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这个会,以“公益共同体建设”为主题,我觉得非常好。这样安排,不仅是为了缅怀、追思商老师,同时也是我们回顾、反思和应对公益共同体建设的难得机会。
商老师是公益共同体的开局者
公益共同体建设可以说是从1990年商老师召集的基金会“承德会议”开始的。他就是中国公益共同体的开局者。我记得,90年代初,我们经常在一个小房间里面开会,十几个人,老中青三代。严格讲没有“青”,当时最年轻的是我和杨团,也都四十出头了,商老师五十岁,还有朱传一先生已过六十岁了。一个小房间就装下了一个行业的一群代表者,在那里讨论基金会的发展。今天,三十年过去了,我们这个场合可以说也是浓缩了三十年,浓缩了我们公益共同体。今天在线下、线上的公益人,就是一个共同体。
这一路走过来,可以按商老师的年表,用三个词来概括:第一,志存高远;第二,自律探路;第三,创新突破。
志存高远。当年,尽管中国公益组织还很弱小,但我们意识到我们代表着公益行业,一定要努力做好。当时我们对国外有很多的研究和了解,追求公益文明,建设美好社会,是我们共同的价值观和目标。
自律探路。追求行业的卓越发展,要走什么样的路线呢?要走自律的道路。今天会议的组织者,像基金会中心网、基金会发展论坛都是公益行业自律的成果。
1994年,我们就筹划成立“中华基金会联合会”,后因注册不成停下来了,但交流并没有停止。1998年时任中华慈善总会会长阎明复先生号召搞行业联合,由中华慈善总会等17家机构联合,由商老师牵头,成立了“中国基金会与NPO信息网”,在互联网上注册;接着2001年成立了“恩玖中心”,在工商注册,商老师任董事长。恩玖中心就是一家旨在推动行业自律、公信力建设的机构。
图/中国NPO培训工作会
2003年组织了公信力培训,在座的一些朋友都参加过公信力培训的四门课程——公信力、资金发展、领导力、治理。由阎明复会长和美国麦克利兰基金会组织一批国外的专家给我们上课,这是中国公益行业专业化教育的起航,很多在座的朋友都受益于那次培训。而它的组织工作都是商先生和恩玖中心负责的。
2003年在“跨国公司与公益事业高级论坛”上,发布了商玉生先生起草的《中国非营利组织(NPO)诚信和行业自律呼吁书》,我们很多人都在呼吁书上签了字。
图/提出了“中国NPO自律的九条守则”
2005年“中华慈善大会”上,由恩玖中心和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爱德基金会四家共同召开了“NPO自律论坛”,并提出了“中国NPO自律的九条守则”。接着继续推进,由恩玖中心和上述三家基金会发起了“中国NPO自律行动”。我是以个人身份参加的。2008年拿出了正式的一百多条的《中国公益性NPO自律准则》,刚才李弘讲USDO也是在这个准则基础上做的草根NGO自律公约。
2009年我们又有了突破,首届“中国非公募基金会论坛”召开,论坛之后组织访美。访问团在参访美国基金会中心后即约定成立“中国基金会中心网”。2010年“基金会中心网”上线,基金会中心网的域名就是商玉生先生1998年在做NPO信息网时由程刚安排注册下来的。2009年恩玖中心注册为民办非企业单位,这是何道峰的功劳。何道峰接替商老师做了短暂的理事长,之后交到我手里。
大家看到,我们这个公益共同体在自律探路的同时,一直在努力创新突破。今天,中国互联网公益还非常落后,但商先生在23年前就做起了互联网公益信息交流平台。公益组织登记注册难,而商玉生先生在2001年就担任了工商登记的恩玖中心的董事长。可以说,这就是一家优秀的社会企业。
图/2010年基金会中心网成立
现在回头看,三十年来,中国公益行业做得越来越大了,也有了不少丰富多彩的机构、项目,有了越来越多优秀的专业人士加入。同时,商玉生先生给我们这个行业打下的基础,留下的精神财富,我们今天依然还在享用。基金会中心网成立的时候,用的是恩玖中心的招牌,还有创办经费100万,是商先生在恩玖中心期间攒下来的。
