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无数游客心中的“诗和远方”。提起西藏,人们首先想到的往往是蓝天白云、雪山湖泊,想到的是雄伟的布达拉宫、幡旗飘舞和虔诚祈愿的场景。

很多人不知道,历史上,美丽的西藏曾经历过漫长的黑暗与落后。这里长期实行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三大领主共同掌握对农奴生杀予夺的大权。农奴间流传着歌谣:“即使雪山变成酥油,也是被领主占有;就是河水变成牛奶,我们也喝不上一口。”

1959年3月28日,西藏的封建农奴制终结,翻天覆地的变化相继而至。

60年后,西藏人均预期寿命从35.5岁提高到目前的68.2岁;公路、铁路、航空取代了没有一条正规公路的局面;传统农牧业走出了靠天吃饭、靠天养畜的困局;2012年起, 15年义务教育免费“三包”政策在西藏全面落实……

60年一甲子,西藏换了人间。

这背后,究竟藏着怎样的密码?西藏为什么能成为今天令人向往的模样?从下面这几组面孔中,我们或许能够找到答案:

◎阿沛·阿旺晋美:致力祖国统一和家乡建设

阿沛·阿旺晋美

阿沛·阿旺晋美出生于西藏拉萨一个贵族家中。他从小与农奴一同玩耍,青年时代管理庄园,目睹农奴们遭受盘剥,生活艰难,萌发了改革旧制度的思想。

新中国成立后,西藏地方政府上层少数分裂主义分子在帝国主义势力的挑唆下,公然进行抗拒解放、分裂祖国的活动。紧要关头,他明确提出,西藏问题是中国内部问题,只有同中央政府商谈才能解决,应当派代表团去北京谈判。1951年,他任西藏地方政府赴北京谈判的首席全权代表,为西藏的和平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

阿旺晋美长期担任西藏自治区领导职务,致力于祖国统一和家乡建设,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驳斥分裂主义言行。晚年期间,他依然坚持到各处考察,在电视中看到西藏,他也总会由衷感慨:“旧社会贵族的房子也没这么好!”

◎尼玛次仁:农奴成了党支部书记

尼玛次仁 资料图

西藏第一个进行民主改革的村庄是克松村,这里曾是农奴主的大庄园。

尼玛次仁是庄园中的农奴,他被人这样说:“尼玛次仁是我的财产,我愿意把他揉成团装在口袋里,随我;我高兴把他拉成条围在腰上也由我。”

1959年,解放军来到了克松村。7月,克松村农奴自发组织建立了西藏历史上第一个由人民群众按照自己的意愿民主选举产生的农民协会,尼玛次仁当选为协会主任。后来,他也成为西藏历史上第一位基层党支部书记。他发展的第一批5名党员,都是旧社会处于最底层、生活最贫困的农奴。

“有法律保障我的人身自由,我再也不是谁的私人财产,活得心里真敞亮。”尼玛次仁曾这样感慨。60年后,克松村家家都住上了300平方米以上的藏式院房,全村近一半家庭拥有私家车。

◎孔繁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孔繁森(右)在西藏阿里日土县过巴乡看望孤寡老人益西卓玛

孔繁森1979年开始进藏工作。期间先后担任岗巴县委副书记、拉萨市副市长、阿里地委书记。

在西藏最艰苦的阿里地区,藏族农牧民称他为“药箱书记”。每次下乡,孔繁森都身背药箱,义务为群众防病治病。他还用自己不高的收入长期收养藏族孤儿,常常为有困难的藏胞慷慨懈囊……为了摸清情况,探索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路子,他不到两年时间里就跑遍了全地区106个乡中的98个。

1994年11月,孔繁森新疆考察途中因车祸不幸殉职,时年50岁。人们料理他的后事时,看到两件令人心碎的遗物:一是他仅有的钱款——8.6元;二是他的“绝笔”——去世前4天写的关于发展阿里经济的12条建议。

◎罗布玉杰:野生动物的守护者

罗布玉杰管护站管护人员在寒风中巡逻

西藏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人迹罕至,却是许多珍贵野生动物的乐园。

2002年6月1日,民警罗布玉杰带领森林公安巡逻小分队巡逻时,发现一盗猎藏羚羊犯罪团伙。在组织抓捕时,小分队突然遭到犯罪嫌疑人开枪伏击。战斗中,罗布玉杰不幸头部中弹牺牲,年仅40岁。

如今,在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一个管护站以罗布玉杰烈士的名字命名。后继者们以他为楷模,日复一日,守护着这片土地上的生灵们。截至2016年8月,羌塘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藏羚羊数量,已由保护前的6万多只恢复到15万多只。

◎“天路”英雄:挑战极限

2001年8月,十几位民工,腰系安全绳,在昆仑河谷进行桥墩基础施工。

“有昆仑山脉在,铁路就永远到不了拉萨。”20世纪美国旅行家保罗·泰鲁如此断言。然而,这个不可能实现的命题已经成为现实。

2001年6月29日,青藏铁路全线开工建设。夜晚的青藏高原,最低气温可达到零下40多度,即使是炎夏,也会低至零下10度左右。住在帐篷里的队员们经常会在半夜被一次次冻醒,每天醒来时眉毛上总是凝着冰霜。青藏铁路的建设者们不但克服了艰苦的环境,而且破解了多年冻土、高寒缺氧、生态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难题。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全长1956公里,将西藏与内地更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这条天路也打开了西藏旅游的局面,布达拉宫前,每天都会有来自国内外的游客排起长队。在其助力下,“网购”等便利也开始进入当地人的生活。

◎玉麦一家三口:家是玉麦、国是中国

卓嘎、央宗姐妹

西藏隆子县玉麦乡名叫玉麦,却不产粮食。这里地处边陲,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开始,三百多名乡民陆续离开,只剩下了乡长桑杰曲巴一家人。

条件艰苦,他从未动摇坚守的信念。物资匮乏,他克服困难手工缝制了四面国旗。巡山时,就把国旗插在最高的山顶——有国旗的地方,就有国,就有家。

后来,桑杰曲巴老了,两个女儿长大了。卓嘎接了乡长的班,央宗是副乡长。1996年,玉麦乡来了第一位党支部书记,山外迁来两户志愿守边的新居民。2001年,通往玉麦乡的公路也贯通了。

2017年,姐姐卓嘎和妹妹央宗给习近平总书记写了一封信。在回信中,习近平说:

“在海拔3600多米、每年大雪封山半年多的边境高原上,你们父女两代人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守护着祖国的领土,这种精神令人钦佩。”

(来源:人民日报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