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
在《华严经》中,修行大概分四个层面:信、解、行、证。信是信心的信,解是理解的解,行是行动的行,证是证明的证。这有别于我们所说的“知行合一”。从佛陀当年的本怀和人生的历程看,他偏重于行。佛陀的行不是一生两生,而是无量生。而且他先行后说,他所说的法都来源于自己的实践和发现。
哲学是从意识、境界出发的,这是不可否认的。哲学甚至是远离生活的,纯粹而思辨,相当于《华严经》所说的“解”的层面。而佛陀所说的法源于他的行和证,更重要的是他的证悟。我们把圣人的教学叫作“现量”,哲学是世间的一些科学和发现,来源于比量——现前的逻辑、推理。
我们会看到哲学的起源,首先设置一个支点——假设,在假设的基础上展开一系列逻辑,听各方面的意见,最后得出一个思想。换句话讲,哲学没有定论,它只是人类发明的一种寻求理解的方式而已。而且哲学没有方法证明,这是它和佛法的区别,也是“学院派”和“寺院派”最大的差别。
有一句很著名的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很认同。把这句话放在历史当中,我们发现确实如此。中国人非常善于总结,《三国演义》开篇“天下大事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就是一句总结,也是我们所说的纯粹的法。所谓的法是一种理念,经过实践证明它是正确的。从这个角度去看《三国演义》,它后面说的都是事项,用事项证明“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这个规律的正确性,和《华严经》有异曲同工的妙处。
《华严经》是佛陀在菩提树下证悟后发现的境界。他发现了心的不可思议,心横遍十方、竖穷三际,十方三世皆以心的作用而显现,这不是唯心或唯物,而是一种境界。比如,你当下感受到某个东西很香,你不能说这是唯心或唯物的,“这东西很香”没办法分割。当我们有一个理论框架的时候,会陷入佛陀所说的“所知障”,形成一个比较死板的结论:它是唯心还是唯物的?你会给它贴标签。虽然这完整总结了事物的平面性,但是对于事物的立体性、多维性就没办法了,漏失的信息太多了。
佛陀如实地与人们分享信、解、行、证,他没有说什么对、什么错。而我们现在的学术研究者很容易落入局部的对错,忽略了生命本身不存在对和错。“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正的无情是有情,正是无情促进了新陈代谢,让我们看到不同的美好。
我们会执着地认为过去到现在一直是一样的,可是,时间和空间告诉我们不一样。时间每一年都不相等,在宇宙的坐标当中,没有哪一年是重复的;在空间当中,每一个物质都在发生裂变。当你说“我回到了我的故乡”就是刻舟求剑,你怎么能够回到你的故乡呢?“我回到了故乡”首先落入了意识的范围,这是比量获得的结论。其实,我们设置这个议题的时候就错了。所有的学问都有这个过患,学问、学问永远问不到边,因为意识无边。
佛陀总结的“缘起性空”,它源于佛陀的证悟,是深刻的洞察,是现量而非比量。它就好像《三国演义》那句“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理解起来很容易,但如果我们用一生的时间来实践、证明却很不容易。佛陀不是神,他有他的人格,就好像一个值得信赖的老师,他没有任何目的,只是在说真相,这就是信。在信的层面上,你会理解这句话。
“缘起性空”有它的合理性,无论大事还是小事都是“缘”在决定。所有的存在都是有一定条件的,条件达到了就存在,条件没有了就不存在。你可以用无量的人、事、物去检验这句话。如果你能够用一个事例来证明这句话是相对的存在,那么恭喜你,你是第二个佛陀。
你可以用一生去质疑、证明这句话,对就是对,错就是错。我们不必纠结于对错,重要的是它可以给我们一种启示。我们还在矛盾的人间不断增长见闻,就像科学也永无止境,不必匆忙作结论。当我们真正成熟的时候,会为自己早早作了一个错误的表述而后悔。如果你早早出了书,这本书已经流传到人间,你想收都收不回来了。所以我们要谨慎,在真正的智慧面前应该保持谦虚和觉照,不要急于下结论,最重要的是行。
行到究竟处,我们叫作“无上”,如果没有到究竟处,我们还要依赖路途上一些不究竟的驿站,这叫作“由解起行,行起解绝”,由信解开始修行,当修行生起来时,要把解全部放下。因为理解永远达不到行动带来的智慧,所以古人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在真正的人生历练中,我们明白的那些道理才是真理。当我们的“行”可以超越“解”的时候,生命真正在用行动,用这种成熟的方法形成方法论。
我们依赖佛陀,有什么好处呢?佛陀给我们的方法和高度不一样,我们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就省略了前面的一大段路,不用绕圈子,可以直奔主题。
第一个主题“行就是戒”,“三皈五戒”首先是行为上的规范。“学院派”的质疑停留在所有理解层面上,他们是不会在“行”上面着力的。他们只满足于精神层面的理解,没有几个人有勇气去挑战苦行僧的生活,这是他们的弱点。就像蚕吃桑叶,他们对知识是贪婪的,但内心没有佛陀的指引。我们有佛陀指引的人,永远是抓宏观的,就好像自学和有一个真正的老师教你是不一样的。
其次“行起解绝”,累积资粮、水滴石穿,最后一刹那石头被击穿了。行到水穷处是“证”的境界,我们也叫“开悟”。开迷成悟,悟到终极的变化法则。对“缘起性空”有了亲身的体会,你就不是在说佛陀的东西,而是说自己的东西。这才是知行合一,这时候你就可以立言了,行的过程是立德、立功。
学问贵在宏观,贵在有引领。除了佛陀是无师自悟,后来的人都很难。佛陀修行不是为追求学问,他是要替众生担当。佛陀有无上的情怀,不忍众生苦,这是他发的菩提心,他关注的永远不是自己。另外,他能够遵循诸法的法则、尊重客观规律,从实践中学。
在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当中,真正的大师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向众生学习。《华严经》说“菩提者属于众生”,你要觉悟,众生是你应该经常读的一本书,这就是实践的内涵。“实践人生,奉献人生”是世间第一等的学问,也是知行合一最终的落脚点。
1.文章《「现量」现量境界是什么意思?》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现量」现量境界是什么意思?》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