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读书苦,一招成名天下杨。

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从什么也不懂的小学到熟知天文地理的高中,再到自由选择喜欢专业的大学。只有被足够多的知识熏陶,才有能力在未来做想做的事情。

学习是否能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和学习者自身自制力有关,也和教导学习的环境有关。

今天,点点给推荐一部高口碑国产纪录片,聚焦六个不同国家的学习环境,探讨「学习中什么最重要」这一大众最关心的事情。

片名:《他乡的童年》。

《他乡的童年》8月28日刚上线,豆瓣评分从9.0涨到现在的9.2,豆瓣几乎零差评,为什么?因为《他乡的童年》各个国家不同的教育,就像网友评价一样,这类纪录片最大的功德是告诉高墙之下的人们,教育还可能有哪些形式。

壹|凝聚力惊人的日本

这是纪录片中的第一个故事,跟随镜头的脚步,观众来到「藤幼儿园」,近距离观察孩子们的学习方式——

早起时高声呐喊,以形成「元气满满面对生活的习惯」。在外玩耍的时间比在教室学习的时间多,却不是漫无目的的玩耍,而是在玩耍中进行耕作、认识小动物。

最让观众感到惊讶的,是老师们压根就没有把孩子当孩子,而是在课程加入很多和爱情、亲情、友情有关的深刻元素。

在日本父母看来:学习最重要的不是能学到多少知识,而是应该最大程度培养孩子们「学习的感觉」。只有真正热爱学习这件事情,才会主动寻找知识。

日本民族性使然,孩子们从小就被培养集体意识和团队凝聚力,这让他们形成为他人着想的性格,对今后的人生也非常有利。

贰|极具创造力的芬兰

芬兰人口不多,只有500万人口,却被誉为教育最强国、全球最幸福的国家。从出生到死亡,芬兰人民能享受到的社会福利多种多样。没有生活压力,便意味着芬兰父母能将更多精力放在孩子的生活成长之上。

在芬兰没有任何考试,真正评估的不是孩子们在学科中学了多少知识,而是他们如何学习,如何在面对任务时的责任感。

他们称这种教育为积极教育,因为孩子们可能在数学、科学、语文都学得不好,但是他们有组织,有团队精神,有爱,这些都是值得倡导的。

在芬兰孩子们的学习生涯中,有一门特别特殊的课程,名字叫「森林课堂」。

课堂上,学生们需要近距离接触大自然,感受雨后泥土的气味,寻找树木有几种不同程度的绿色。

这些问题全都没有标准答案,老师也不会要求孩子们给出标准答案。因为,和答案相比,更重要的,是孩子在这种自由学习方式中所获得的灵感、想象力和创造力。

叁|思想传统但力求改变的印度

据《财富》统计,世界500强公司中有30%的公司由印度人担任CEO,为什么呢?因为印度最擅长在混乱中制造秩序。

印度有一个很有特色的Jugaad文化,在印度大学里,课堂上都会出现学生与老师辩论,而答案就在这些辩论中产生。

看过《贫民窟的百万富翁》都知道,印度贫富差距非常大,国情使然,有一些偏远地方的孩子不了学。还有因为印度根深蒂固的传统观念(女孩子来月经是不洁的象征),很多女孩子到了初潮年纪也会被迫停学。

但印度国家也在进步也在力求改变。

比如在偏远地区创建“云中学校”,孩子们可以在这里接触电脑,在网络中学习自己想学的知识,可以远程视频接触外面的世界。

还有,平面设计师阿迪提·古普塔与她的丈夫图印·保尔设计《月经百科全书》改变了很多印度女孩的生活。

《他乡的童年》截止现在已经出了四期,在镜头的真实记录下,观众跟着主持人周轶君,走访日本、芬兰、印度、英国、以色列、中国这六个国家。在学生们不同的学习状态中呈现对教育哲学的思考。

为什么日本能在18年内拿下18个诺贝尔奖,为什么芬兰能做出那么多独特的设计,为什么以色列能突破重重阻碍成为创业大国?总归一点就是:他们选择了孩子们最喜欢的学习方式。

各个国家国情不同,所以,每个国家对于教育方式的习惯都不同。我们无法对故事中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提出批评或建议。

《他乡的童年》制作团队深知这一点,没有评判任何一个国家的教育方式,而是在跨越6国的镜头画面中真实记录,让观众亲自进行对童年教育方式的探索。

观看纪录片中,观众会产生无比赞同的想打,也会形成完全不敢苟同的观念。

像第二集芬兰的故事就有观众提出异议说:芬兰这种教育是建立在高福利社会的基础上,通篇都是何不食肉糜。人在不愁吃穿的时候当然可以谈平等谈宽容。

纪录片传达出来的思想是希望大家能在这些学习故事中「求同存异」,寻找最适合自己,抑或是最适合未来孩子的学习方式。

如纪录片制作者所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生活。”而生活中,苦一点累一点轻松一点,都是只有自己才能做出的选择。

-END-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