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央行正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的十周年,而昨天也是自2015年8月11日汇改以来的4周年。在过去4年中,国内资本市场的开放,包括股市,汇市和债市始终有条不紊的进行,不断创建出新的里程碑。

人民币改革

人民币入篮SDR,为后续资本市场开放打下深厚的基础。

就在2015年8月汇改后,同年12月1日凌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执董会决定将人民币纳入SDR货币篮子。SDR货币篮子相应扩大至美元、欧元、人民币、日元、英镑5种货币,人民币的权重为10.92%。根据IMF决定,新SDR货币篮子于2016年10月1日生效。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谈到人民币加入SDR之路,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之路,是中国深度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之路。

2015年适逢IMF对SDR货币篮子5年一次的审查,而人民币在国际贸易中的使用已初具规模。中国及时抓住这一机遇,“积极争取、顺势而为”,最终为人民币加入SDR扫清了障碍。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成为IMF成员国贷款货币的选择之一,国际社会对此反响积极,多家央行将人民币纳入外汇储备,人民币资产在全球市场的吸引力明显上升。

当时IMF 对 SDR 篮子货币的要求包括出口和可自由使用两个方面。作为出口大国,中国早已满足出口要求。而对于人民币的自由使用程度,IMF 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量化评估的:人民币在官方外汇储备中的占比、国际银行负债、国际债券存量和发行量、人民币在SWIFT 国际支付与贸易融资中的占比、人民币在全球外汇交易中的份额。

前任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认为人民币加入SDR抓住了历史机遇。人民币本来还没有完全做好成为国际化货币的准备,但全球金融危机导致周边国家和地区出现流动性紧缩,纷纷要求使用人民币进行贸易和投资结算,人民币加入SDR就是从这里起步并加快推进的。

SDR,即特别提款权,是IMF于1969年创设的一种补充性储备资产,与黄金、外汇等其他储备资产一起构成国际储备。目前,SDR主要用于IMF成员国与IMF以及国际金融组织等官方机构之间的交易,包括使用SDR换取可自由使用货币、使用SDR向IMF还款、支付利息或缴纳份额等。

更重要的是,加入SDR意味着人民币储备货币地位首次获得正式认定,增强了外界对人民币的信心,为人民币国际化注入了新的动力。人民币加入SDR既是改革开放的成果,也是下一阶段改革开放重要的推动力,将推动对外开放迈向新高度。

人民币纳入 SDR 将在中期刺激外国央行和国际组织将人民币纳入其外汇储备资产,增加持有人民币,特别是增加对人民币债券的配置需求。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时披露的数据看,日元和英镑在全球外汇储备中的比重分别是 4.5%和 4.7%。综合考虑人民币在 SDR 货币篮子中的权重等因素,招商证券认为预计在2021年前,估计人民币在全球储备资产中的占比有望达到 4%,据此估算,未来外国央行持有的人民币资产最多将达到 4600 亿美元,较之当时2016年1000 亿美元左右的人民币储备资产存量,增长 3600 亿美元。如果考虑人民币国际化和中国债券市场进一步开放后,国际性的共同基金、养老金、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等商业性机构也将增加持有更多人民币债券,则未来中国债券市场国际资本流入的规模应该更高。

目前,全球外汇储备总量中约有95%投资在美元、欧元、日元以及英镑四种货币。“四大货币”所在的央行如今都在扩大资产负债表。以期平滑庞大的债务,将其转化为通胀问题,这也将使这些货币将大幅贬值。东兴证券认为人民币加入SDR将在国际外汇储备中可被广泛选择。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开始考虑或者已经把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之一。据统计,目前已经有50多家央行与货币当局已把人民币纳入了外汇储备。

加入SDR后,在交易时间方面,2016 年 1 月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时间延长至北京时间 23 时 30 分,这样就可以同时覆盖北美和欧洲两大市区的部分时段,从而可以同时对这两大时区的人民币交易产生影响。

2018年5月2日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二期正式上线。

央行表示“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向境内外参与者的跨境人民币业务提供资金清算结算服务,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设‘高速公路’。截至2018年3月底,CIPS共有31家境内外直接参与者,695家境内外间接参与者,实际业务范围已延伸到148个国家和地区。

CIPS系统分为两期建设。2015年10月8日CIPS一期正式投产,重点建立符合国际标准和通行做法的整体制度框架和基础性安排,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模式。同一期相比,CIPS二期在功能上实现优化:

(1)运行时间由5*12小时延长至5*24小时+4小时,实现对全球各时区金融市场的全覆盖。

(2)在实时全额结算模式的基础上引入定时净额结算机制。为配合实施,央行发布《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业务规则》,并规定“CIPS应当支持混合结算模式满足不同支付业务的结算需要;CIPS应当对直接参与者逐笔发起的支付业务进行实时全额结算,对直接参与者批量发起的支付业务进行定时净额结算”。从而起到节约流动性作用。

