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牛莉

临近春节,不少市民开始纠结要不要将手中的各类信用卡积分兑换成礼品,均面临尴尬情况,想兑换的商品,积分不足;不兑换的话,又担心节前积分可能会被清零。近日,本报记者走访了工、农、中、建、交和中信等多家银行了解其信用卡积分换礼活动详情。银行人士特别提醒:银行一般不会发带有网址链接的信息给客户,接到类似短信或电话要提高警惕,及时与银行核实,不要轻易泄露信用卡信息。

调查:各家银行积分规则要看清

设有专门的网络信用卡积分商城,信用卡积分可兑换的多数商品价值都集中在千元以下。在种类上,各家银行差别不大,主要集中在家用电器、数码产品、车饰及户外用品、书籍杂志等方面,而关于信用卡积分有效期,不同银行有不同的规定。

在积分规则上,大部分银行信用卡在中国境内(不含港、澳、台地区)的人民币消费累积积分都是交易每消费1元人民币累计1分,消费1美元均累积7分。

同时,各家银行对特殊商品消费不进行积分的规则并无太大的改变,工、农、建、交、中信等银行皆明确规定,买房、买车、医院、学校、政府、电信缴费、保险缴费、批发等商户原则上皆不进行积分,只有中国银行规定低扣率或零扣率以及特殊类别的商户的消费积分回馈业务策略会不时调整,客户需以中银积分365网站公布的信息为准。“买车、买房、看病等都是个人消费,为什么不能积分?”这是许多持卡人不解的问题。对此,中国建设银行95533客服人员这样解释:积分是银行承担成本的对持卡人的回馈行为,是银行在收取商户刷卡清算手续费中返还给持卡人的。但有些行业手续费非常低,如医院、批发商户等;有些行业为定额手续费,如房地产等。出于成本考虑,银行无法再提供积分回馈,因此有些行业的刷卡是没有积分的。

根据记者的调查,以上几家银行信用卡均可合并积分,也就是说,持卡人不必担心,因为同时具有一家银行的二张信用卡或附属卡,会分散积分。

另外,积分的“保鲜期”也是持卡人要注意的问题,记者调查发现,中国银行、交通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有效期为2年,光大银行信用卡为5年,建设银行、农业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为长期有效。

兑换:积攒一万积分能换什么

作为信用卡消费带来的“附加值”,“攒积分换礼品”俨然成为不少持卡人眼里的额外收获。而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越来越多的持卡人更愿意长期积累积分(各家银行均以2000积分起步),以换取心仪的礼品。

记者以10000积分为例,为持卡人做了一番调查。中国建设银行95533客服称,截至目前,该行暂时没有10000积分的礼物,较接近的20000积分的礼品是一个米奇万花筒真空保温杯;中国工商银行网站对兑换商品分类更加详细,家居、电器、数码、箱包……,但最接近10000元积分的为9900元的某视频网站VIP月卡一张,十万以上的积分兑换产品种类则丰富许多。“刷了10000元,才能换回几十到一百多元的礼品,是不是太不划算了?”对此,建行专业人士这样解释,信用卡积分计划是对持卡人刷卡消费的一种额外回馈及奖励,由银行承担成本,将积分与持卡人的刷卡情况相结合,一方面培养了持卡人的用卡意识、用卡习惯,提高了持卡人对信用卡的品牌忠诚度;另一方面,持卡人可用积分免费换取自己喜欢的礼品。

警惕:以兑换信用卡积分为由行骗

在市民兑换积分如火如荼的同时,也有不少不法分子通过信用卡积分年底清零需兑换礼品为由,以短信或者电话等方式,获取市民个人信息,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近日,市民冯先生就收到来自955××的号码发来的短信提醒:“您在我行账户积分已满一万,可兑换500现金礼包,请用手机登录:www.jdlds.cn查询兑换,逾期清零!落款××银行。”

冯先生称,之前也收到过类似短信,但他对信用卡积分活动不太关注,“对于这些短信也就没太在意,最近看到不少同事也收到一模一样的短信,我感觉这应该是骗局。”

随后,记者根据短信落款的银行找到相关工作人员核实,据该银行开发区支行大堂经理介绍,此短信为诈骗信息。“虽然发短信的号码是我们银行的客服号码,但骗子可能通过电脑操作成此号码源。”她提醒持卡人,银行信用卡兑换可直接上官网查询,一般有网址链接的多为诈骗短信,而且链接的网址也是错误的。如果有银行工作人员打电话或发短信称近期有信用卡积分客户兑换礼品时,市民切忌泄露自己的信用卡信息,最好致电该行客服电话进一步确认信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