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十三五"科技创新成就展
在北京展览馆举行
本次展览中
清华多项创新成果亮相
(点击查看上期成果)
清华创新力量始终
勇攀科技高峰、破解发展难题
展览中还有
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等
多项清华成果亮相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都有哪些成果吧
工业烟气多污染物协同深度治理技术
环境学院李俊华教授和郝吉明院士团队,面向工业烟气提标改造国家重大需求,围绕硫、硝、尘常规污染物及二噁英、汞等非常规污染物协同控制的难题,提出复杂烟气多污染物协同吸附催化净化机理,发明系列多功能吸附/催化/过滤材料,突破多污染物协同控制技术瓶颈,建立钢铁烧结、水泥、玻璃、焦化等行业烟气深度治理示范工程,实现了全球最严格的烟气超低排放,形成“基础理论-技术方法-决策支撑-产业引领”的全链条技术创新体系,引领工业烟气深度治理技术与产业进步,为打赢蓝天保卫战发挥了重要科技支撑,作出了突出贡献。
区域大气细颗粒物和臭氧协同防控技术
环境学院王书肖教授牵头的“长三角区域大气PM2.5与臭氧协同防控技术及应用”科研成果在“社会发展”展区的美丽中国板块展出。该项成果建立了长三角区域细颗粒物和臭氧综合观测和协同预警技术,识别了区域细颗粒物和臭氧的关键前体物并量化其与排放控制的响应关系,研发了“经济发展-能源消耗-减排措施-空气质量-环境效益”一体化的区域协同防控决策支持平台,集成综合观测、精细排放、协同预警与总量调控等关键技术构建区域细颗粒物和臭氧污染协同防控技术体系,应用于多项长三角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决策,全面支撑长三角三省一市“十三五”空气质量达标及进博会空气质量保障,其中多污染物协同防控决策支持关键技术入选2020年度生态环境十大科技进展。
用于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化学机械抛光装备
化学机械研磨区
化学机械抛光装备是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的五大关键装备之一,作为重要的标志性成果在极大规模集成电路制造装备及成套工艺专项(02专项)展区展示。
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自2000年以来,从化学机械抛光原理和工艺的基础研究入手,并在2008年响应国家战略需求,承担了化学机械抛光装备的研发任务,攻克了系统设计、纳米级抛光、纳米颗粒超洁净清洗、纳米精度膜厚在线检测、大数据分析及智能化控制等一系列关键技术,完成了化学机械抛光装备样机研发。该成果从2013年开始由清华大学孵化的华海清科股份有限公司推向市场,所生产的化学机械抛光系列装备在国内12英寸大生产线得到广泛应用,初步解决了化学机械抛光装备的“卡脖子”问题,并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特等奖”、“天津市科学技术奖(技术发明)一等奖、“2018年度、2019年度中国半导体创新产品和技术奖”、“中国好设计金奖”等荣誉。
面向临床全科的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技术
及基层辅诊平台
跨模态医疗分析推理技术与系统
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技术是解决我国优质医疗资源不足、基层合格医师长期匮乏的有效手段,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计划—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关键技术途径之一。电子工程系吴及教授团队通过跨学科的医工结合模式,经过多年潜心研究,在新一代人工智能深度学习技术、医疗文本理解技术、医学专业知识与临床诊疗决策的跨领域交叉融合上取得了突破,构建了面向全科的医疗人工智能辅助决策技术体系,让机器像专业医生一样“阅读理解”患者病情并给出准确有效的诊断建议。
所研制的临床全科辅助诊断决策技术是世界上首个通过了国家临床执业医师资格考试综合笔试的医疗人工智能技术体系,成果以技术长文发表于2018年10月的Nature Communications。
通过与人工智能领军企业科大讯飞进行产业化合作,打造面向基层服务的辅诊平台-智医助理,实时给基层医生提供问诊、诊断、用药等方面的建议,显著提升基层医疗机构的病历质量和诊疗水平,已在全国24个省市、218个区县、30000多家基层医疗机构推广应用,服务超过5万名基层医生,累计提供2.5亿次辅助诊疗建议。
机器人智能感知与灵巧操作技术
多感知仿人灵巧手
机器人灵巧操作是新一代人工智能的重要支撑,也是提升机器人行业应用水平的核心技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孙富春教授团队经过多年努力,在多模态感知与灵巧操作理论方法、触觉传感器与灵巧手核心器部件、咽拭子与巡诊机器人以及3C智能装配机器人等应用方面,取得系统性研究成果。研制的视触滑温多模态指尖传感器和多感知灵巧手,已成功应用于空间操作、助老助残等领域;建立的机器人智能抓取理论方法和拟人灵巧操作系统,多次在国际机器人“抓取与操作”比赛中荣获冠军。
面向新冠肺炎疫情的国家急需,孙富春教授团队研制的全自主咽拭子采集的灵巧机器人系统,实现了安全、可靠、准确、高效地咽拭子样本采集,并与研制的巡诊机器人一起部署应用于方舱医院、防控中心等。
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
基于工程物理系自主知识产权转化的同方威视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在本次创新成就展百年回望展区亮相。工程物理系长期坚持国家“把科研工作做到底”的号召,积极落实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成果转化,在产业化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
