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图 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陈卓栋 彭纪宁 通讯员 谭耀广

“让反动派的枪声,来做我们结婚的礼炮吧!”电影《刑场上的婚礼》中,男女主角面对敌人的枪口毫不畏惧,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举行婚礼。男女主角的原型,就是原籍江门五邑的革命烈士周文雍、陈铁军。

93年前,在广州红花岗,周文雍和陈铁军英勇就义,为党的事业献身。他们留下的唯一一张“铁窗前的合影”,成为中国共产党革命历史中的珍贵影像。他们的革命情谊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最纯真最高尚的爱情”。

如今在周文雍的家乡江门开平市,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威严肃穆,周文雍故居历经沧桑,仿佛向前来参观的人们诉说着两位烈士的英雄事迹。

五邑儿女为党献身

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讲解员谭静仪介绍,周文雍(1905—1928年)是江门开平市百合镇人,而祖籍江门台山的陈铁军(1904—1928年)原名陈燮君,后改名为铁军,意为铁心跟着共产党走。

1927年10月,周文雍投入广州起义准备工作。陈铁军受党的派遣,装扮成周文雍的妻子,参与准备广州起义。1927年12月11日凌晨,广州起义爆发,广州苏维埃政府成立,周文雍被选为广州苏维埃政府人民劳动委员。但起义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疯狂镇压,在第三天就遭到失败。周文雍撤离广州,辗转到香港。

1928年1月,周文雍与陈铁军再次假扮夫妻,重返广州,重建党的组织。2月2日,由于叛徒出卖,周文雍和陈铁军同时被捕。在狱中,敌人对他们施以“灌辣椒水”“坐老虎凳”“竹签钉指心”等各种惨无人道的酷刑,他们坚贞不屈。1928年2月6日下午,周文雍和陈铁军在广州东郊红花岗(今广州起义烈士陵园)英勇就义。生命的最后一刻,周文雍、陈铁军视死如归,慷慨激昂地高呼“打倒国民党反动派!”“中国共产党万岁!”牺牲时,周文雍年仅23岁,陈铁军24岁。

唯一合照表现英雄气概

记者了解到,1958年开平县人民政府在百合镇建造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纪念碑。1998年,百合镇政府在纪念碑周围兴建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总占地面积为7254平方米。2016年,经国务院批准,周文雍陈铁军烈士陵园入选民政部公布的第六批新增96处国家级烈士纪念设施名单。

如今,陵园内20多米高的平台上,巍然屹立着一座31.6米高的烈士纪念碑,仿佛英烈傲然挺立的身躯。纪念碑右侧,则是烈士塑像纪念广场和烈士纪念馆。广场上的双人铜像并肩而立,表情坚毅。广场旁边新建一面浮雕墙,以灰雕镀铜工艺,庄重地展现了五四运动至广州起义前后的党史。进入烈士纪念馆,周文雍陈铁军双人半身铜像赫然入目,一旁镌刻着周文雍在监狱墙壁上写下的不朽诗作:头可断,肢可折,革命精神不可灭;壮士头颅为党落,好汉身躯为群裂。

在纪念馆的分区内,陈列着丰富的图片、实物和多媒体影音资料。其中,周文雍陈铁军两人的合照吸引了记者的目光。“这是两位烈士就义前在敌人监狱里拍摄的唯一一张合照。”纪念馆负责人介绍,“从照片上可以看到,周文雍身着西服,昂然挺立,陈铁军披着宽围巾,紧紧地靠在他身旁。仔细一看,当时两人都已遭受了严刑拷打,周文雍的右手已经骨折。但他们的表情十分淡定从容。”

而距离烈士陵园不远处的百合镇茅冈村委会宝顶村,周文雍故居也成为了众多干部群众的瞻仰之处。据介绍,周文雍故居建成于清代,坐北向南,外观是一座普通的青砖墙、瓦顶建筑。故居内现保留有壁柜、方桌、木箱等周文雍使用过的物品,并配上一些文字资料讲述了周文雍的成长经历。目前,周文雍故居正在进行整修,准备建设一个党建小广场,并计划开辟展馆。

英雄事迹激励后人

据悉,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当地许多干部群众都会自发来到烈士陵园和故居缅怀烈士。今年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前来的人潮更多。不久前组织学生前来缅怀的开平市蚬冈学校校长黄浩瀚说:“我们组织学生过来悼念周文雍陈铁军烈士,希望培养孩子们的爱国情怀,让他们知道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无数革命先烈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

“我们一直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常态化工作来开展。3月以来,陆续有很多企业、事业单位或者私人团体、退伍老兵前来祭奠我们的英烈。”谭静仪说,“为了庆祝建党100周年,我们准备对纪念馆进行升级改造。今年内,馆内将再添一个研讨室,为参观者提供学习讨论的地方,让更多党员群众重温革命之路。同时,对多媒体场所进行扩建,届时能容纳100人。”

来源:金羊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