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连满、跌落四次?

2023-04-04 20:50 32次浏览 财经

序言

计划在今年9月30日上映的电影《攀登者》还未上映,就已经收获了2200多条评论。这部影片由著名导演李仁港执导,武侠电影大师徐克监制,参演的演员不仅有因《战狼》系列电影而出名的导演与演员吴京、国际巨星章子怡,成龙,流量实力派演员胡歌,还有张译、井柏然、王景春、何琳等人。可以说演员阵容异常强大,让许多观众对这场电影充满了期待!‬‬‬

登山队队员王富洲,贡布和屈银华首登珠峰(图片源自百度图片)

该影片讲述中国登山队成功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完成人类首次北坡登顶珠峰的故事:这支由王富洲、贡布(藏族)、屈银华等队员组成的登山队从1960年3月25日开始适应性行军,克服了高山极度缺氧,天气情况多变,队员大部分冻伤等极端条件,至第4次行军时突击主峰,于北京时间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从被西方登山界看作是"无法超越的"北坡成功登顶珠峰,战胜南坡的印度登山队,以血肉之躯实现了登山史上"从无到有"的突破。‬‬‬‬

然而真实的登山历史又是怎样一番惊险历程呢?所有的成功都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功登顶的三人脚下其实还有另外一个"登山英雄"——刘连满,这个巨人将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把他的氧气瓶送给三位登顶的队员,心甘情愿的做人梯,用他强健的双手举托着队员跨过飞鸟也无法逾越的第二台阶,这才造就了人类的这一新的世界纪录与奇迹!

家庭背景与生活经历

刘连满于1933年12月出生于河北宁河县(现属于天津管辖)一农村典型贫困农民家庭,在他5岁时父亲便不幸离世,故乡的盐碱地几乎种不出粮食,家中却还有弟兄6人需要养活,这一切都依靠母亲要饭来维持。就这样,刘连满跟随家人一路乞讨到黑龙江双城子。

为了生存,10岁时他就可以挑着两桶水从村东走到村西,13岁时为了分担生活压力,就外出谋生,在雇主手下矜矜业业地卖力干活,平时就吃高粱皮拌野菜。童年时的艰苦经历锻炼出了他这强健体魄与钢铁般的意志,给他以后征服一座座高山雪峰打下了根基。

刘连满(图片源自百度百科词条)

经过长期的流浪乞讨生活后,刘连满一家最终落户于哈尔滨西郊小三姓屯。1951年,18岁的刘连满在哈尔滨电机厂担任警卫队员,据说当时他力大无穷,一次挑起600斤左右的煤炭一点也不成问题。1954年刘连满被安排到哈尔滨市消防干训班学习,结业后就任电机厂消防队文书兼防火检查组长,聪明好学的他很快就获得了领导的赏识,多次安排他参加文化知识和职业技能学习班。同时因为身体素质好,他代表厂里参加了几乎所有的运动会项目,在全国运动会,取得了很好的成绩。优秀的体能素质和顽强的意志让他获得了刚成立的中国登山队的青睐,就这样,刘连满作为新中国的首批登山运动员加入了登顶珠峰的伟大征程。

但在创造北坡登顶珠峰的奇迹记录之后,荣誉满身的刘连满却突然销声匿迹。原来,在刘连满于1973年在西藏登山训练营退役后,由于妻子病重需要被照顾,他主动要求调回哈尔滨的电机厂,回到哈尔滨后重新当回了普通工人。

正在做文明督导员的刘连满(图片源自百度图片)

回到哈尔滨后,他继续负责管理厂区警卫和消防。由于妻子病重需要大量费用,为给妻子筹钱交住院费,他就私下养了一头猪来筹措费用;但后来被发现后,却被算作资本主义尾巴,遭到了处分,被降职调去人防部巡逻5000米的地下道。后来随着岗位撤并,昔日的英雄竟成了建修车间里唯一一个没有定岗的人。

到了90年代末,当有媒体再次关注到他时,令人唏嘘的是他竟只是哈尔滨电机厂的一名更夫,而且平时为了补贴家用,还要经常和自己的老伴去捡废品。

2016年4月27日6时35分,这位83岁的登山英雄因双下肢股动脉血栓引发的并发症而医治无效,不幸在哈尔滨逝世!

