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6日,央行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今年以来已推出涉及9万亿元货币资金的货币政策应对措施,前10个月金融部门向实体经济让利约1.25万亿元。总体来看,稳健的货币政策体现了前瞻性、主动性、精准性和有效性,成效显著,传导效率进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力度稳固。

报告显示,下一阶段将完善货币供应调控机制,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实现全年经济正增长是大概率事件;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物价涨幅总体延续下行走势,不存在长期通胀或通缩的基础。

那么,这份报告释放了哪些信号?货币政策后续走向如何?对此,多家券商作出了点评。

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

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货币政策在疫情初期加大流动性投放,效果显著。随着经济企稳回升进入恢复性增长通道,流动性投放、节奏、规模有所收紧,市场利率随经济基本面有所回升,但还是保持了流动性的合理充裕,货币政策还是保持稳健基调。

“短期看,央行降准概率明显下降,更多通过‘逆回购+麻辣粉’等货币政策组合工具保持市场短中长期的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央行还会通过再贷款再贴现的工具,进一步加大对小微企业的支持,这些工具都体现了央行货币政策的灵活适度和精准导向。”温彬称。

中信证券明明指出,报告重提“把好货币供应总闸门”,“既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不让市场缺钱,又坚决不搞‘大水漫灌’,不让市场的钱溢出来”。这与近期金融街论坛年会上央行行长易纲的表态一致。当前,货币政策已回归常态,银行间资金面已重回紧平衡,需关注后续经济与金融风险。

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值得注意的是,报告专门开辟题为“走向更加市场化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专栏。该专栏提及,将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更好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报告指出,当今国际环境更趋复杂,国际金融市场波动明显,投资者对预期变动比较敏感,一些消息面的冲击容易引发市场大幅震荡。只有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才能帮助对冲外部不稳定性不确定性的冲击,保持货币政策自主性。同时要注重预期引导,为外汇市场的有序运行和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创造条件。

中信证券认为,从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来看,三季度货币政策起到了良好的效果,帮助推动了经济的平稳复苏。往后观察,认为后续贷款利率下行幅度将相对有限,货币政策总量层面也将逐步平稳回归常态。预期2021年社融增速大概率回落2个百分点左右,宏观杠杆率保持稳定,同时人民币汇率在市场化因素驱动下有望进一步小幅升值。

国金证券表示,近期人民币有所升值,主要是我国经济基本面良好的体现,我国率先控制了疫情,率先实现复工复产和经济恢复正增长,出口增长较快,境外主体持续增持人民币资产。总的来看,人民币仍是双向浮动的。

该机构指出,下一步,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将继续坚持市场在人民币汇率形成中起决定性作用,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具体来说:一是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二是继续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更好发挥汇率调节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的作用;三是加强外汇市场管理;四是把握好内外部均衡的平衡。

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

对于近期备受关注的债券市场,报告指出,要积极完善债券市场管理制度建设,促进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标准统一,完善债券违约风险防范和处置机制,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统筹监管,实现债券市场基础设施互联互通落地,持续推进托管行和交易报告库建设,确保金融市场整体安全稳定和高效运行。

同时,报告强调,要健全金融风险预防、预警、处置、问责制度体系。稳妥推进各项风险化解任务,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风险攻坚战,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加快健全金融风险处置责任体系,压实股东、各类债权人、地方政府和金融监管部门责任。

国盛证券认为,应是针对近期债券违约事件,旨在健全风险预警体系,避免发生系统性风险。

明明表示,近期部分国企信用债违约事件造成债券市场动荡,也为明年信用收缩环境下信用风险暴露拉响了警钟。货币政策或在一定程度上关注金融风险问题,若金融风险出现集中暴露,货币政策也需要相机而动。

东方金诚研究发展部高级分析师冯琳认为,考虑到宽松政策退出、信用环境边际收缩,加之经过本轮违约,地方国企信用债估值定价面临重构,区域、行业、等级信用利差将出现更大分化,敏感地区或行业内的弱资质国企面临融资难度提升导致违约风险加大的可能性,预计明年信用风险将会边际上升,且信用风险向地方国企及高等级企业迁移的趋势还将延续。但另一方面,监管层也强调政策调整要基于对经济状况的准确评估,不能弱化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果,也不能出现“政策悬崖”。金融委会议也明确提出要“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牢牢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这表明未来信用收缩的节奏将较为缓和,信用基本面显著恶化的可能性不大,对明年债市的违约风险不必过度担忧。

平安证券则强调,无论是债券市场还是股票市场,在展望明年行情时,无一例外地将货币政策过早或过度“退坡”视为最大风险之一。因此,货币政策节奏的精准把握,对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也颇显重要。

强调坚持“房住不炒”

报告指出,牢牢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坚持不将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坚持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保持房地产金融政策的连续性、一致性、稳定性,实施好房地产金融审慎管理制度。

明明表示,预计严监管下,地产融资面临压力。“三条红线”出炉后,或将对房企拿地和投资产生较大影响。

国盛证券认为,央行继续强调坚持“房住不炒”,提示房地产景气度可能趋于回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