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阅读’移动阅读发展趋势

2023-03-28 12:05 29次浏览 财经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相对于大热的数字音乐和网络视频,网络文学才是中文互联网第一代原住民精神家园。从上古网络小说《第一次的亲密接触》,到榕树下、起点中文、晋江文学其实都是当下很多互联网大佬接触网络的开始。

如今,更多的娱乐形式正在与网文争夺用户的时间和兴趣,不过数字阅读一直高速增长,成为了出版行业难得的一抹亮色。2017年,阅文、掌阅、中国出版、中国科技出版等主流数字阅读企业,出版企业接连成功上市,资本相继涌入,数字阅读市场备受关注。

日前,据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发布的《2017年度中国数字阅读白皮书》(以下称《白皮书》)显示,2017年中国数字阅读行业市场规模达到152亿元,增长了26.7%。

全民阅读、全民创作的兴起与“国家队”咪咕阅读有极大的关系。”咪咕”这一品牌可以追溯到十年前左右,是当时中国移动推出了一个年轻化的品牌,也可以说得上是中国数字内容产业的鼻祖。

咪咕阅读前身是中国移动九大业务基地之一的手机阅读基地,凭借当时集中的基地模式和强大的渠道优势,咪咕阅读在2010年至2014年一直占据移动阅读榜首。

2014年,咪咕系列从中国移动体系独立出来成立数字业务板块的实体运营公司,下设音乐、视频、阅读、游戏、动漫5个子公司。

从产品业务基地到专业公司,作为中国第一大运营商旗下的电子阅读发行渠道,目前咪咕阅读累计培养了数亿用户的阅读习惯,全场景有效月活用户数达1.1亿。中国移动通信副总裁沙跃家透露,咪咕阅读作者在2017年增长超10倍,预计2020年数字阅读IP市场规模将会超过8000亿元。

IP、版权混战之下,网文阅读到了回归纯粹的时候

可以说,咪咕阅读培育出了中国最广泛的网文阅读受众,承担了很大一部分市场培育的责任。

随着移动互联时代的巨头兴起,平台对于优质内容的版权开始了全面争夺,从视频到音乐再到网文,无一幸免。热炒IP和爆款的现象,不断抬高了创作者和作品的身价,带来了市场活力,但野蛮生长埋下来的问题也逐一爆发。

很长一段时间,热门网文主流的付费模式是按章节收费,读者需要付出更高的价格,热门小说动辄200元以上。而网文受众相对来说年轻化,如此收费显然有些超过大部分群体的承受范围,而烂尾和断更,更是令读者难以接受。

知名网文作者在市场上有定价和议价的成本,但是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的数据统计,目前我国数字阅读的作者数量有近800万名。

对于绝大部分热衷于创作的中长尾作者来说,先以较低成本获取读者和关注是第一要义。因此,在收入和影响力大幅集聚在头部创作者的情况下,是很大程度在影响中长尾创作者的热情与利益的。

目前行业内前三的企业收入占据整个中国数字出版业的70%。巨头垄断创作资源,并不利于追求个性化以及多样性的文学创作本身。

在网文走过20年,咪咕阅读在去年中率行业之先做出了9.9元全站包月的商业模式革新。

虽说包月数字阅读这一商业模式不是什么新鲜事,亚马逊Kindle商店早就推出了电子书包月服务“Kindle Unlimited”,各大主流阅读平台也有相关的包月阅读服务,但他们都有同一个特征——包月服务的阅读范围仅局限于部分书目。

咪咕成为了全行业第一个实行全包月吃螃蟹者,也将其推上了风口浪尖。在推出该服务后,去年7月,阅文集团暂停更新咪咕阅读,网文平台也上演了“二选一”大战。

可值得注意的是,在音乐、电影、电子书等内容领域,“流媒体”模式正在成为行业主流,大大刺激了用户的消费热情。而曾经领先的网文付费模式如今已显得抱残守缺,亟需改革。

咪咕阅读9.9包月带领网络文学商业模式一次尝试和对当下不合理现象的一次纠正。它降低了读者门槛,更大程度鼓励全民阅读,鼓励文学创作,有利于进一步繁荣网文市场。

除了在付费模式上的创新之外,咪咕凭借平台庞大的用户基数以及其极大的渠道优势,还推出了反向定制的合作模式。所谓“反向定制”,指的是将优秀的网剧作品等其他形式的内容,转化为适合数字阅读的形式。

目前,咪咕数媒正在与派格传媒正在就这一模式进行探索。咪咕阅读的签约作者样子之爱基于网剧项目《我的女友要上天》,将同名网剧剧本改编成小说,正在咪咕阅读平台连载。据钛媒体了解,后续双方还将进气泡小说,漫画改编,有声读物,短视频等全IP维度合作,共同助力IP价值的延伸。

在内容运营和IP培育方面,咪咕数媒还与华云文化、华谊兄弟达成了深度共识,全面深化战略合作,联合打造“中国传奇故事工作室”,三方将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工作室模式孵化IP内容。

在未来,三方表示,将整合优势资源,通过工作室模式孵化IP内容。由华云文化主导内容策划、挖掘,咪咕数媒着力品牌聚合和平台孵化,华谊兄弟进行下游市场的影视、游戏等泛娱乐开发,从内容创作初期便联动下游产业开发,从而将内容孵化成一条完善的IP产业链。

网文下一个阶段又将走向哪里?