登山背景与经历

20世纪中期,西方的美国、英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的登山队就多次尝试攀登珠穆朗玛峰。最终在1953年5月29日,由39岁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盖和新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组成的登山队从南坡成功登顶珠峰,这也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支成功登上珠峰的队伍。

而同时期的中国正处于困难时期,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登上珠峰超越了一般的体育项目而成了展示国家精神的一种方式,好比"两弹一星",激励着困境中的中国人民艰苦奋斗,奋勇前行。在当时的历史背景和物质条件下,登顶队员们也是抱着"不破楼兰终不还"的信念,和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奉献精神去攀登珠峰,去完成这项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

终于中苏联合登山队决定1959年联合攀登珠峰,后来由于发生了著名的拉萨叛乱,苏联借故退出。但在经过贺龙同志与登山队员的对话后,登山队员们一致决定独自登峰。国家对此更是大力支持,为了此次顺利登顶珠峰,刘少奇同志特批了几十万美元的庞大经费,派遣专员去西方采购8000米以上登山装备,再用大型运输机运往拉萨。

攀登中的刘连满(图源自百度图片)

也许是刘连满是从小就能吃苦耐劳的经历,他的心里完全没有一点为自己着想的念头,生于农村的他保持着纯朴与勤劳。在登山队,他也是深得领导信任,再加上他因为身体素质过硬,手臂有力量,专业技术好,这一次在登上珠峰的任务中他被赋予了新的重任,那就是作做修路队长。

接到重任的刘连满为了建营地、往山上运物资、送登山所需要的食物等,作为队长的他总是走在最前面,遇到悬崖峭壁不是架梯子就是拉绳子,为登山队伍创造前进的道路。

中国登山队营地(图源自大型纪录片《国家记忆》截图)

一切准备就绪,中国登山队开始创造奇迹。1960年5月24日,登山队终于来到8500米处的突击营地。但在第三次行军时,由于遇到大风雪,登山队减员50%以上,50多人冻伤,队长许敬也被冻伤。当在大本营开会讨论今年登顶珠峰计划是否就此搁浅时,队员们听到了有一伙外国人正在南坡准备登顶珠峰的消息,队员们顿时斗志昂扬。在开会时有人提出从先遣队和运输队中选人。韩复东在向贺龙同志汇报情况并得到肯定后,立即着手冲击顶峰的准备!最后决定由刘连满、王富洲、屈银华、贡布等13人组成的突击队继续向顶峰冲击。到达营地后,其他运输队则返回大本营,最后由刘连满他们四人继续冲击。

寒冷、饥饿、极度的体力消耗,到8700米处即第二台阶处,一座6米多高的峭壁仿佛一道天堑一般阻隔在他们面前。

在《危险的脚步》里这样描述着:"在他们的右侧,立着一块4米多高的岩壁。他们看到:岩壁表面没有支撑点,只有一些很小的棱角,根本无法用于攀登。岩壁上虽然也有几道裂缝,但裂缝之间的距离都在1.5米左右,同样无法用于攀登。在王富洲的保护下,刘连满在岩壁上打了两个钢锥。但刚一攀登就摔了下来,连续摔了三次,刘连满伏在岩壁上喘不过气来。贡布和屈银华也分别尝试了两次,也都摔了下来。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了。"

擅长攀爬的刘连满试着爬了多次,每次都摔下来,总是上不去。面对困境,刘连满急中生智,想到了搭人梯的方法,让队员们踩着他的肩膀登上去。刘连满站在最下面,将冰镐插在岩石裂缝处,屈银华不忍心用登山靴(底部有钉子)踩着他的肩,就脱了只穿着袜子踩在这位巨人的肩膀上,再踩住冰镐向上,饶过向内倾斜的陡坡,攀了上去,然后再放下绳子,接着贡布也踩着刘连满上去了,把刘连满拉上去后,再回身用绳子拉王富洲,这6米高的峭壁在这争分夺秒的时候却消耗了6小时之久。

攀登珠峰图(图源自百度图片)

队员们又继续向上爬了约100米,但连续的透支最终让刘连满坚持不住倒下了,只剩最后的几百米距离了,他是那么的不甘心,但体力已经耗尽的他却只能躺在零下30多度的雪地上,一动也动不了。队友都在犹豫不决,刘连满果断要求队友们不要管他继续冲锋。三个队友抱着完成任务的决心与其他队友的托付,继续在暮色中艰难地移动着。而刘连满也在心里同他们默默告别,因为8000米的死亡地带,不能活动的他很有可能在此丧生。他觉得自己再也站不起来了,长眠于此,对于长年登山的他来说也许这是他最好的归宿,连同他不能登上珠穆朗玛峰的深深遗憾,长眠在这大山之中。他慢慢的解下自己的氧气瓶,慢慢的写下一张遗言:

"富洲同志,这次我不能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任务,由你们去完成吧,氧气瓶里还有些氧气,对你们下山会有帮助,告别了。"

在经过将近19小时的冲锋后,剩下的三位队员走完了最后380米。最终在1960年5月25日4时20分,中国队成功登顶,创造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历史记录。而南坡的印度登山队,则在8600米高度因风雪所阻,被迫宣告退出。

珠穆拉玛峰(图源自百度图片)

然而上苍始终眷顾着这位巨人,在第二天中午,队友完成登峰下来的时,刘连满还奇迹般的活着。也许是经过一夜休息体力有所恢复,也许看到队友顺利完成任务无比激动,他仿佛重新活过来一样,流着泪和队友紧紧相拥。

刘连满因在这次成功登顶中做出的重大贡献成为了当时全国人民心目中英雄而他的身上表现出的坚强意志与大无畏精神,一生不争、踏实肯干的宝贵品格更是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