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被搁置了6年的文艺片

《无问西东》上映了。

4条故事线,

时间横贯现代、“文革”、抗战、民国,

从21世纪,到20世纪20年代。

4个人物,

交相呼应、相互影响的一生。

这4段故事,各有轻重,各有侧面,

但比起其他3条叙事线,

投笔从戎的沈光耀(王力宏饰)这条线,

要显得饱满得多,壮烈得多。

沈光耀,他本是豪门一儿郎,

清华学霸,天之骄子,

为报国、救人民,

他决意投笔从戎,

成为一名空军飞行员,

以27岁盛放之年岁,

驾驶飞机撞沉日本军舰。

“奔赴一场劫难,

却像去赴一场盛宴。”

何谓青春?

刹那芳华。

沈光耀牺牲前,

有句话影响他至深:

“这世界上缺的不是完美的人,

而是从心底给出的

正义、真心、无畏和同情。”

虽千万人吾愿往矣,

“正义、真心、无畏和同情”,

这些才是沈光耀所定义的青春,

而不是没有灵魂的年轻过。

王力宏在接受采访时说:

“沈光耀这个人物一直住在我心里。

这么一个盛放的少年

做了这么一个决定,

虽然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

不需要做这么沉重的决定,

如果是我处在那样的环境

我也希望自己

能那么无私,

为社会,为国家。

他对我而言是一个很高的境界,

所以我很崇拜沈光耀。”

沈光耀并不完全是杜撰出的人物,

他的原型是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学生沈崇诲。

沈崇诲生于1911年6月25日,

湖北武昌人,祖籍江苏江宁。

父亲沈家彝是著名大法官,

曾任上海特别市高等法院院长。

沈崇诲

出身名门,

沈崇诲自幼家教森严,

其母博学多才,

在家时常亲自教授

沈崇诲识字、算术、写作。

在《无问西东》中,

饰演沈光耀母亲的是米雪,

高贵典雅,气质温润。

一个人总有来处,

看着她,便能知道,

沈光耀这样光彩夺目的儿子

是怎样教出来的。

1920年,

沈崇诲进入北京成达高等小学读书,

这所小学实施严格的军事教育,

学生一律住校。

在这里的两年时间,

沈崇诲不仅学到了不少军事常识,

更重要的是,性格得到了磨练,

“改变了往昔刚愎自用的脾气”。

1922年,

沈崇诲升入天津南开中学。

6年中学生活,

沈崇诲成长为一名

爱运动、爱学习的好青年,

毕业后,他顺利考入清华大学,

就读土木工程专业。

清华4年,

沈崇诲一直是

学校足球队和棒球队的代表,

还经常作为北平及华北区的运动选手,

参加全国各地的运动会,

夺得了不少荣誉。

清华大学棒球队员合影,中为沈崇诲。

沈崇诲爱团体、肯牺牲的运动精神,

是颇有名的。

有一回,

清华队和外来的球队打决赛,

一球将他的门牙打落,

血顿时流了满脸,

队长和球员喊他下去休息,

连观众都吼起来了,

他却不依,频频摇手,

不愿下场,

只因战况紧急,

输赢就在剩下的12分钟里,

他无论如何都要撑下去。

这便是沈崇诲,

学习优异,热爱运动,

心有执着,正直青年。

如果没有战争,

他的一生将灿烂而美好。

可是战争来了。

时代扭转了沈崇诲

既定的生命轨迹。

沈崇诲的成长轨迹,

与国家衰退是同步的。

1925年5月30日,

“五卅惨案”爆发,

沈崇诲14岁;

1928年5月3日,

日本帝国主义制造济南惨案,

屠杀中国军民数千人,

沈崇诲17岁;

1931年9月18日,

“九一八”事变,

沈崇诲20岁。

这一年,他不再是一个孩子,

他与同学组织义勇军,

誓要救国于水火。

从小,

他便听母亲讲岳飞、文天祥等

民族英雄的故事,

心里有一星火种,

只待点燃,便要燎原。

1932年,为了应对可能爆发的中日战争,

国民政府在杭州成立了中央航空学校,

培育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

而那时,沈崇诲刚从清华毕业,

正在绥远工作。

有此报国救民的机会,

沈崇诲立刻把握住,

他想要投考空军,

“强国莫急于空防,

吾辈今后自当翱翔碧空,

与日寇争一短长,

方能雪耻复仇也!”

