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中国人民银行营业管理部助理研究员杨小玄

伴随金融服务不断向数字化、线上化发展,全球银行业物理网点规模缩减已成为大势所趋,但银行网点的过快关闭也造成了现金短缺等现实问题。本文梳理了英美银行机构为解决金融服务问题的几种经营模式转型举措,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探讨我国参考借鉴的可能性及提升服务金融水平的路径。

全球银行网点关闭进程加快

伴随金融科技深化发展,金融服务向数字化转型,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电子化支付手段等日益普及,银行业务模式发生转变,线上业务比重不断扩大。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客户线上业务办理的习惯进一步强化,对实体网点的需求下降。美国联邦存款保险公司的统计数据显示,2011—2020年,美国银行业网点总数从98663家降至84780家,数量减少14.1%。2021年,美国银行业网点关闭近4000家,净减少2927家,创历史新高。英国自2015年至2021年累计关闭近5000家分支机构。国民西敏寺银行集团、劳埃德银行集团、巴克莱银行均关闭近千家分支机构。

多家研究机构预测,全球银行网点关闭进程还将不断加快。日本研究机构大和综研判断,2022年以后的数年时间里,日本大型银行和地方银行的营业网点数量将减少大约1000家,削减规模占所有网点的近10%;普华永道预测,到2023年,欧洲可能会关闭多达40%的私人银行分支机构;埃森哲预测,在极端情况下,英国在2019年至2025年间将会关闭90%的银行网点。

我国商业银行网点规模同样在缩减。据银保监会和上市商业银行年报数据,2021年,商业银行机构合计有2805个银行网点终止营业,净减少889个。2021年末六大国有银行分支机构数量均较上年末有所下降,合计减少数量超600个。

伴随网点规模缩减,我国自动取款机(Automatic Teller Machine,简称ATM机)数量也在同步下降。经历了2017年以前的快速扩张,ATM机总数量在2018年超过110万台,达到最高点,2019年起开始逐渐下降,2021年末为95万台。每万人拥有的ATM机数量也在2018年达到峰值后开始下降,但降幅较小,大体保持在每万人7台左右的水平。同时,ATM机的功能不断升级,从传统的存取款功能向自助服务终端、智能柜台转变,总体保证了金融服务供给水平稳中提升。

银行网点过度关闭可能导致的问题

银行网点关闭具有一定合理性。由于线下业务比重下降,部分网点的业务量明显收缩。加之网点的租金、人力等运营成本上涨,出于整合资源、降低经营成本的考虑,银行自然会压缩网点规模。但单纯基于成本—利润考虑而过度关闭网点,也可能误伤客户的真实金融服务需求,造成一定的现实问题。

一是现金短缺问题,农村地区、老年群体更易受此影响。虽然数字支付手段更加便捷,但从目前的现实情况看,现金的流通和交易仍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原因包括:农村偏远地区、老年人群等使用数字支付存在一定障碍,自然灾害下通信网络故障或崩溃的风险,保障金融隐私权等。

英国最大的ATM网络Link估计,在英国仍有多达500万人依赖现金,根据英国媒体数据,英国农村地区平均每10平方公里只有0.1家银行网点和1.1台ATM机,远低于城市地区的2.6家网点和31.3台ATM机水平。经综合评估,共有150万人被认为处于“现金获取特别困难”地区。

美联储2021年的一项调查表明,美国都市区很多家庭已经持续一年未访问银行网点,但很多65岁以上人群仍在频繁到访银行网点以获取现金。虽然疫情以来,大部分被关闭的网点位于附近有其他分支机构的都市区,但还是造成了少数“银行沙漠”地区,即以人口聚集区为中心的10英里半径内没有银行网点。这些地区的老年人群在获取现金方面存在一定困难。

我国的数字支付运用广泛,发展较为成熟,但也存在大量人群尤其是老年群体依赖现金支付。在现金获取渠道不畅时,该类需求更能充分暴露出来。如2022年5月,北京地区因疫情关闭部分网点,部分依靠退休金生活且没有数字支付渠道的老年人无法取现,造成不便……

付费¥5

本文编辑:王茅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