商老师对这个行业的贡献,大家确实是应该铭记在心。今天纪念他,不光是对他个人的肯定和评价,同时也是要了解前人的路是怎么走过来的,我们应该怎么样继承商先生的遗志。建设公益共同体,需要坚定我们的价值观,坚守我们的目标,同时要建立好的机构规范和行业自律准则。
公益文明建设面临三大挑战
最近,我看了德国社会学家埃利亚斯写的《文明的进程》。这本书讲的是文化和文明的关系。读过之后,觉得很开窍。从国家、民族发展的进程来看,文化是体现民族差异性的东西,而文明是让民族差异性减少的部分。所以,文化是各有特色、多元化的,而文明让文化的差异性减少,逐渐趋同,而不是更加分裂。
书中讲了一个关于欧洲餐桌文明的故事。欧洲中世纪的时候,人们吃饭用手抓,用手撕肉,狼吞虎咽,吃相难看。13世纪,一个拜占庭的公主在威尼斯,突发奇想用刀切肉,用金叉叉肉,结果却引起了轩然大波。神父说,你把杀人的刀子拿到餐桌上是对上帝的亵渎,是大逆不道,要处以刑罚。经过了几百年的较量,用刀叉吃饭最终成为了西方人普遍遵循的餐桌文明。可见,人类从传统文化到文明的进步要有一个过程。
借由这个案例来反思中国的慈善文化和公益文明,我对有一些问题可以看得清楚了,同时也有一些纠结得到了解开。
中国慈善传统源远流长。人与人之间的互助,特别是熟人之间的互助,邻里相帮,也就是孟子所说的“守望相助”,是我们的慈善传统和文化,扎根中国土壤几千年。水滴筹、轻松筹、爱心筹三家私人公司建立的互联网个人求助平台,做的是个人馈赠式的私益慈善,募捐规模已高达五六百亿。而依据《慈善法》的互联网公益募捐,投入几十个平台、几千家公益机构,筹款才一百多亿。前者是中国传统慈善文化的延续,后者代表现代公益文明的方向。通过它们之间的比较,可以看出,传统慈善文化依然强势,而现代公益文明还处于弱势。公益文明需要引导公众理性认识为什么做公益,公益要解决什么样的社会问题,而不是简单的救苦救难。
图/徐永光做总结发言
我认为,我国公益文明进程面临三大挑战。从私益慈善到公益慈善,这是慈善社会伦理的挑战。中国从传统慈善文化到现代公益文明要有一个过程,需要多长时间我们不知道,但是我们要有信心。文明是一个进程,它的进步会遭遇曲折、跌宕起伏,这是常态,但它的方向是不会变的,一定是进步的,不会是倒退的。
我们还面临政治伦理的挑战,所谓的政治伦理指的是国家治理、国家主义。中国公益怎么样坚持自己的品格,如何在国家主义面前体现公益的独特价值?这是我们面临的重大挑战。
第三个挑战是来自商业伦理的挑战。商业伦理现在在改变。从股东利益最大化,乃至制造社会问题、环境问题,转变为讲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目标,讲商业向善。社会企业、影响力投资也成为新趋势。一些商业机构把建设人类美好社会作为自己的目标。例如,马斯克2014年宣布把特斯拉电动汽车所有的专利全部公布,免费使用;居于世界氢能源研究前列的丰田公司2015年宣布把有关氢燃料电池的专利开放。商业伦理的改变,对公益无疑造成了压力和挑战。这就是李劲过去讲的“商业走公益的路,让公益无路可走”。
公益在社会伦理、政治伦理和商业伦理这样三个强势的力量面前,怎么样寻求突破?我们那么弱小,如果还在那里自顾自,不管别人怎么样,把自己做大就行了,不管行业发展环境的改变,这是不行的。公益需要共同体建设,需要联合、合作。怎么做?前面几位都已经谈过,我就不再重复了。
信任是公益组织给社会的最大价值
图/徐永光做总结发言
最后,我想说,公益行业现在最最重要也是最缺乏的,也许还是要回到商玉生先生所开启的自律的道路。
公益组织要给社会提供什么价值?我认为,最大的价值就是信任。每一个公益机构,不管是大是小,一定要为社会提供最重要的价值,那就是让社会能够对公益有信任、有信心。公众已经把公益视为社会道德的最后防线,如果一个公益机构破坏社会对它的信任,这个机构就没有存在的合法性,与其让它活着,不如让它死掉!
1.文章《‘徐永光’徐永光说140个国家中国到数第一?》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徐永光’徐永光说140个国家中国到数第一?》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