家里不同意,

他就偷偷剃了光头,

辞掉了在绥远优渥的工作,

冒着大雪赶到杭州投考,

最后被轰炸科录取。

毕业后,

沈崇诲留在航校担任飞行教官,

后升为空军第2大队第9队分队长。

他只等待一件事,

那便是驰骋蓝天,效死国家。

“愿我们同学永继英志,

互相规劝,共同前进,

而效‘死’国家。

苟一日得雪旧恨新仇,

有余生者,以鲜花果酒,

奠诸故友灵前,

那么,他们虽牺牲于今日,

亦可无遗恨于将来。

希我们共勉之。”

——这是他写下的自勉书,

也是他的志向。

沈崇诲在教练机前留影。

1937年7月7日,

日军发动“卢沟桥事变”,

沈崇诲加入抗战行列。

8月14日,

沈崇诲奉命随第二大队

轰炸日军第三舰队。

这次轰炸,日军伤亡惨重。

8月19日上午9时,

沈崇诲率领7架诺克机,

再次领命出征。

当飞临上海南汇区上空时,

沈崇诲驾驶的轰炸机出现故障,

尾部冒出浓烟,

飞行速度减慢,

落在机群后面,

没有返航可能,

指挥官便命令他弃机跳伞,

落入我方控制的南汇区。

他本有生还可能,

但在这时,

他发现了停泊在吴淞江口外白龙港的

日本舰队,

他不愿苟且偷生,

决定奋力一搏,

由两千米高空,

瞄准其中一艘日本船舰后,

将马力调到最大,

极速而下直接冲撞日舰,

与日舰同归于尽。

他的生命,

终止在了27岁那个俯冲的瞬间。

《无问西东》里,

米雪饰演的沈母劝沈光耀时,

有这样一句话:

“我怕,你还没想好怎么过这一生,

你的命就没了啊!”

这话直戳人的心脏。

你那可以想见灿烂盛放的一生,

多少人替你惋惜、替你不值,

可沈光耀——沈崇诲,

他矢志不渝。

电影中,在回母亲家书时,

沈光耀道:

“今哀鸿遍野,饿殍满地,

儿怎敢言累?”

强敌欺国,民不聊生,

身为国人,

他认为自己

天生地担负着救国重任,

他的选择,是责无旁贷。

正是这种执着的信念,

令他抛却亲情、爱情,

抛却一切,只身赴大义。

其实不止一个沈崇诲。

不知大家有没有看过一部纪录片——

《冲天》。

它讲的便是1937年至1945年

中日全面战争的大背景下,

中国第一代飞行军官的故事。

他们有的来自顶尖学府,

有的是归国华侨,

有的出生于名门望族,

他们有着人人歆羡的未来,

但这都不是他们一生所求,

他们都义无反顾的,

将生命献给了蓝天,

献给了祖国。

他们牺牲时,

平均年龄只有23岁。

中央航空学校门口,立有校训:

我们的身体、飞机和炸弹,

当与敌人兵舰阵地同归于尽!

这不只是一个口号,

他们在入学时,

就写下了遗嘱。

《冲天》开头的旁白,

是这样的:

“曾经有那么一群年轻人,

每一次起飞都可能永别,

每一次落地都必须感谢上苍。

他们战斗在云霄,

胜败一瞬间。

他们在人类最大的战争中成长,

别无选择。”

《冲天》里有沈崇诲的故事,

也有他的战友们的故事↓↓

阎海文,航校六期学员,曾在航校史上创下打地靶满分记录。

1937年8月17日,阎海文在执行轰炸任务时,被炮弹击中,跳伞误入日军阵地。

他以随身手枪反击包围他的日军,并高喊“中国无被俘空军”。然后用最后一颗子弹,自杀。

年仅21岁。

日本记者在报道他的事迹时感叹:“中国已非昔日之中国。”

刘粹刚,航校二期驱逐科学生,空中命中率高达九成,被日军对手称为“空中赵子龙”。

就像所有的飞行员那样早早的交代身后事,刘粹刚给新婚的妻子,写下这样的信:

假如我要是为国牺牲,杀身成仁的话,那是尽了我的天职。您要时时刻刻用您最聪慧的脑子与理智,不要愚笨,不要因为我而牺牲一切。您应当创造新生命,改造环境。我只希望您在人生的路上,永远记着,遇着我这么一个人。我的麟,我是永远爱你的。

两周后,刘粹刚在执行任务中死亡。

年仅24岁。

高志航,中国空军“四大金刚”之一。

日本密探对“四大金刚”的评价是:中国空军的驾驶技术,意外的优秀,不容小觑,如果漠视中国空军飞行队的战斗力,而与之作战的话,可能是相当危险的。

1937年11月21日,高志航于周口机场遭遇敌机空袭,中弹殉国,时年30岁。在3个月的战斗中,高志航共击落敌机5架。

他们的故事各有不同,

却都汇成同一个走向:

为了国家,舍生赴死。

《无问西东》里有一句旁白:

“如果提前了解了你所面对的人生,

你是否还有勇气前来?”

沈崇诲们的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吧,

因为他们的一生,

便是“虽千万人吾愿往矣”的写照。

但行好事,无问西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