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华十七岁那一年,不负众望考中了秀才,用功苦读毕竟是有报偿的。

当时的提学使张时敏十分欣赏王华的才学,逢人便夸王华与另一名秀才谢迁的文章有多好多好,将来有中状元的希望。

依照明代的考试制度,读书人先得在县里参加考试,录取者称为童生,俗称秀才,再到省城里去参加全省的会考,考取者称为举人;最后再到京师去参加全国性的会考,考取者称为进士,进士的第一名称为状元,状元是中国读书人梦寐以求的最高荣衔,当然极为难得。

由于提学使张时敏不断夸赞,使得王华的名声大噪,远近的世家大族都争相聘请王华当他们的家庭教师。

当时的浙江巡抚姓宁,他透过张时敏的介绍,亲自到王华家拜访,礼聘王华到祁阳(今湖南祈阳县)老家去教导子弟读书。

祈阳宁家藏书丰富,有书数千卷,王华正是个书迷,因此每天除了教导宁家子弟之外,便是埋首于藏书室之中,三年的宁府家教生活,王华几乎是足不出户。

祈阳有许多读书人慕名前来拜访,并且邀王华出外饮酒作乐,王华总是婉谢。祈阳士子都有狎妓饮酒的习惯,王华曾经远远见过一回,对于这些读书人一面轻轻抚摸妓女的小手,一面饮酒赋诗的方式十分不能接受,他也非常不能适应公开打情骂俏的作风。所以,王华总是只在宁府与客人畅谈,却不肯答应出外游宴。

三年家教期满,王华告别宁府,准备回到家乡参加浙江省的会试。祈阳的许多文人都来探望王华,坚决邀请王华参加晚宴,以为送行。

王华一向不喜欢吃吃喝喝的应酬,但这些祈阳的文人态度诚恳,真是盛情难却,王华只得答应。

祈阳文士们把酒宴安排在一个湖中的亭子里,亭子很宽敞,隔为内外二间,外间是客厅,摆上一个圆桌和椅子,适合品茗、饮宴,内间布置成一个小房间,有洁净的床铺,以便喝醉了酒的客人休息。

这亭子四周是湖水,客人与食物全用小船载运而来,王华虽在祈阳三年,却从未到过此处,祈阳文人们殷勤款待王华,王华也觉得此处风景甚好,于是心情欢畅,很豪爽的喝了几杯酒。

筵席完毕,已是子夜时分,王华也有几分酒意,作东的祈阳文士们强留王华在亭中的内间过夜,这些文人们则乘着小船离去。

王华虽有酒意,却并未喝醉,他觉得能在如此风景优美的湖中住上一夜,也可算是人生的一大享受。

送走了祈阳文士们之后,王华独自一人慢慢踱步走进房内,觉得有点困了。“参见公子。”突然,娇娇滴滴的声音把王华吓得酒都醒来了,仔细一看,原来内间竟然藏了两个穿着华丽、满脸彩粉的女人,她们的高髻上插着一支“金步摇”,随着笑声,剧烈地晃动,王华有眼花缭乱之感。

王华一身冷汗,比看到了鬼还紧张,他结结巴巴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哎呀,公子,周老爷要我们姐妹俩今晚好好服侍公子。”这两个女子说着,便上前拉住王华,一个帮王华解衣带,一个要帮王华脱鞋子。

“住手!”王华大喝一声,这时他才会过意来,这二个浓妆艳抹的女子是城中的妓女,刚才酒宴主人之一的周老爷雇她们来的。

“公子,你别紧张,这儿又没有别人,你可以放心大胆寻欢作乐。”一个妓女撒娇地搂住王华的脖子。

“不许乱动,我不喜欢这样!”王华用力一推妓女,下命令道:“你们马上离开这个亭子。”

“我们怎么走?这亭子四周全是水,又没船,如何走得成?”另一个妓女又缠上来,撅着嘴,又凑过来要拉王华的手。

王华四下一望,果然四周全是水,他想了一想,灵光一闪,拍着手道:“我自有办法。”

王华找到一把小斧头,把房间的门板拆了下来,放入湖中。

“来,你们坐上去,用一块木片就可以摇到对岸了。”

“不要,我们怕,我们要留下来陪公子。”两个妓女又挨近了王华,一股浓烈的香味直喷向王华。

“也罢,你们不走,我走。”王华说着,一脚踏上门板,门板不小,像一般木筏,王华以一块木片为桨,缓缓离开了亭子。

两个妓女吃惊无比地互相对望,用诧异的眼光看着王华的“木筏”渐行渐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