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晓、秦晓丹?

2023-03-29 09:22 25次浏览 财经

“在逆境中重启经济全球化,不是简单的批判、否定去全球化的思潮和政策。可以批判,但它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提出改进的方案,使重启更具有可持续性。”招商局集团原董事长秦晓12月9日在三亚·财经国际论坛上表示。

秦晓认为,全球化是商品、资本在全球流动。经济全球化不是一个新现象,也不是第一次。他认为,上世纪70年代初的全球化浪潮取得重大成功:一是塑造国际政治经济新格局,改变了冷战形成的相对封闭的二元结构。二是自由贸易提高了经济效益,很多时候贸易增长速度是高于GDP增长速度的。三是市场经济和自由贸易制度建立,促使非市场经济体制的经济体进入世界市场体系。此外,WTO、IMF、G20等机制建立。

秦晓指出,全球化的进程也产生了失衡、损害公平、红利未能分享等问题,引发了民粹、民族主义、反全球化的浪潮。他认为,目前全球化受阻,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因此如何在逆境中重新蓄势需要重新审视。

秦晓表示,解决全球化失衡需考虑以下几个问题:第一,全球化的宗旨是打破民族国家的疆域,使商品、服务、资本以更低的成本、更大的覆盖面去流动。但由于自然禀赋、比较优势以及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不同,要素和产品的自由流动必然产生赢家和输家,市场中的企业可以优胜劣汰、兼并重组甚至破产。但对民族国家而言,会导致政治等一系列非市场问题。因此全球化的过程中,民族国家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中,仍然是一个基础性的存在,全球化的深化必须考虑民族国家内部的国际收支平衡、汇率、充分就业等问题。

第二,上一轮全球化创造了极大的财富,但未能提供财富公平、合理分配的机制。这个问题的改善,将更加依赖各国政府的财政分配。第三,相比各经济体内部问题而言,国际资本的流动依然缺乏有效监管。

第四、全球经济治理是一项庞大的公共产品,它包括法规的制定和实施,也包括改善贫穷、环境、安全等问题。前者是基础,并且需要改进,需要从商品贸易扩展到服务贸易、投资保护领域。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