(3)支持多种金融市场业务的资金结算。

(4)丰富参与者类型,引入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类直接参与者。明确不同类型参与者的准入条件,为引入更多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做好准备。

(5)考虑到CIPS(二期)时序调整后的夜间时段正值欧美金融市场的营业时间,为满足境内外直接参与者夜间调剂流动性的需要,保障支付清算安全,人民银行研究决定银行间货币市场加开夜盘。

总体而言,CIPS二期完善跨境人民币结算基础设施建设,有助于推动人民币国际化良好稳步发展。此外,境内同业拆借市场开通夜盘交易有助于补充人民币流动性,与夜盘跨境支付结算相辅相成。

人民币在SWIFT 国际支付占比在过去几年稳步上升,下图可以看到,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该占比稳步上行,在6月达到1.99%。

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

推进贷款利率“两轨合一轨”,完善市场化的利率形成、调控和传导机制。人民币汇率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双向浮动,参考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保持了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建立在香港发行中央银行票据的常态机制,完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

第二季度,中国人民银行于 5 月 15 日和 6 月 26 日在香港成功发行 4 期共 500 亿元人民币中央银行票据。其中,6 月 26 日发行的 1 个月期和 6 个月期央行票据为新增品种,受到离岸市场投资者欢迎。上半年,中国人民银行先后在香港成功发行 6 期、700 亿元人民币央行票据,既丰富了香港市场高信用等级人民币投资产品系列和人民币流动性管理工具,也有利于形成更加完善的香港人民币债券收益率曲线,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债券市场开放的里程碑

债券通在2017年7月正式开通。

2017年人民银行和金管局联合公告正式推出“债券通”:7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和香港金融管理局联合公告“为促进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共同发展,决定批准中国外汇交易中心暨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银行间市场清算所股份有限公司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有限公司、香港债务工具中央结算系统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上线。其中,“北向通”于7月3日上线试运行。当时中国股市刚刚成功加入MSCI指数,这表明了国际投资者逐渐认可的内地的资本市场,在此基础上推出“北向”债券通也是顺应市场需求。

7月3日,“债券通”的“北向通”通道正式开通,开通不久交通银行与交行澳门分行便达成“债券通”首笔交易,3号上午“债券通”总成交量达到67.8亿元人民币。一级市场方面,国开行与农发行首次向境内外投资者同时发行“债券通”政金债,3号上午农发债发行受到热捧。

“债券通”首笔交易由交通银行与交行澳门分行顺利达成,首日成交情况良好,其中利率债依旧是境外投资者交易最活跃的品种。招商证券认为“债券通”迎来开门红,一方面标志着香港与内地债券市场的连通可行,更重要的是标志着我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进入了更高层次。

此前我国债券市场中境外投资者的参与程度较低与我国债券市场规模在全球中的地位高度不匹配,“债券通”有望扭转这一局面。“债券通”债券的一级发行受到境外机构的热捧,开通首日农发债发行的中标利率显著低于二级市场成交利率,认购倍数创下新高。未来境外投资者有望成为我国债券发行市场的重要参与者之一。

2010 年之后,伴随人民币国际化与资本账户可兑换进程的不断推进,债券市场国际资本流入的基础条件逐步具备:一方面,此时的开放迎合了危机之后全球流动性充裕与风险偏好修复的有利环境;另一方面,境外投资者在获得更多投资渠道之后,补充配置中国这一经济大国的金融资产。此后,境外投资者开始加快增持境内人民币债券资产,即便在 2013 年之后国际金融和流动性环境出现转向的情况下,中国债券市场资本流入仍在持续。2013 年开始,除中国之外的亚洲新兴经济体债券市场国际资本流入都出现了放缓的迹象,而中国债券市场资本流入规模仍然比较大,由此可以看出市场开放和人民币国际化等制度性因素的影响力不容忽视。

2019年4月起将中国债券正式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债券指数。

中国债券纳入国际主要指数是中国债券市场开放的又一重大成果,体现了中国在全球金融市场上的地位不断提升,也反映了国际投资者对中国市场的信心,有利于增强指数的代表性和吸引力,有利于全球投资者更合理地配置债券资产。

被完全纳入全球综合指数后,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之后的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根据截至今年1月24日的统计数据,将有363只中国债券被纳入彭博巴克莱全球综合指数。完全纳入后,将在该指数54.07万亿美元的市值中占比达6.03%。

