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的226兵变,又称帝都不祥事件。皇道派尉级军官率1000余士兵击杀重要官员,一度占领东京。尽管他们唱着《昭和维新之歌》,欲效仿幕末志士尊皇讨奸,清除被堕落分子控制的内阁,却根本没有得到裕仁的支持。反而在天皇的大怒之下,迅速失去了他们眼中的道义,很快被镇压。

除自杀者外,兵变组织者都被秘密审判秘密处决。这跟他们想象中的可以利用法庭宣扬自己的理念完全相反。为何会如此?只因日本政府吸取了四年前的教训。

海军妙高舰三上卓中尉,1926年21岁时于海军兵学校毕业。经历了关东大地震还没有恢复元气的日本,又遭受了世界性经济危机的冲击,一派萧条,百姓贫困。有母亲写信给入侵中国东北的孩子,你战死吧,用你的抚恤金尽孝心。为了将有限的资金投入更多有实际意义的产业,军费被砍了不少。这就更激起了军人的不满。

三上卓作词谱曲的《日本青年之歌》——也就是前面提到的《昭和维新之歌》——使很多人深受感染,他们将种种情况归结为天皇的权力,被堕落的官僚及财阀掌控了,他们串联起来,欲清君侧。后来成为日本战犯的大川周明,亦参与其间。片冈骏的这幅字,正是他们心理的写照。

1932年5月15日,几十人兵分三路,杀向各处,在中国有广泛人脉、主张用非军事手段解决东北问题的首相犬养毅,首当其冲,最终被杀。这也是五·一五事件中,他们所犯最大的罪。很快,事件参与者去宪兵队自首了。

按说,如此重罪,必判死刑啊。海军检方也是这样想的。但在军部运作之下,全国30余万人联名,称他们是爱国,要求轻判;还有人出头愿意替死。而他们亦利用法庭辩护的机会,大肆宣传自己的理念。最终,没人被判死,最高的也就是无期。三上卓获刑15年,1938年即假释出狱。之后一直搞小动作,直到1971年客死伊豆。(本图为犬养毅葬礼)

正是有了前车之鉴,为防止激进分子受轻判的鼓励再度乱搞,二·二六兵变后,日本政府没有再给这些人机会,秘审秘杀。然而,兵变主脑虽死了,但他们的目的,却由军部达成了。二·二六兵变后,军部势力大增,更无制衡,一年多后,震惊世界的七七事变爆发,日本开始了全面侵华。(本图为五·一五事件中民间参与者被审判 本文照片,来源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