1997年,工程物理系创办了同方威视企业,1999年5月,仅用时10个月就完成技术攻关,研发出世界首创的以加速器为辐射源的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基于清华大学自主研发技术,同方威视车载移动式货物/车辆检查系统可以快速、灵活地部署在边检、港口、陆路口岸、机场以及其它需要临时部署检查设备的场所,安检员可在不开箱的情况下通过分析机检扫描图像发现集装箱和车辆内藏匿的违禁品。2003年,加速器辐射源移动式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的研制及产业化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到目前为止,超过1000套集装箱检查系统系列产品在我国主要口岸及世界上多个国家和地区装备运行,查获多起大案要案,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高度评价,树立了中国自主知识产权高科技成套设备进入国际市场的典范,实现了“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转变。系统的装备极大地提高了海关查验效率,有效地打击了走私犯罪、遏制了国际恐怖活动,对促进进出口贸易的健康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柔性AMOLED显示屏创新成果
OLED是一种有机材料在电场作用下,通过载流子注入和复合导致发光的现象,是一种将电能通过有机发光材料转化成光能的技术,包括无源驱动型OLED(PMOLED)和有源驱动型OLED(AMOLED),是继CRT、LCD之后的新一代显示技术,被称为“梦幻般”的显示技术。OLED凭借其固有的优势和未来的发展前景,在越来越多的领域得以应用,目前主要应用于智能手表、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电视、智能可穿戴设备、虚拟现实(VR)、车载显示等。
化学系邱勇教授团队,成功探索出OLED基础材料研究到产业应用的转化途径。在基础研究方面,提出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的方法,并在新型光电材料试验及理论方面不断取得新的进展,突破OLED发光效率和稳定性两大技术瓶颈。
团队坚持产学研相结合,注重技术成果转化,突破了有机发光显示技术(OLED)的关键技术问题,在国内率先实现了OLED产业化,于2001年成立了产业化基地,建成中国大陆第一条PMOLED大规模生产线和中国大陆第一条专业5.5代AMOLED大规模量产线。从2012年至今,维信诺PMOLED产品出货量稳居全球首位,率先推出可以完全卷曲的柔性AMOLED显示屏,并成为2项柔性显示国际标准的制定者,柔性显示技术水平位居国际前列。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是全球第一个无空间隔离要求的车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移动实验室,同时也是全国首款由轻型客车装载的移动实验室,被钟南山院士命名为“轻骑兵”。“轻骑兵”及其所搭载的全集成芯片实验室系统均由医学院程京院士团队联合博奥研发成功,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全集成芯片实验室采用全新一代的芯片实验室技术(Lab-on-a-chip),集核酸提取、纯化、扩增、检测及结果分析功能于一体,在一张芯片上实现了多个实验室分区的功能,在保证生物安全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样本间的交叉污染风险。系统在不开盖的情况下检测灵敏度可达150拷贝/毫升,在截至目前获批的同类产品中灵敏度最高,45分钟内一步完成全程实验,35分钟报告阳性结果。“轻骑兵”移动实验室接通220V民用电或启动车上自带的发电机即可正常工作,采样可通过口咽拭子采样机械臂和人工两种方式完成。疫情期间“轻骑兵”多次令出而动,已为多地抗疫一线提供快速便捷的就地检测。
抗击新冠疫情,程京院士团队快速研发成功了一系病毒核酸新型快检技术,实现了高通量、多指标、高灵敏度的全自动、快捷呼吸道病毒(含新冠)核酸检测,将国内病原微生物检测整体提升至一个全新水准,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呼吸道多病毒(含新冠病毒)核酸检测芯片系统
呼吸道多病毒核酸检测芯片
在科技抗疫展区,展出了清华大学、博奥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共同研发的多病毒核酸检测试剂盒。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在医学院程京院士带领下,各合作单位万众一心,仅用一周时间,攻坚克难率先研发出可在1.5小时内检测19种呼吸道常见病毒的“呼吸道多病毒核酸检测芯片系统”,实现了新冠病毒的快速鉴别诊断。其中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在内的六种病毒指标快速通过国家药监局应急审批批准,并在第一时间向武汉抗疫一线捐赠1.2万人份试剂盒,用于新冠危重病人的临床诊治,为牢固疫情防控线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触觉感知离子通道Piezo2的结构与机械门机制
机械门控离子通道PIEZO2作为机械力分子受体介导哺乳动物触觉感知,并介导人体病理机械超敏痛。PIEZO2的发现与研究工作被授予了2021年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药学院肖百龙教授与生命科学学院李雪明研究员团队合作在国际上首次并唯一解析了PIEZO2的完整三叶螺旋浆状结构及工作机制,揭示了其三聚体共计114次跨膜螺旋区的组装规律,发现了决定其机械力敏感性的独特结构基础,创新性提出了其行使机械门控的作用机制假说,有力推动了对触觉感知分子机制的理解。该成果于2019年发表在《自然》期刊,并被评价为“单颗粒冷冻电镜所带来的分辨率革命时代的代表性重要研究成果”。
素材来源|科研院 技术转移研究院
图片来源|新华网 各院系供图
摄影|何康
编辑 | 皇甫硕龙
校对 | 苑洁 李婧
责编 | 赵姝婧
1.文章《〈华海清科〉华海清科今日开盘股价》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华海清科〉华海清科今日开盘股价》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