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达灵武恐龙地质公园的路不好走,从国家级化工能源基地宁东往东,煤电厂浓烟滚滚,黄沙在道路两边铺陈,时间的风在沙层上吹出褶皱。废弃的矿坑越来越多,矿井地下水蔓延到地上形成一条清浅的河道,植被稀疏,苍凉一片。道路起伏,开阔处突然有个下转,这是前往灵武恐龙化石遗址的方向,想象着我们正穿梭在一片一亿年前的森林或海洋中,那时候这里必定是水草丰美之地。

2012年的恐龙地质公园:9万平方米的恐龙遗址保护范围,放眼望去,除了漫天沙土,最多的就是匍匐在地上的芨芨草。

灵武恐龙地质公园就在这一片荒凉之中,铁门紧锁,由一条温顺的大狗把守。一切看起来有一种原始粗野的风貌,围墙和简单的雕塑都是模仿恐龙的造型,发掘现场的山梁上,恐龙展厅1号厅和2号厅还处于“施工重地,请勿靠近”的状态,外表看起来就是两个板房,远处废弃的黑色矿洞仿佛在苍茫大地上张开了眼睛。

打开电闸,展厅被照亮的一瞬间,玻璃墙内无数巨大的恐龙化石或深或浅地裸露着,在灯光下泛出神秘的色泽,如同大片沉睡中的原始丛林被唤醒。隔着玻璃,仿佛和远古的侏罗纪时代对视。

1号坑、2号坑、3号坑,一共发掘出487块化石,每块恐龙化石都有自己的身份证编号,上面挂着一个闪闪发亮的红色小铭牌。2号展厅内,恐龙化石丛林上方覆盖了一个玻璃台,穿上鞋套,游客可以走在上面观察完整的恐龙头骨、脊椎、肋骨、股骨……每一步都走得小心翼翼,这种感觉很奇妙,似乎可以听到一亿多年前丛林深处的吐纳呼吸。

如果从侧面观察,会发现这些化石和岩层深深融合在一起,“要说也很奇怪,周围挖下去都是沙土,偏偏这一块地方,沙土覆盖下就是岩石”。当年恐龙化石发掘时,挖到地下六七米,就碰到了坚硬的岩层,发掘难度增大,更要求精细、温柔。亿万年过去了,从地质构造来说,在茫茫沙土中这一片神奇的飞地正是恐龙化石得以保全下来的保障。

就在发现灵武恐龙化石的南磁湾山梁的西侧,数年前曾经建了一座砖场,砖场就在山坡上取土。

而让砖场老板百思不得其解的是,这些五颜六色的土怎么也烧不成砖。幸亏砖场因土质问题而停产,如果当初砖场再向前取土,这里的化石或许就被破坏殆尽了。

“北半球第一龙”灵武恐龙遗址所在的地方,位于灵武市宁东镇磁窑堡煤矿东南两公里处,曾经是一大片家属区,居住着200多户矿工家属。在这个当地人称为“南磁湾”的村子东侧,有一座高不过10米的山梁,山梁远处是一望无际的黄沙,这里靠近毛乌素沙地的边缘,隐约能看到明长城的夯土烽燧。

13年前的春天,矿工马云在南磁湾东侧的山梁上无意中发现了一处被雨水冲刷出来的“石头”,表面光滑,呈红褐色,他觉得从形状判断,倒像是动物骨骼,这让他想起了关于清末时期甲骨文被发现的传奇。马云跟女朋友说他发现了龙骨,结果被讥笑一番。直到11月,不甘心的马云还是给灵武市文物管理所打了电话。

谜团开始被撕开了一道口子:在一个南北长50米、东西宽5米的缓坡上,一块40厘米宽、长近2米的动物股骨化石裸露在土层中。报上级文物部门批准后,灵武市文管所对南磁湾化石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相关专家推断极有可能是恐龙化石。

2005年,中科院古脊椎动物研究所工程师来到南磁湾,与灵武市文管所发掘人员一起拉开了恐龙化石正式的考古发掘。发掘出的大量化石表明,这里埋藏着一个巨大的恐龙群体遗骸。

在离挖掘现场不足30米的山坡上,发掘人员无意中发现地表层也有化石裸露,将其定为2号发掘坑,也就是现在的2号展厅。恐龙化石挖掘前后进行了多年,2006年8月26日到达大众瞩目的顶点,中央电视台以“回到恐龙时代”为题直播灵武恐龙化石的挖掘过程,这是中国第一次通过国家电视台直播挖掘恐龙化石的过程。一具蜥脚类恐龙头骨化石附带22颗排列整齐的牙齿被完整挖掘出土。

其中有一只恐龙的椎体关联程度较好,颈椎、腰椎、荐椎和尾椎共达7米多长,肋骨和肩胛骨就达1.7米长。如果将这只恐龙进行复原,有十六七米长,近10米高。如今展厅里有一只完整的“恐龙”,但只是模型。挖掘现场的专家为恐龙化石脊椎的精美而惊讶,一致认为是“最美的脊椎”,其精美程度是世界性的。这具恐龙化石被证实为一个北半球首次发现的恐龙新物种化石——梁龙类恐龙的分支叉背龙化石,属国宝级恐龙化石。梁龙在赤道以北首次发现,堪称“北半球第一龙”,是蜥脚类恐龙的一大分支。

因为是在亚洲首次发现原来只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的大型蜥脚类恐龙化石,学术界将它们命名为“灵武龙”。灵武恐龙距今约1.6亿年,体形巨大,脑袋却纤细小巧,它们经常成群活动,走路非常慢。灵武恐龙化石的发掘,为亚洲恐龙化石研究提供了全新的素材,也为1亿多年前的宁夏历史提供了一幅神奇而真实的画卷——这里曾经水草丰美,温暖湿润,有成群结队的恐龙在丛林中啃食树枝嫩草。

2014年,宁夏灵武恐龙国家地质公园管理局成立,国家投资了1450万元,用于灵武恐龙地质公园的保护和建设。希望会有更多人翻过沙丘,来到这里,赴一个亿万年前的恐龙之约。

文字根据线上传播方式对原作有部分删改。

撰文:曹燕。摄影:马炜。内容来自:《地道风物.银川》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