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7日上午,“2018企业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研讨会”在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举办并圆满落幕。此次研讨会由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深港发展研究院和深圳科谷研究院等权威专业机构共同打造。科技部原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工信部赛迪智能制造测评工程技术中心主任安琳博士、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合作交流部姜慧部长、北京大学深圳研究院-深港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黎奇峰、深圳科谷研究院院长余一平、华为工业云总经理王昱及深圳制造业企业负责人共200余嘉宾出席。
研讨会为助力深圳制造业发展,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制造技术深度融合,朝数字化、智能化制造升级转型建言献策;在为制造企业“诊断把脉”工作上、制造业创新发展、转型升级的路径上进行深入探讨、观点碰撞。
原科技部副部长、国务院参事刘燕华分享了以《对创新趋势的认识》的主题演讲,分享我国在企业数字化转型、改造升级浪潮中的六个创新趋势,并严肃提出两个创新发展必须突破的瓶颈。
刘燕华首先对创新的计划和策划两个行为做出明确定义:以过去的经验探寻未来的发展路径,叫计划;以未来的大势所趋,倒逼现在的行为,叫策划。而策划能力,是当今世界每个人、每个地区、和每个产业都必须具备的。
六个主要的创新趋势
1、逆向创新
逆向与正向相对。正向模式是传统的,从基础研究做起,再进入产业推广,最后进入市场。刘燕华提出,我们今天依然离不开基础研究,并且要加强基础研究建设。但是,我们应该多谈一些从市场需求倒推回来的创新研究。即根据市场和未来的需求判别我们需要研究题目,让研究与市场充分接轨。
刘燕华以乔布斯与苹果公司举例,苹果公司突破诺基亚的围剿的重要原因之一,是乔布斯带来的逆向思维。乔布斯组织一批人在全世界范围内做调研,研究年轻人想要什么手机,细化到薄厚、功能和对显示屏的想象力等细节。这种从未来向现在思考的“逆向思维”,使苹果取得成功。据刘燕华搜集的数据,全球约80%的创新产生于逆向创新。
启示:重视市场需求,倒推创新研究。
2、无形资产是国家利益和竞争力,也是企业的竞争力
传统资产是土地,劳动力,矿产等有形资产。刘燕华指出,新的无形资源的圈地运动正在悄然展开。计算机IP地址的根目录,通讯频道的占据,卫星空间轨道,二氧化碳排放的分配权,基因注册,还有商标、品牌、专利、话语权等等,都是无形资产,无形资产的价值也越来越高。
启示:企业要考虑,哪些无形资产是现在要抢占的,是必须要赢得主动权的。我们吸取了一些教训,今后,是不是还有要反省的东西?或许以后,我们要在无形资产上要做大文章。
3、智力资本占领竞争和价值链高端
社会资本经历了从体力资本,到货币资本,再到智力资本的过程。智力资本是一个企业、组织、国家的无形资产,也是最有价值的资产。智力资本包括核心技术,人才架构,盈利模式与市场话语权。刘燕华强调了人才的重要性,:“我们说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靠创新,创新靠人才,人才就是智力资本的输出者和承担者。
启示:中国是智力资本的大国,但还不是智力资本的强国。刘燕华呼吁企业响应十九大的号召:“让将才,帅才领军人物发挥更大的创造力。”
4、用创新服务平台连接创新链
为了说明产业创新平台对产业发展的重要性,刘燕华打了一个生动的比方:”鲤鱼跳龙门,跳不过去,那么就抬高水位。”“抬高水位”,做好创新的土壤,依靠大量产业创新平台在其中发挥作用。
