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投资圈(ID:caijiback)

作者:投资君

猝不及防!开年之初,新潮传媒宣布了一件大事,复工第一天裁员500人,引起行业一片哗然。

2020年2月10日,新潮传媒通过内部讲话宣布了关于自救之路的决定,从减员10%开始,此次减员规模为500人左右,其中包括20名管理干部。

这不禁让人联想到,新潮传媒,可能撑不下去了。

对于此次裁员,新潮传媒也给出了两个理由:一是2019年绩效考核271末尾淘汰10%;二是业务减少,人员就相对冗余。在这两个条件下,新潮传媒才选择裁员。

然而,实际情况真是这样吗?跟着投资君来好好了解一下。

1

新潮传媒,胡润全球独角兽榜梯媒唯一上榜企业

根据天眼查披露的信息显示,新潮传媒的运营主体为新潮传媒集团有限公司,新潮传媒集团是一家“传统媒体+互联网”的科技媒体创新企业,2007年4月在成都成立,公司创始人分别是创业20年的传媒老兵张继学、二三四五网络创始人庞升东和力美DSP平台创始人舒义。

公司的最大股东是作为联合创始人的庞升东,在公司股权的占比中,庞升东所占的股权比例为12.83%,为第一大股东,张继学的持股比例为12.14%,为第二大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新潮传媒在2019年就已经是胡润全球独角兽榜上唯一的梯媒企业,而且,新潮传媒更是被百度和京东这两大巨头所看好,两者均在其股东之列,根据披露显示,百度持股占比为10.21%,京东持股占比为4.93%。

然而,虽然有着两大巨头的支持,新潮传媒的业绩一直并不是很好,根据披露的数据显示,新潮传媒2018年的营业收入仅为10亿元,净亏损却高达10.74亿元,公司的净资产不足2亿元。

而且,投资君还发现,原来新潮传媒在2019年就已经开始了优化公司结构和收缩人员规模的策略,也就是说,在2019年新潮传媒的业绩就已经接近低谷。

其实,在2019年的业绩之前,新潮传媒的业绩并不差,从2016年到2017年,新潮传媒从西部扩张到东部,并且进军一线城市。2017年,新潮传媒营业收入超过2亿,在行业中仅次于分众传媒,要知道,2016年的新潮传媒营业收入不过7千万而已,从7千万到2亿,它仅用一年就实现了突破,令人匪夷所思。

2018年,新潮传媒快速扩张,截至2018年年底,新潮传媒已经覆盖了100座城市共计近70万部电梯,包括2亿中产社区人群。在这样的状态下,新潮传媒在2018年的财务报告中,获得了营业收入高达10亿元的成绩,一年内翻了5倍。

数据来源:新潮传媒官方数据

在如此的业绩下,新潮传媒轻松甩开了同行业中第二梯队的公司,实现了和分众传媒的竞逐。但是这种夸张的增长并非新潮传媒本身所具备的实力,满目的扩张也让新潮传媒变得虚有其表,这也就导致了其在2019年不断收缩。

2

爆发后的空壳,能撑多久

说起新潮传媒的迅猛扩张,最离不开的,就是巨额融资。从获得首轮天使轮融资之后,新潮传媒的融资历程就如同开挂了一般。

2018年4月,新潮传媒在刚获得成都高新区的20亿元融资之后,过去不到半年时间,11月份新潮传媒就又宣布完成了由百度领投的21亿元融资。2019年8月,新潮传媒完成近10亿元人民币融资,由京东集团领投。

此外,投资方还包括顾家家居、欧普照明和美凯龙、养元饮品、好未来等……

在部分投资人士看来,新潮传媒之所以能够获得如此顺利的“融资”,无外乎三点:第一,市场空间大;第二,新潮做对了事;第三,新潮成长快。

然而,在如此巨额的融资下,新潮传媒并没有选择稳妥的发展,而是满目的烧钱扩张,最终钱烧完了,业绩却不见好转。

虽然新潮传媒还获得了京东集团近10亿元人民币的战略投资,但这10亿的资金,并没有改变公司的状况,反而在2019年新潮传媒的销售人员被降薪20%以上,开发人员被裁减过半,相比较于2018年,新潮传媒的人员已经锐减超过2000人。

而这样的做法,对新潮传媒而言,可能只是其发展策略的调整和转变,但这却直接反馈出,新潮传媒,正在不断走向低谷。

不可否认的是,投资君也同样认可新潮传媒在电梯电视媒体产品具备两大竞争优势:一是技术内核可不断进化,与流量、场景形成意想不到的融合效果,二是与线下媒体数字化的进化方向趋于一致;两者结合,前景无限。

然而,这并不是其盲目扩张的资本,有了前进的方向,也同样注意潜在的问题,打开市场也需要优质并且充足的产品支撑,不然自身的市场只会被同行业的竞争者一点点吞噬掉。

3

疫情之下,不同企业面临的考验却同样严峻

在投资君看来,新潮传媒的裁员既有业绩的关系,也有外部环境的影响,然而,受到影响的也并非只有新潮传媒,而其他企业的应对方式也并不相同。

  • 疫情之下,北京KTV巨头全体裁员,经管理层研究决定,将于2020年2月9日与全体员工200多人解除劳动合同。
  • 老乡鸡董事长手撕员工联名信,表示哪怕是卖房子,卖车子,也要千方百计地确保员工有饭吃、有班上。
  • 再者则是投资君之前分析过的餐饮巨头西贝莜面村,疫情致其2万多员工待业,董事长贾国龙称贷款发工资也只能撑3月。

其实,新潮也好,西贝也罢,这些公司都面临着一个巨大的考验,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数量庞大、经营更为粗放的中小企业,都无法避免此次冲击,而这样的冲击是多数企业所难以承受的,因为账上资金不足。

根据“中欧商业评论”调研的数据显示,中小企业的账上余额,能维持企业生存的时间很短。

34%的公司只能维持1个月,33.1%的公司可以维持2个月,17.91%的公司可以维持3个月。

这意味着,67.1%的公司可以维持2个月,85.01%的企业最多维持3个月,只有9.96%的公司能维持6个月以上。

可见,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多数公司都会采取一定的措施来进行补救,理念不同,处理事情的方式自然也不同,而这也是外部突发环境对企业考验,而最终的结果也会不一样。

最后,投资君想说,对于新潮传媒裁员500人的情况,并非只是疫情的缘故,更多的是它自身存在的问题,也就是说,即使没有疫情这种突发情况,新潮传媒裁员事件也会存在,而疫情不过是被新潮传媒所借的“势”而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