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看影视剧时是不是有个疑惑,一旦冲锋号角吹响战士们均一起舍生忘死的冲锋。面对敌人的坚固阵地,优势火力。迎着机枪火炮上前,周边不断有着战友倒地。冲锋时的战士们真的不害怕么,为什么不装死、装受伤趴地上等待了?

影视剧的冲锋

其实大家都被影视内容骗了,真正的战场没有这么简单,没有划水装伤病的机会。冲锋的安排其实非常具有科学性,即使是普通人的心理在战场节奏的调动下也会有勇猛前进欲望的。

首先,冲锋是分梯次的,不存在第一批出发的人一直冲锋,这样的话不说体力跟不上,根据概率最先出去的那批人估计都得全部牺牲了。几次下来谁还敢冲锋。

真实的冲锋每批次人员都是分配好了冲锋距离的,每批次到达冲锋目标后第一要务就是寻找掩护保护自己,等待后一批次的人以自己为基准点和火力掩护进行下一波冲锋。

就跟接力赛跑似的,每一波冲出去的军人都是体力完好的生力军,大家共同分摊伤亡。而且前几波次因为距离敌方火力较远,生存概率反而更大。越往后风险越高伤亡越大,不过战场群体效应在冲锋几波次后开始体现,后面的人跟着前面的冲出去,心理的恐惧大大降低。

这样一来,战场冲锋以波浪似的人员交替进行,整个部队逐渐向战场前移。每一批打头冲锋的人员内心抵触心理较小,在冲锋时不易产生装死、装受伤等心理,希望尽快到达目标地点喘息休息。实际上越快到达暴露在敌方火力打击下的时间越少,反而生存机会越大。一波完成冲锋任务到达指定地点后,接续下来的是另一波冲锋人员,哪波冲锋冲不过去反而会一直暴露在敌方火力打击下,生存率堪忧,此时战场指挥人员会根据形势暂停冲锋等待火力支援。这样一来哪波冲锋磨蹭不努力的死亡率反而大增。

这种方式可以使人内心一直抱有生存的希望而不是有被要求执行必死任务的心理,同时侥幸心理会使人总想尽快的达成冲锋目标,等下一批冲锋人员去啃硬骨头。将伤亡的几率均摊到每一个人身上是一种相对公平的战场指挥模式。

冲锋的反面例子:日本的肉弹猪突式冲锋

同时,军队长时期的共同生活在一起,部队荣誉感较强。战场上划水抗拒作战的人容易被战友看不起,没有尊严。这也是为什么有光荣历史的部队作战能力较强的原因!

而且冲未必死,不冲或者说不努力冲死的机会反而更大,战场上的逃避作战还有军法的镇压。

中国军队所使用的三三制是战场冲锋技术集大成的成果,相比日本部队二战时期使用的肉弹猪突方式,优点在于每批次人员冲锋时始终可以获得上一波冲锋人员的火力掩护与支持,同时有效的稀疏了战场军队部署密度,甚至在每批次冲锋时,每个班、每个排的军人也是在班、排编制内分批次冲锋,分批次火力掩护的。这样一来,在防守方的视觉角度下,我军总是属于全部队随时随地都在移动冲锋的,给人一种人海的错觉,对敌方造成极大的心理压力。使其错估部队的战场兵力、时刻被部队的火力压制。

解放军三三制交替掩护冲锋

同时,崇高的道德感召,保家卫国的思想甚至督战队的使用也是战场上军人舍生忘死作战的动力之一,至于高下么,解放军已经用历史告诉我们哪个效果更好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