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年中国民间储蓄是多少钱

2023-03-21 13:09 50次浏览 财经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一般而言,世界上增长最快的经济体通常都具有相对高的储蓄率,因为高储蓄率可以说是一国国民经济的蓄水池,也是一国未来经济转型的缓冲垫。目前,中国是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然而,和历史峰值相比,中国储蓄率却是连年下滑,这意味着什么?或许我们可以从日本如何从一个高储蓄率国家,沦为和美国并肩的低储蓄率国家的演变之中找到答案。

1、 日本储蓄率为何从高到底?

所谓储蓄率,是用来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的可支配收入,与消费支出之间的差。自六十年代开始,日本个人储蓄率一直超过美国、英国和德国等国,居世界发达国家个人储蓄之首,这也是二战以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以高储蓄率闻名世界的日本,其国民储蓄率在1991年到达高点34.2%之后,便开始震荡下行的通道,并于2016年达到历史最低点27.3%。在此期间,日本家庭净储蓄率甚至在2014年出现了历史罕见的负值,这意味着日本家庭正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根本攒不下钱。

支出:消费成本增大

继2014年日本将消费税从5%升至8%后,时隔五年日本再次提高税率,于今年10月1日起正式将消费税提高至10%,这是日本自1989年开始征收消费税以来的第三次上调。值得注意的是,日本在1997年和2014年上调消费税率之后都发生了经济衰退。

据日本总务省最新家计调查报告显示,9月份,日本2人及以上家庭实际消费支出为30.6万日元,折合人民币约2万元,比去年同期增长9.5%,自此日本连续10个月消费支出增加,幅度为2001年有可比较数据以来最大。造成这一结果的主要原因是,日本民众集体赶在消费税上调之前疯狂扫货,从而引发了一波汹涌的花钱潮。

而在2014年4月日本也正好第二次上调消费税,同样也引发了一波花钱潮,2014年3月日本家庭消费支出增长率为7.2%。自此,日本个人消费成本将逐步增大,甚至到了囊中羞涩的状态。同时,个人消费占日本经济的60%左右,是刺激日本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

收入:工资增长缓慢

而多年来,日本民间消费不振的原因之一是,涨薪困难。据悉,日本曾敦促日企在去年加薪3%,以解决民众消费的后顾之忧。但据日媒调查显示,2018年日企平均涨薪仅1%,而这已是近20年来最大的涨薪幅度。在此情况下,日本第三次上调消费税自然引发正处于水深火热的日本民众的担忧。

一方面,此次上调消费税的举措将伤害日本经济。有分析指出,除非日本薪资增长足以抵消物价上升,否则加税可能侵蚀消费者的购买力,损及民间消费,并引发衰退。日媒调查显示,约58%的日企预计经济在进入下一年之际将陷入停滞;41%预计经济将衰退;仅有1%预计增税后经济将增长。

面对可能到来的经济衰退,大部分日企表示将继续维持现有雇员人数和基本工资水平,再不济,可能就要采取裁员和减薪的行动。

债务:人均负债高涨

另一方面,据测算,上调消费税后日本每年可增加5.7万亿日元,约合3797亿人民币的税务收入,这对控制日本债务负担而言至关重要。日本债务负担有多严重?一组数据可以说明,根据国际清算银行数据,截至2018年三季度,日本总负债高达17.9万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25万亿元,占其GDP的370%。

按日本目前1.26亿的总人口计算,日本国民的人均负债额约为14万美元,折合人民币98万。据IMF表示,自1997年至2017年,日本债务增长了46%,但同期名义GDP仅增长了2%,目前日本是主要发达国家中公共债务负担最重的国家。

试问,在工资增长缓慢,物价上涨迅速的情况下,还背负重债的日本民众怎么存得下钱?

2、 美国长期低储蓄率的原因是什么?

除了日本,众所周知,世界第一大经济体的美国也是一个低储蓄与高债务的国家。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统计的数据显示,在1959-2019这60年的绝大部分时间里,美国个人储蓄率都在15%以下,在1995年后的大部分时间里都在7.5%以下,而近年来美国储蓄再现新低,目前美国储蓄率在2.5%左右,接近2008年金融危机之前略超2%的纪录低点。

根据美联储最新发布的2018年家庭经济福祉调查报告显示,有39%的美国家庭连一笔400美元的应急资金都拿不出。由此来看,美国个人与家庭储蓄率之低超乎想象。而且美国信用经济发达,信用卡及透支消费十分流行,一人数卡在手,刷遍全球无忧愁,这在一定程度上怂恿了美国人的过度消费。

过度消费和存款不足之间存在矛盾,但这也意味着美国人未来抗风险能力极差。毫不夸张地说,一项简单的开支或许可以击垮一个脆弱的美国家庭。目前约有40%的美国家庭生活陷入困境,美国家庭负担进一步加重。

此外,在美国对全球做出错误举动之后,美国家庭的开销将被推向一个高峰,据英国专家估算,为此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将额外支出460美元(约合人民币3229元),富有家庭则多支出970美元(约人民币6809元),就连贫穷家庭也都要额外支出340美元(约人民币2387元)。

值得一提的是,习惯大量举债发展经济的美国债务已突破23万亿美元,按目前3.3亿的美国总人口计算,美国人平均每人背负国家债务约6.6万美元,折合人民币46万元。试想一下,美国人一出生就背负46万元的债务,还会储蓄吗?换言之,美国及其民众基本是靠借来的钱维持光鲜的生活,这将给未来的美国经济埋下深深的隐患。

3、 中国储蓄率连年下降该怎么办?

与美国相反的是,"爱存钱"一直是中国人的优良传统,也是中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因素之一。然而,近年来,我国储蓄率与历史峰值相比有所下降。数据显示,我国储蓄率从2000年的35.6%飙升至2008年的51.8%,增加了16.2个百分点;之后我国储蓄率开始缓慢下降,2018年我国国民储蓄率为44.91%。据IMF预测,这种下滑趋势还将持续下去,2023年中国国民储蓄率将降至41.61%,较历史峰值下滑10个百分点。

即使有所下降,但无论与发达国家还是与发展中国家相比,中国储蓄率远高于世界平均水平(2017年为26.5%),当前中国储蓄率仍是全球最高。另外,储蓄率下降通常是一国经济进入中等收入之后的正常现象,而且,中国的储蓄率下降不等于储蓄不足。

在原始积累完成之后,过高的储蓄率形成的过剩产能会导致出口依赖,增加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但过低的储蓄率也会导致经济增长动力不足,美国和日本的例子一定程度上也能佐证。事实证明,即使进入发达国家行列,保持一定的储蓄率也是必要的,因为这是经济持续增长的必要条件。

同时,一国的储蓄率与一国的投资增长率通常呈正相关关系,储蓄率下降也意味着一国经济增长从主要依赖投资、出口拉动,逐步转变为消费驱动的模式。长期以来,投资都是拉动我国经济增长的主力军,但是数据显示,中国经济的消费率已从2010年的48.45%稳步回升到53.6%,消费也取代投资,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

由此来看,我国必然要从投资拉动经济向消费创新拉动经济转型,而近几年的中国主要政策也及时地向这个方向调整,例如不少大城市正逐步放缓或取消汽车限购,甚至给予新能源汽车补贴;鼓励各大城市加大投入,打造夜间消费场景和集聚区等等。

更重要的是,中国拥有近14亿人口,对应着庞大的市场规模和消费潜力,我国经济在扩大内需上仍具有巨大前景,关键是如何在储蓄率和消费增长间找到平衡而避免走上日本和美国的老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