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平邦』司马平邦新浪博客

2023-03-28 08:53 38次浏览 财经

原创: 傅小凡

【编者按】散氏盘的铭文见证了周厉王调停夨国(侧国)和散国纷争的史实,其历史价值无可估量。同时,盘上的草篆铭文也极具书法价值,包括傅抱石、吴昌硕、吴大澂等大家都临摹并细心学习过。但其本身却出现过疑问,被发现的这尊青铜器是真品还是赝品?难道说草篆神品散氏盘真的在圆明园中被烧毁了吗?

散氏盘原件

散氏盘的铭文,真实地见证了这段历史,让后人对周厉王的评价更接近历史事实。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通过散氏盘的铭文可以证实如下几点史实:

散氏盘拓片1

其一,诸侯相互征伐。我们前文引用《史记》中的话:“王室微,诸侯或不朝,相伐。”意思是,周王朝衰落了,各地的诸侯都不来朝见天子,他们之间一直在相互进攻,战争不断。通过散氏盘的铭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夨国就是这种诸侯的典型,夨国与散国之间的战争就是诸侯相互征伐的例证。

散氏盘拓片2

其二,诸侯敢于称王。大国的君主在西周早期还是伯爵,可是通过散氏盘的铭文我们发现,这个夨国的国君居然敢称“大王”,这只能说明周王朝天子地位的下降,诸侯敢于僭越礼制,典型的“礼崩乐坏”!

散氏盘拓片3

其三,土地国有制开始瓦解。根据散氏盘的铭文记载,在周天子的调停下,大国决定给散国人赔偿土地。周王朝的土地是国家所有,诸侯的土地,都是天子分封的,他们只有土地使用权而没有所有权。没有所有权的土地如何用来赔偿呢?这说明,大国拥有属于自己的土地。有人考证出,夨国用来赔偿的土地是通过战争掠夺的。这正好说明,夨国这样的诸侯不断通过战争扩张自己的实力,从而形成与周王朝抗衡的力量。

散氏盘拓片4

最后,周天子的地位有所上升。在两国达成和平协议之后,周厉王派官员监督执行。夨国派出官员带着绘制好的地图来交割田地,散国方面也派出官员来接收夨国赔偿的土地。双方在周厉王的调解之下,订立契约,举行盟誓。这说明,周王室在周厉王的改革之后,国力有所恢复,这才对桀骜不驯的夨国形成威慑,逼着它不得不与散国订下盟约,赔偿土地。散国人为了约束夨国人,就将两国之间的契约铸在青铜盘上。由此可见,这只散氏盘的确非常珍贵和重要。

散氏盘拓片5

面对如此重要的散氏盘,马衡自然会情不自禁地发出惊呼,可是,围在马衡身边的一位工作人员却怀疑地问道:“这只散氏盘是真的吗?听说散氏盘的真品在圆明园的大火中被烧毁了!”这句话说中了马衡心头的疑问,这也是他之所以会发出惊呼的原因。因为,散氏盘的真品失踪了很久,都说它在大火中被烧毁了,那么,眼前的这只散氏盘到底是存世的真器,还是仿制的赝品呢?于是,马衡立刻找内务府的官员询问得到的答复是:“真的散氏盘早就没啦,只有仿铸的那件了!”

散氏盘拓片6

难道这只散氏盘是赝品?马衡身为善后委员会的专家,感到肩上的责任重大,清理皇室的收藏品,首先必须得鉴定清楚收藏品的真伪。无论是把真器当成赝品,或者把赝品当成真器,都将是失职的行为啊!马衡端详着这件青铜盘,心中疑窦丛生,这到底是不是传说中的散氏盘呢?

散氏盘拓片7

马衡不太相信内务府官员的话,为什么呢?因为,马衡是考古专家,古物见得多了,他观察这件青铜器,怎么看都觉得它不像赝品,因为它铜质精粹,厚重光莹。如此精美的器物,无论是材质还是制作,都堪称完美,怎么可能是赝品呢?可是,内务府的官员,言之凿凿,确信它是赝品。怎么办?按照赝品登记?万ー是真器呢?这可马虎不得。

散氏盘拓片8

事关重大,一定要确定此盘的真伪,否则有什么资格担任清室善后委员会的委员!要想确定此盘的真伪,就必须全面了解散氏盘的来龙去脉。马衡决定以散氏盘出土的年代为线索,查阅所有相关史料,从中找出辨别真假的依据。

散氏盘拓片9

据资料记载,大约是乾隆年间,散氏盘从陕西凤县出土,这里正是当年散国的境内。散氏盘出土以后,一直在民间收藏,并且不断更换藏主。由于时间的久远和收藏的隐秘,其中的曲折历程已经无从考证,也无法判断眼前这只散氏盘的真伪。显然,通过史料鉴定散氏盘真伪的方法行不通,那么,下一步该怎么办?怎么才能证明眼前这件散氏盘的真伪呢?

