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敦秀 笔名习韬。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硬笔书法委员会委员、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常务理事,理论委员委员、硬笔书法史编审委员会副主任。中日韩新书画家友好联盟理事、中外书画名人研究院名誉教授。书法研习汉简、汉隶书体,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书展,并被国内省、地级博物馆、美术馆、纪念馆及国外博物馆收藏。被中华艺术学会、国际中华文艺学术学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称号,在京、苏、豫三地举办个人书法展览。2008年为电视剧《大明医圣李时珍》题写片名;为纪晓岚故居题写匾额砚铭文;2009年书法作品作为馈赠礼品馈赠台北市文化局;2010年为河南省南阳市“七十二漂风景区”题字,并石刻摩崖之上。随着书法知识的积累和艺术实践,多研究书法基础理论且笔勤心劳,几年来,编著出版了《书法小字典》《文房四宝手册》《书法幅式指南》《中国文房四宝》《毛泽东书法珍闻》《中国硬笔发展史》《文房四宝纵横谈》《中国硬笔书法史》《书法幅式百例》《孙敦秀硬笔书法理论文集》《孙敦秀艺术》《残墨书法之美》《孙敦秀书法理论文集·六卷》等书,多次在专业报刊上发表书法理论文章,有的被收录在《北京市书法家论文集》、《中国第二届钢笔书法论文集》中。
简牍书法,是指在竹(简)木(犊)材料上呈现的汉字的书写艺术。古人云:古未有纸,大事书于册,小事书于简牍,皆以竹木为之,故称为简牍书。这种载字材料,是我国古代先民们在纸张未发明之前书写典籍、文书等文字的主要载体,它几乎与甲骨文,金文同时出现。春秋到东汉末年是简牍最盛行的时期,到了西汉时期,蔡伦发明造纸术后,简牍又与新生的载字材料——纸并行三百余年。直到东晋末年(公元402年)恒玄下令:“古者无纸故用简。今诸用简者,宜以黄纸代之”。至此,简牍载字材料在官方明令禁止下,才退出书写的历史舞台。时至今日简牍与甲骨文、敦煌遗书、明清档案一同被列为二十世纪东方文明的四大发现,简牍书法也已成为今人临摹学习的范本、范字,同时也成为后人欣赏、品鉴的书法艺术品。
简牍书广义上是指流行于楚、秦、汉代等书写在竹木片上的文字,狭义上的简书,多是指汉简书体。汉简书体就是西、东两汉时期遗留下来大量的简牍文字。这一书体对当时及后世影响较大,它第一次让文字的书写走下契刻与铸造的神坛,第一次把文字从社会最上层的小圈子解放出来,以浩大的声势向更宽广的社会大踏步前进,被广大下层人员所掌握运用,使其成为一种平民化与社会生活结合最为紧密而频繁,最为广泛而流行的书写形式。以其巨大的优势推动着简牍书法的发展,并形成了与当时官方文字并驾齐驱的书风潮流。经过千百人的书写实践,并形成了一整套用笔的方式,以及区别于古文字的点画变化,字法的结构、章法的布局及作品呈现的笔情墨趣。它向我们展现了一个横空出世、美轮美奂的墨像世界。
首先映入人们眼帘、进入人们欣赏视线的是那些拙朴率意的点线的挥运之美。古人在布局简牍书法时,对于点画的书写,几乎达到了从心所欲,笔随意走的境界。就其字体起始的点画,就分为平点、斜点、挑点等,仔细观察,简牍书法中点的起笔可从不同方向入笔,随机应变,有时可侵润到其它笔画中偶露峥嵘。书写时,点画可有短横的形式取而代之;有时也露出取代捺画的霸气。简牍中的点画,点破了自古官方书体的一统天下,打破了甲骨文、金文、秦篆书体笔法的形态单一写法,点出了中国文字和中国书法的辉煌前程。老子讲:“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汉简中的点画莫不和其它构字元素中的笔画息息相关。点的质量、节奏、形态方向决定着每个笔画的质感、力度和韵律。致使简牍中的横画呈现出轻重俯仰的变化。竖画中也有直竖、弯竖、斜竖的形态;撇画中也区分出短撇、长撇、弯头撇、直弯撇等的特征;捺画中也有了直捺、平捺、弯捺、粗捺等的区分,以及折法中的方折、圆折、斜折等书写方法,特别是有的笔画,根据结体、章法的需要拖笔较长,成为简牍书体中一特殊符号。也使整个章法布局显得生动活泼。简牍中出现的大量的结字元素——笔画,以一种崭新的笔画体系告别了中国文字线条化走向了文字笔画化。开启了文字构成的新天地。
纵观简牍书法的用笔,诸如起、收、顿、按、方圆、急缓、露藏、转折等充满着丰富的想象力和一定的法度,这使得简牍书法结构自由,天真馨露,不守故常,奇趣相生。使其结构中的平衡对称,违和虚实,主次长短,宽窄粗细,险绝工整等矛盾对立关系运用到了极致,书写者在有限而狭小的简牍上任意施为,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艺术风格,酣畅淋漓地表现了简牍书法不拘一格的生命之美,让我们理解了有法和无法的真谛。