德国4.0工业革命提出九大平台,中国制造业2025瞄准了十大基础产品。刘燕华提醒:“以产品为导向,就像给树苗盖土浇水,但是在某种程度上,对核心技术一定有忽视。我们需要看到,后工业化国家在我们盖土浇水的时候,已经在改造土壤了,他们在平台上做文章了。
启示:
这提醒我们政府:要打造创新环境,加强创新体系建设。政府要有平台和服务生态意识,建造创新服务体系,实现从科技管理向创新服务的思维和方法转变。以深圳为例,在创新环境的发展上走在全国前列,因为深圳对创新的支持方式有了大幅度改变,而不是仅仅通过政策洼地来吸引人。
提醒创新服务平台要做三件事:一、提供技术解决方案;二、具备适应性强的商业模式;三、做好竞争储备。
更提醒企业:不仅仅看到自家的产品,更要思考自己在什么产业创新平台上做研究和创造。
5、跨界融合
随着新技术成熟发展下,做产品,不是单门技术就能解决需求的。如今的产品都是多学科交叉,实现多种功能,才能在市场上得到青睐。
刘燕华指出,世界上有很多知识和产品,融在一起,就是新产品。这也是逆向创新的一种。我国科技向大飞机,高铁,深海进军,都是技术跨界融合的例子。
跨界也要找准方向上,创新要投资未来。刘燕华提醒企业要有抱团取暖,相互依存的思想,只有这样才能走向胜利。“我对企业的是否有潜力,判断标准之一是该企业是否有合伙人,比如企业合伙人,上下游产业链合伙人,有任意一个,我都会觉得这个企业有向前发展的潜力。”
6、打好创新基本功
创新思维、方法、工具,就是企业去打仗的“武器”。有好的方法,才能预判风险。创新基本功没练好的一个突出表现是中国的产业常常形成恶性竞争,看到别人做得好就完全复制过来,反而破坏了商业生态。
刘燕华说,善于做生意的民族犹太人有条生意经:不与现有格局产生冲突。这条生意经值得学习思考,当第一个犹太人在某地区开餐馆,第二个犹太人或许会开洗衣店,第三个犹太人或许会开俱乐部,填补当地服务产业生态空缺。
启示:我们在创新的同时,要避免造成资源冲突和浪费。
中国创新机制必须要突破的两个瓶颈
1、克服“小农思维”,从农耕做法向工业化做法转变
小农经济在我国有上千年的发展历史,其突出特点就是“分散”和“规模小”。刘燕华犀利指出,当今我国在创新立项上存在重复和浪费现象。十几亿的资金项目,分成几千个子课题、孙课题。最后呈现的结果,也许只是成千上万个小成果放在一起,一盘散沙。
如今,我国在科研经费的投入力度逐渐加大。据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财政部的公开数据,2017年,全国共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17606.1亿元,比上年增加1929.4 亿元,增长12.3%,增速较上年提高1.7个百分点。
而创新科研工作不能再像过去一样发展“小农经济”,只顾眼前一亩三分地,必须要重视集成,要像工业生产,批量地生产知识与产品。现在要改变“生产关系”,从农耕做法向工业化做法转变。
2、创新服务体系的严重缺失
“过去政府给钱,给政策,给个台子,戴个帽子,许多创新企业发展起来了,但是整体的服务体系架构并没有搭建好。”
世界级科技园区硅谷为什么能够吸引人才,而某些地方政府给了众多优惠政策也吸引不来人才?刘燕华犀利指出:“硅谷给创业者是一个创新的预期,我们给的是眼前的鼓励。中国和发达国家存在竞争,但也要学习他们优秀经验。对于千千万万个企业,真正的吸引力,不是多少钱,而是给什么发展环境”
要打造创新服务体系:首先要转变政府思维方式和职能;其次要打造创新服务的专业化队伍,只有专业化的队伍,才能完成专业化的服务。
会议的最后,刘燕华深有感触,也给政府、企业、学界认识敲响警钟:“有发展就有淘汰,创新的浪潮不可避免。今天的蛋糕和明天的蛋糕不是一码事,我们要有足够的信心去发展自己。如果我们现在不调整,未来就会被调整。”
1.文章《〔刘燕华〕刘燕华侨中学…》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刘燕华〕刘燕华侨中学…》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