经过一番思考之后,马衡决定换一个思路,从散氏盘入宫的经历查起,看在哪一个环节最可能出问题。改变了调查思路之后,马衡立刻寻访几位对清宫收藏颇有研究的老专家,寻问这只散氏盘,究竟是什么时候进宫的。老专家们一致认定,散氏盘进宫是嘉庆年间的事。具体说来是嘉庆十四年,即公元1809年。

散氏盘拓片11

这一年的冬天,嘉庆皇帝50岁寿辰。皇帝过生日,那可是向天下敛财的最好借口,也是臣子献媚邀宠的好机会。可是,嘉庆皇帝却颁发诏令,不准任何人借机搜刮民财、进献金玉珠宝之类的寿礼,这可难坏了想巴结皇帝的大臣。怎么オ能既表达臣子的忠心,又能够让皇上接受礼物呢?于是,满朝文武、封疆大吏都在挖空心思寻找皇帝可以接受的寿礼。

散氏盘拓片12

一位名叫阿林保的江南盐运使,成天为这事发愁。一时想不出什么好主意,还得说他府中的师爷聪明,给阿林保提了一个建议。师爷说:“皇上虽然不让送金银财宝,可是没有说不让送文物古董啊。你设法收购一件珍贵的古董献给皇上,既没有违规,也能够讨皇上欢心,岂不两全其美?”阿林保说:“这个时候,你让我到哪儿找珍贵的古董呢?”师爷说:“本地有一位盐商收藏了一件西周的青铜盘,都说是稀世珍宝,那盘上的铭文,是开一代先河的‘草篆’,世上仅此一件。你设法把这个青铜盘搞到手,献给皇帝不就行了吗?”

散氏盘拓片13

阿林保虽然是满族人,对汉文化了解不多,但是他知道什么是稀世珍宝,也懂得世上仅此一件的意义。于是,阿林保立即到这位盐商家登门拜访。这位官居从三品的阿林保,是朝廷派到地方的盐运使,专门负责征收盐业税,对当地盐商拥有监督和管辖权。因此,阿林保对这位盐商经过一番威逼利诱,盐商只好将这只宝盘拱手相让。

散氏盘拓片14

宝物到手之后,阿林保又犯难了,就在准备给皇上献宝的前夕,阿林保的师爷对他说,凡是稀世珍宝,都是有来历的,而且有真假之分,大人给皇上献宝之前,一定要将手中的宝盘来历搞清楚,而且必须找一个内行鉴定真伪。否则,给皇上献一个赝品,那可是欺君之罪。阿林保觉得有道理,于是决定请人鉴定宝盘。

散氏盘拓片15

可是究竟请谁呢?师爷说,此人非阮元不可。阮元是清朝中期著名的金石学家,知识广博,在经史、天算、训诂、校勘等方面都有极高的造诣,被尊称为“一代文宗”,尤其是著有多部研究青铜器的论著。阿林保要找他,算是找对人了。

散氏盘拓片16

但是,让阿林保没料到的是,他几次登门造访,结果都碰了钉子。这位阮元根本不把阿林保这个满族人和盐运使放在眼里,阮元是乾隆年间的进士,先后在乾隆、嘉庆、道光三朝为官,号称“三朝阁老”,并且先后在山东、浙江、江西、河南、湖广、两广、云贵等省担任总督号称“九省疆臣”。阿林保不过是区区盐运使,一个从三品官,阮元怎么可能把他放在眼里?

散氏盘拓片17

这可怎么办?还是师爷有主意,建议阿林保就别摆谱了,放下架子虚心求教。阿林保听从建议,不乘车马、不带仆人,步行来到阮家门口亲手递上子,请求见阮先生一面。阿林保这オ获准在门房里等着召见。阿林保在阮府的门房足足等了半个多时展,阮府的家人オ终于将他引入了客厅。

散氏盘拓片18

阮元根据盘上的铭文确定,这是西周时期的稀世宝盘,并根据铭文中多次出现“散氏”二字,将此宝物定名为“散氏盘”,还拓了一幅盘上的铭文收藏。通过古董专家确认,这只青铜盘果真是稀世珍宝,阿林保欣喜若狂,他立即收拾行装,进京献宝。虽然,嘉庆皇帝说不收礼物,却还是收下了这件散氏盘,阿林保也因此成了两江总督。

散氏盘拓片19

就这样,这只珍贵的西周时期的青铜“散氏盘”进了紫禁城。可惜的是,嘉庆皇帝并不像乾隆皇帝那样酷爱古玩字画,因此,散氏盘进入内务府之后,历经嘉庆、道光、咸丰等朝,没有人欣赏它,以至于无人知道它收藏在什么地方。直到威丰十年,即公元1861年,圆明园被烧毁之后,传出消息说,散氏盘在大火中被烧毁了。