网文这一中国独特的文化现象以及其形成的产业已经走过20年了。但当千禧一代的消费习惯的已经变了,移动互联的发展也使得整体网络用户的结构发生了变化,碎片化的内容消费越来越多,消费场景和消费需求也变得复杂起来。

尤其经过近几年的野蛮飞速生长,在作者和用户规模达到了一定的体量的情况下,数字阅读已经逐步迈入了精耕细作的阶段。传统的阅读方式,以及阅读软硬件的突破,成为了企业争夺用户时间和注意力的又一策略。

一位数字出版业内人士告诉钛媒体,目前他们达成的一个较为普遍认识是,行业应该在模式上进行两大创新,除了从上述的内容生产端的创新,另外一个就是从智能阅读体验方面突破。

网文的阅读体验不应该再局限于电脑端和手机端,读者可自由选择专属的阅读器、绘本阅读机、智能耳机、AR/VR眼镜等产品,满足用户多场景下的沉浸式阅读体验。

在去年,咪咕与全球最大的数字出版阅读器Kindle达成战略合作,推出了Kindle X 咪咕阅读器。这款阅读器在硬件方面与以往的Kindle一致,保持了Kindle电子书阅读器的优势和特色,配备了高对比度电子墨水显示屏等,但唯一的区别是,这款阅读器直接可以阅读咪咕阅读平台的网文。

但这件事情的意义不仅仅是阅读体验的提升,阅读器一推出,就引起了圈内不小的震动,质疑声频出:能看网文的Kindle还是文青心中的Kindle吗?这背后释放出一个信号——电子出版和网文的界限正在模糊,也意味着网络文学登堂入室,打入主流阅读市场。

作为“国家队”出品的产品,咪咕数媒总经理张燕鹏对钛媒体表示, Kindle X 咪咕阅读器也是促进海外发行,促进海外发展能力的一个战略步骤。

中国的网络文学有可能继好莱坞电影、日本动漫之后,又一个全球化的内容输出案例。尽管有着语言文化的隔阂,中国网络小说在境外坐拥无数每跪求更新的忠实粉丝。一些沉迷于中文网文作品的外国人,还自发地翻译热门作品,讨论情节,交流翻译经验,甚至有人为此专门学起了中文。

目前,海外英文网文用户约有700多万人,美国人数最多,其次是巴西、印度、加拿大和印度尼西亚。

在完成阅读器方向的升级之后,咪咕更进一步,在去年底与科大讯飞的深度合作,推出了下一代的数字内容消费产品——咪咕灵犀和莫比斯耳机(Mobius),将海量内容资源与最先进的AI技术深度整合。

一般来说,我们会认为文字和音频是相差较大的载体,正如其之于视觉和听觉给与人感受的差异。让人颇感意外的是,这次发布的行业报告揭露了这样一个情况,超过9成的用户表示可以接受机器的朗读。2017年,以音频为主要传播载体的知识付费服务发展迅猛,成为行业增长亮点。

中国移动通信副总裁沙跃家在第四届中国数字阅读大会上表示,咪咕阅读上的50万册图书均可以实现同步语音朗读,目前日均收听平均时长已经突破了1.5小时。

莫比斯耳机在今年1月亮相于2018年CES现场。它以咪咕内容与科大讯飞技术为核心,聚合了语音操控,中英翻译,心率监测,健身指导,日程管理,出行导航,路线规划、音乐听书等完整的一站式生活服务体系。

实际上,在去年12月中旬已经开始在京东众筹,受到市场欢迎,上线仅10小时就完成了众筹目标,第一天就突破了10万大关,。

重度有声阅读用户已经初具规模,AI已经为数字产业的迭代带来了新动力。人工智能与语音交互技术的快速发展,新的人机交互模式的出现,都为数字阅读提供了新的消费场景、消费模式和产业机遇。

从移动梦网,到九大基地,再到独立子公司,“有背景又努力的少年”咪咕阅读,在下一个十年又将走向何方?(本文首发钛媒体,作者/李程程,编辑/张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钛媒体微信号(ID:taimeiti),或者下载钛媒体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