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吴文汐 广州报道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了全国上半年经济数据,根据初步核算,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562642亿元,同比增长2.5%,GDP名义增速5.73%。中国经济经受住了重重考验,继续保持正增长。

与之同期公布的还有各省市的GDP数据,从数据上看,上半年全国大部分省份都实现了正增长。同时,共有21个省市区在上半年GDP增速跑赢全国。

地方的“期中考”成绩单紧随其后,正在陆续公布。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对已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的省份进行了梳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共有22个省市区公布今年上半年的投资、消费、外贸等经济运行数据,分别为北京、上海、天津、重庆、广东、山东、浙江、江苏、河南、四川、湖北、湖南、河北、江西、云南、辽宁、山西、贵州、海南、青海、宁夏、内蒙古。

受疫情多发影响,全国各地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多地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从投资情况来看,内蒙古、湖北、宁夏、江西、河南五省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维持两位数增长。外贸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地区有力稳住全国外贸基本盘,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合计占全国比重超过50%。

21个省份GDP增速超越全国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各省市区GDP数据,从增速上看,共有21个省市区上半年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分区域来看,东部沿海省份GDP增长依然稳健。

上海受疫情影响,上半年经济出现负增长。但值得一提的是,从6月份的复苏情况来看,上海的经济活力正在快速恢复。例如,从工业生产来看,上海6月份规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9%,相比5月份(-30.9%)回升44.8个百分点。

中国区域经济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陈耀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上海掌握着中国产业链、供应链的关键环节,上海的经济牵一发而动全身,对全国影响较大。上半年上海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停摆,对经济运行产生了较大影响。下半年在促进经济有序恢复的同时,也要继续统筹好疫情防控,避免出现欲速则不达的后果。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经济学系教授林江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上半年上海经济发展不理想,主要是疫情原因。但上海是金融中心,拥有在全国名列前茅的大港口,无论从投资环境、营商环境来看,还是从产业优势、硬件设施来看,实力都不容忽视。只要上海的基本面没有发生改变,短暂的冲击带来的影响不会持续太久。“只要上海有序复工复产,使港口设施、金融功能等正常发挥作用,我认为上海经济能在下半年重新恢复活力。”

山东上半年GDP增速为3.6%,在经济强省中较为突出,并实现2811亿元的GDP增量。

陈耀认为,山东上半年经济增长稳健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山东在疫情防控方面维持较好,没有出现大范围的扩散,所以经济活动的恢复也比较快。另一方面,山东处于东部沿海,上半年在对外进出口贸易上保持了两位数的增长,对经济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

山东省政府副秘书长、省政府新闻发言人崔建海在7月19日举办的山东上半年经济社会运行情况发布会上表示,始终坚持新旧动能转换也为山东上半年经济取得好成绩提供了助力。山东全省新旧动能转换在经历一年全面起势、三年初见成效之后,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也就是取得突破的决战决胜关口,新生动能不断涌现聚集,传统优势不断夯实塑强。清单化推进“十强产业”273项重点任务落地;新认定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13个,新培育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683家。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商务服务等高端服务业营业收入均实现20%以上快速增长。

今年上半年,中西部省份的表现也是可圈可点,GDP增速靠前的省份中,中西部占领了多数席位。其中,宁夏、山西、湖北、贵州、陕西等经济增速在4.0%以上,明显高于全国平均经济增速。

与东部多地受到疫情较大程度的影响相比,中西部疫情影响较弱,且近年来,国家层面围绕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出台的一系列规划正在产生效应,中西部经济潜力正在逐步释放。

陈耀表示,中西部区位优势、物流成本、资源禀赋、能源材料等方面具有巨大的挖掘潜力,只要在产业链、供应链维持稳定畅通的条件下进行发展,中西部的各种优势就会凸显出来。同时,中部地区近年来在制造业的创新发展上投入很大,如湖北、湖南、河南、安徽等,会产生拉动经济发展的作用。

粤苏浙沪进出口额占全国比重超50%

消费、投资、出口被称作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截至目前,共有22个省市区公布今年上半年的消费、投资、外贸相关数据。

从消费情况来看,广东、山东、四川三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超万亿元。受疫情多发的影响,全国各地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许多省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出现负增长,或是维持较缓的增长态势。其中,增长趋势较突出的省份为江西、湖北、河南、河北。

从投资情况来看,内蒙古、湖北、宁夏、江西、河南五省区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维持两位数增长。

以湖北为例,上半年,湖北固定资产投资主要投向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等领域。其中,基础设施投资增长21.8%,其中铁路运输业投资增长48.3%,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投资增长40.2%;制造业投资增长19.0%。民间投资增长15.0%,占全部投资的比重为61.8%。

值得一提的是,湖北在消费、投资和外贸三个领域增速均表现亮眼,不仅在众多消费市场负增长的省份中保持3.9%的增速,固定资产投资额和外贸进出口总额上半年均保持两位数的增速水平。

在陈耀看来,湖北上半年收获好成绩在预期之内。湖北在经历过疫情严重影响后,已经进入稳定的经济运行状态。高铁、新基建、高新技术产业以及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对湖北经济的拉动作用比较大,加上疫情控制较好,相关餐饮住宿业、旅游业也在稳步恢复。“湖北是长江中游城市群的核心,对于中部地区的经济而言扮演着‘领头羊’的角色,上半年数据也充分证明湖北很好地保持住了自身的优势。”

从外贸情况来看,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发挥自身强大的韧性,有力保住了全国外贸稳定增长的基本盘。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占全国的比重超过50%。

增速上,有14个省市区增速跑赢全国。其中,宁夏、海南、青海、江西、湖南、天津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超过20%。

上半年,广东外贸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速为2.8%,主要是由于广东一季度外贸进出口数据略显“失速”。进入二季度以来,广东今年密集推出的一系列稳外贸举措效应逐步释放,广东外贸活力正在恢复。仅6月,广东外贸进出口7034.2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4412.4亿元,增长11.6%;进口2621.8亿元,增长0.2%。

除广东外,长三角地区上半年也遭遇了外贸上的重重困难,上海供应链一度停摆。今年上半年,上海外贸进出口总额呈负增长。但值得注意的是,从6月的情况来看,上海已经逐渐走出疫情的阴霾。上海6月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9.6%,其中出口同比大增20.2%。

林江表示,对上海上半年外贸影响最大的就是疫情导致的供应链受阻,在国家多次强调保生产、保供应的背景下,上海下半年的外贸走势整体是乐观的。而上海港是全国最大的港口,上海港功能的恢复也将带动全国整体外贸更加向好。

更多内容请下载21财经APP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