这将为中国境内债务市场带来约2万亿美元的资金流入。截至1月底,外资持中国境内债券为2500亿美元,约占未偿债券总额的2%。此次纳入完成后,中国债券在该指数54万亿美元市值中最终将占6%,人民币计价的中国债券将成为第四大计价货币债券。这将推动人民币在海外的使用。根据国际清算银行(BIS)数据,截至去年9月底,中国债务市场已增长至12.42万亿美元,是全球第三大债务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中国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持续扩大。截至2018年年末,中国债券市场存量规模达86万亿元,其中国际投资者持债规模近1.8万亿元,同比增长46%。

央行在积极推动中国债券纳入国际指数相关工作。其与主要国际指数商进行了多次交流,并进一步优化了境外机构入市投资相关安排。一是进一步明确了相关税收安排。

A股开放的里程碑

A股纳入MSCI长期影响更为深远,并在不断扩容。

华安证券认为从资金流动来讲,如果中国A股在未来全部被纳入,资金流入规模可能会达到大约3400亿美元。大量国际资金的涌入,在为中国股市注入大量流动性的同时,中国股市的投资风格也将变得更为稳健,有利于中国资本市场朝着更加成熟、更加与国际准则接轨的方向发展。以A股纳入MSCI为契机,中国资本市场会加大金融改革的广度和深入,扩大金融领域对外开放,提高资本市场配置资源的效率。A股纳入MSCI是中国A股市场在国际化道路上关键一步。

– 2018年6月1日,按照2.5%的纳入因子将A股正式纳入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

– 2018年8月14日,MSCI宣布,将实施A股纳入MSCI指数的第二步,把现有的纳入因子从2.5%提高至5%。MSCI中国指数还将新加入10只成分股,总数增至236个。至此,经调整后的A股占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权重将由0.39%升至0.75%。

– 2019年5月28日,首轮扩容。A股的纳入因子从5%提高至10%,26只A股股票将被新增入MSCI中国指数。此次新增的26支股票包括兖州煤业、传化智联、恒逸石化3家化企在内的8只A股股票,以及宁德时代在内的18只创业板股票,这也是创业板股票首次加入MSCI指数体系。至此,中国A股在MSCI中国指数和MSCI新兴市场指数的比重分别占到5.25%和1.76%。

– 2019年8月8日,MSCI宣布A股第二步扩容计划。260只现有的中国大盘股纳入因子将从10%提升至15%,此外8只中国A股将被以15%的纳入因子加入。加入之后中国A股在MSCI新兴市场指数中占比为2.46%。以15%的纳入因子新加入的A股名单的个股有8只。

– 2019年11月,MSCI指数还有望进行第三次扩容,最终大盘股纳入因子将从15%提升至20%。

沪伦通在今年6月开通。

伦敦当地时间6月17日上午8时,沪伦通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正式启动。中国证监会和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发布了沪伦通《联合公告》,并签署了《上海与伦敦市场互联互通机制监管合作谅解备忘录》。

沪伦通的推出实现了上海证券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互联互通。沪伦通的开启使符合条件的中英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存托凭证(DR)在对方市场上市交易,并通过存托凭证与基础证券之间的跨境转换机制实现了中英市场的互联互通。沪伦通涵盖东、西两个业务方向。东向业务是伦敦证券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中国存托凭证(CDR),西向业务是指上海证券交易所A股上市公司在伦交所挂牌全球存托凭证(GDR)。

参与沪伦通的中英上市公司需满足一定条件。发行GDR的中国上市公司不仅要在主板上市,经证监会批准,而且要符合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许可及披露指引》的相关规定;此外,发行人总市值不少于200亿人民币。如果在英国上市的公司要发行CDR,也需要满足相关条件: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满3年且主板高级上市满1年;发行申请日前120个交易日按基础股票收盘价计算的境外发行人平均市值不低于人民币200亿元;申请上市的中国存托凭证数量不少于5000万份且对应的基础股票市值不少于人民币5亿元。

川财证券认为沪伦通的启动是加强中英双方金融合作,扩大中国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的重要举措。沪伦通的启动不仅有利于推动境内券商开展跨境证券业务,而且可以促进我国资本市场进行双向开放,拓宽境内资本市场的国际化水平。另一方面,沪伦通为中国和英国的发行人和投资者提供进入对方资本市场进行投融资的机会,不但使境内居民增加了可以投资的海外金融品种,而且可以让A股上市公司获得从境外市场进行融资的机会。除此以外,沪伦通有利于促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建设,并推动中英金融合作的进一步深化。

长城证券谈到今年以来,外资净流入A股总体规模初步统计已经达到2300亿元,反应了境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长期看好,对中国经济稳定发展等前景充满信心。长城证券认为初期纳入“沪伦通”的公司将以双方的优质公司为主,将以上证180和富时100作为潜在的股票池。

本文源自Wind资讯

更多精彩资讯,请来金融界网站)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