!》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孙子兵法是谁写的』36计孙子兵法是谁写的!》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