其次,欣赏简牍书法的章法既要看章法布局,同时又要看整个幅式的大章法布局,即字体结构是否得体,章法布局是否雅观,从中可以看出书法造诣的高低深浅。就欣赏而言,简牍墨迹的章法布局大大扩展了我们的欣赏空间,增添了拙朴而神奇的审美情趣。这就要把简牍书法放在金文、小篆整饬端庄的大背景才可考量出来,简牍书体不再受正规书体的束缚;冲破了那种严肃规整的书写形式,朝着结体无定式的道路上迅跑。这种书体的间架结构,任意着笔,随手写来。颇为自由,因易而多变,因俗就俗,适应性和表现性都很强,尤其那些撇、捺、竖等笔画左右扩张,有的竖笔画拖笔较长,这样的字体完全是顺着作者自身意象而发展,这其中夸张的结体和离奇笔画的组合,不失为一种空前的创造,呈现出翩翩自得的结体之美。其空间形式,也不像碑刻那样具有严格的限制性,而是在有限的空间内,随意挥洒,轻松自然,可长可短,又正又欹,笔趣横生,每一个字都能摇曳生态,笔画复杂的也不拘谨,大小参差,看似在漫不经心的安排中,极字之真态,加之简牍竖长的简形,竖写的顺序,偏扁的结体,趋横的字势,为书体的空间性和时间性,开拓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自由和广阔的领域。为书法的表意性,抒情性提供了一个行之有效的艺术平台。
简牍书法的书写,除我们常见的的单行书写外,还有多行不等的书写,如出土于湖南龙山里耶战国——秦代古城一号井的里耶秦简,有的多达七行书写,这样则要求书写者既要顾及文字的上下关系,又要考虑行与行之间的左右关系,形成了竖为贯通,横为联络的生动活泼的崭新局面。在章法布局上,正如今人刘俊坡《中国简牍书法文化》中载:"排列繁密均匀,里耶简整面字径均匀,间距相等,密集而紧凑,平稳均衡。"每幅作品明显地呈现出竖有行,横无列的布局方法,行间分明,意态活泼,气韵生动,整齐而有变化,平稳而显自然,开启了既有随意性强的行草书体的表现形式之先河。
再者,简牍书法呈现的旺盛的生命力和夺人心魄的风采,正是吸引人们眼球最闪亮的欣赏点,由于简牍文字历经众人书写,流行于楚国、秦国等国家,跨越数个朝代,时间长达1700余年,其风格异彩纷呈,争奇斗艳,融合分化,又各自保持自家面目,楚简的诡秘清奇,疏朗灵透;秦简的庄重规整,浑朴雄强;汉简的淋漓率意,外拙内秀,无一不跃然于竹木简牍之上。古人讲:"书之妙道,神采为上,"通过对简牍书法的探究,不难看出简牍书法的气韵神采;变化自如,得字之天趣;笔随意遣;拙中生姿之神态;迹合情性凝重朴拙之气质;形著于笔,不经意中得以之纵横。特别是汉简书体书写起来,时而篆、时而隶、时而行、时而草、诸体兼容,书写率意豪放,如池水鱼跃,枝头雀欢,一派天机生趣。绝无极滞做作之态。率意是简书的灵魂,虽然当时与实用有关,但它所形成的艺术上的性趣风格,是无意或有意的对自然美的追求。这也是当今书法家可以追求而难以达到的一种境界,简牍书法使我们领略到当时那个朝代墨迹真实面目及一代书风,为书法艺术诸体的诞生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为后世各种字体转型孕育走向一朝分娩的健康之路。
近百年来,所出土的古代竹木简牍等,不仅为我们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历史和文化等方面第一手资料,而且对研究书法也具有空前的重要意义,它即为我们研究书体演变提供了一重要脉络,又为研究书法的艺术语言的形成和特征,提供了最直接的、最原始的、最可信赖的依据。宋米芾《海岳名言》中载:“石刻不可学,但自书使人刻之,己非已书也,故必须真迹观之,乃得趣。”继而说得更为直截了当:“河间简牍乃书法之祖。”看来古代书家也极为重视,并且非常强调学习书法,必须直接临摹、学习古人墨迹。否则难以见其笔墨神韵。简牍书法是书体和用笔演变过程中的中介,通过它,才使我们真正领悟到那早已迷失的用笔的真谛,那些碑石椎拓和各种摹刻本作为影子的影子,其真正的内涵被另一种物质现象和方式所改变,似真假美猴王。要想把握住古人寻真求美的秘诀,笔墨神韵在简牍上的印证是最可靠的现实和正确的答案。古人用成千上万的竹木简牍构筑了华夏文化艺术的圣殿,是当今学书者用之不完,取之不尽的营养宝库,简牍书法当是中国今文字书法之源头和母体,学书者当之无愧地继承祖先留下的这一难遣的记忆,续结简牍书法这一历史文脉。
中国书协首届顾问权希军
著名书法家、山东省书协顾问张百行
全国公安书法家协会副主席严太平
著名书法家、北京中韩书画家联谊会会长赵勇
著名书法家卢桐
书画感知者江海滨
运营微信:shiqing1011
1.文章《三生赵勇为什么离职》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三生赵勇为什么离职》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