散氏盘铭文

又经过光绪、同治、宣统三朝,直到退位皇帝溥仪出宫之前,内务府核查养心殿的陈设,才发现了散氏盘存放在库房之中。溥仪听说之后大喜,下令制作五十份拓片,分赠给身边的人。溥仪被逐出官后,清室善后委员会接管了紫禁城所有收藏,最后在马衡委员鉴定皇室收藏的时候,再次发现了散氏盘。

马衡虽然搞清楚了散氏盘进宫的线索,可是依然难以确定眼前的这只散氏盘究竟是真是假。清宫内务府的官员一口咬定,散氏盘的真品在圆明园的大火中被毁,眼前这只散氏盘是赝品。那么,如果这只散氏盘是赝品,究竟是谁制造的呢?当然不会是阿林保,制造这样的赝品,技术与文化含量太高。因此,有人怀疑是研究金石的专家阮元。可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如果献给皇上的寿礼是赝品,那可是欺君之罪。作为三朝阁老、九省疆臣的阮元会在嘉庆皇帝50大寿的时候在礼物上造假吗?马衡觉得不太可能。如果阮元造假,那么当初献给嘉庆皇帝的散氏盘本身就是赝品,所以,真盘被大火烧的说法就根本不成立了。显然,真盘被烧毀的说法恰恰证明阿林保和阮元都没有造假。那么,眼前这个散氏盘是不是当初进贡的那个盘呢?如果能够确定这一点,散氏盘的真伪题不就迎刃而解了吗?可是,阮元早已不在人世,此盘究竟是不是最初进贡的盘,很难说清楚了。

马衡觉得在阮元这儿找线索是个死胡同,必须再换个思路。于是马衡来到了北京和平门外的琉璃厂大街,寻找业内的老朋友,让他们出出主意。马衡来到琉璃厂之后,直奔尊古斋找老板黄伯川。黄伯川告诉马衡说:关于散氏盘,内务府有内务府的说法,民间有民间的传闻。很早以前就听说,散氏盘被一位名叫江翰林的人收藏,后来他在苏州仿铸了两件,一件卖给了日本人,另一件不知去向。散氏盘的真品,在嘉庆年间被人献给了皇上,后来传说在圆明园被烧了。因此,散氏盘目前没真货,遇见它要格外仔细,小心上当!

老朋友黄伯川的这个说法,不由得让马衡心头一紧,他觉得问题更加严重了。如果散氏盘的真品已经被烧毁,而且的确有赝品在世,那么眼下皇宫中保存的散氏盘就很有可能是赝品!怎么才能识别真伪呢?马衡继续请教这位老朋友。黄伯川说,真品虽然听说在圆明园被毁,可是皇宫中应该藏有一幅真品散氏盘最初进宫时的拓片,找到这幅拓片,然后与手中的散氏盘对照,岂不立刻识别出真伪?

太妙了,真是高手在民间啊!马衡立刻告别好友,赶回故宫寻找那幅散氏盘真品的拓片。可是,一连几天,他翻阅了所有清理出来的铭文拓片,却一无所获。就在马衡几平绝望的时候,在皇宫的古籍库里,终于翻到了深藏在箱底的散氏盘的拓片。

马衡拿到这幅拓片的时候,双手都有些颤抖了,因为这张拓片太重要了,根据它完全可以判断眼前这只散氏盘是真是假。马衡立刻将拓本与散氏盘仔细进行对照,连铭文上的笔划粗细都清楚地做了记录和对比。经过反复对比,马衡发现,盘上的铭文与拓片上的字迹一模一样!马衡最终得出结论,这只散氏盘是真品!马衡悬着的心放下了,关于散氏盘真伪的问题终于有了答案!

当散氏盘的真伪问题尘埃落定之后,作为金石学家和书法家的马衡,这才有心思仔细欣赏散氏盘上的铭文。这篇铭文是典型的西周晚期的“草篆”风格,是一幅完美的书法艺术作品。它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3个方面:

其一,拙朴。散氏盘铭文的拙朴,主要表现在,自然浑成。线条之间不呈现均称、排比的规则,于不规则中表现出错落摇曳,自由活泼的趣味。

其二,粗犷。散氏盘铭文虽然用笔粗犷,同时却给人一种凝重含蓄的感觉,将粗犷与内敛极为完美和谐地结合在一起。

其三,灵动。散氏盘的铭文,在方中带圆,圆中带方,既自然洒落又变化莫测,给人以妙趣横生的感觉。

总之,散氏盘是一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臻于完美的国宝。这只宝盘现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在其十大镇院之宝中,散氏盘排名第一。(本文作者系厦门大学管理学院、人文学院哲学系教授,本文原载其所著《国宝迷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