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6月到广东调研时,专程到位于深圳光明区的迈瑞医疗生产制造中心考察,对迈瑞医疗在疫情中迎难而上、快速反应、高效配合的成绩和贡献表示肯定,对迈瑞医疗近30年来取得的自主研发、技术创新成就表示赞叹,称赞迈瑞医疗为国争光。迈瑞作为抗疫的幕后功臣开始被社会广泛关注。

其实,新冠疫情初发时,迈瑞医疗就成立了疫情应对领导小组,由公司董事长李西廷任总指挥。抗疫前线呼吸机、监护仪、输注泵等医疗设备严重吃紧,公司年初二就把正在休假的员工火速召回,启动规模化复工。常规的原材料库存根本无法应对疫情突发需求,迈瑞医疗紧急向政府求援,经工信部、广东省和深圳市三级政府相关部门协调,全国800多家供应商特许复工,保证了迈瑞医疗的原材料供应。年近古稀的李西廷亲自指挥公司相关部门调整生产节奏,采用组件批量化装配、总装缩短节拍、人员两班等方式加速生产,在短短半个月时间内,迈瑞医疗以与武汉火神山、雷神山医院建设同步进度完成关键设备。

同时迈瑞医疗还组织了150名用服工程师,深入雷神山与火神山医院一线负责设备安装调试,饿了吃盒饭,困了席地而卧,夜以继日地加班加点。截至3月底,迈瑞医疗向武汉雷神山、火神山医院交付设备3000余台,向湖北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捐赠医疗设备价值3300多万元,在全国范围内累计紧急交付医疗设备超过8万台。

后来疫情在欧美等国蔓延,感染人数不断上升,呼吸机、监护仪等设备供不应求。迈瑞医疗通过各种方式扩大产能,全球驰援。从一月底至今,迈瑞医疗累计交付20余万台抗疫急需核心设备,其中发往海外的就超过10万台。李西廷表示:“我们要秉承人类健康共同体理念,体现大国担当。”

迈瑞医疗站上前台,成为抗疫中坚,背后是近三十年在医疗器械行业的精耕细作。公司重视自主研发,产品紧贴临床需求,积极进取,敢于开拓。2018年,迈瑞医疗回归A股上市,不到两年时间,市值从不到一千亿跃升到目前的四千多亿,成为创业板龙头。一向低调的创始人李西廷逐渐走进大众视野,从贫寒农家子弟到上市企业掌舵人,李西廷的个人经历有文有武,融汇中西,堪称一部经典的深圳梦、中国梦缩影。

走出大山 穿上军装 从“门缝”里跻身中科大 留学法国

李西廷1951年出生于安徽砀山,年少时家境贫寒,但艰苦的环境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品格,也让他学会珍惜人生当中的每一次机遇。

李西廷

1969年,李西廷18岁时,适逢部队到当地招募工程兵援建湖北神农架,他毅然决定参军。在那个年代,那几乎是年轻人走向外面世界仅有的一条路,李西廷迈出了人生关键一步。

多年以后他回忆起当年的军旅岁月仍然不胜唏嘘,“当时几乎没任何现代化设备,要用最原始的办法,将大山之间的路给打通,困难可想而知。同时还正值自然灾害,吃不饱,睡不好。”这样的日子过了整整四年,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李西廷说:“这段难得的人生经历就像磨刀石一样磨砺了自己的个性,让此后的人生里,再大的苦也不会觉得苦,再大的难也敢于攻坚克难。”

也许是苦尽甘来,经受住了这一轮脱胎换骨的考验之后,一个机遇从天而降。1973年,国家举行了十年动乱期间唯一的一次高考,招收两年以上经验的工农兵上大学深造,李西廷根红苗正,加上四年的军人身份,让他完全符合报名条件。

李西廷后来形容这次机遇就像命运之神打开了一道转瞬即逝的门缝,自己恰好走到了门边,并且动作够快,姿势够帅。“除去政审合格,成绩也要达标,同时还必须未婚。在那个年代,很多同龄人都选择了结婚,更年轻的高中生停课闹革命,于是,自己当年的中学积累就显得格外突出,数理化一举考到全县第二名,结果就被同处在安徽的中国科技大学录取。”李西廷虽然不信命,但却坦承这的确是人生的多重机缘巧合的结果,早一步会太早,迟一步会太迟,只要稍微改变一两个条件,都无法挤过这道门缝。所谓天时、地利、人和,莫过于此。

1973年,李西廷进入了中科大重点学科物理系低温物理专业。时至今日,回忆起“南七技校”的流金岁月,李西廷内心里都充满无尽的骄傲与感恩。老校长郭沫若“创寰宇学府,育天下英才”的治学理念,严济慈、华罗庚、钱学森、赵忠尧、郭永怀、赵九章等前辈学长的科学精神与家国情怀深深地影响了每一位科大学子,“这个校园文化对人的世界观的形成和影响非常大,科大非常崇尚学术的氛围,不会屈从官本位,像华罗庚曾任数学系的主任,钱学森曾是我们物理系的主任,这些大科学家一直到死都在科研岗位上,还在算这个导弹轨迹等等,这种献身科学,报效祖国,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精神会成为我们科大人一生的榜样。”至今依然全职操盘迈瑞医疗的李西廷这样说。

大学毕业后,李西廷被分配到中科院武汉物理所,负责低温工程工作。那时文革结束,全国拔乱反正,全社会重回快车道,老校长郭沫若提出“科学的春天”,全国人民都在为实现四个现代化而拼搏,此时的李西廷堪称又红又专,希望无限,精力无限,业务上攻坚克难,技术上精益求精,很快获得了同事赞扬与领导肯定。

尽管当时没有意识到,但这些付出却为他赢得了下一次命运转折机会。1980年代,改革开放潮涌神州,中科院系统与法国互换80名访问学者,由对方政府承担费用,极其难得的深造机会,其中也有名额分配到武汉物理所。经过选拔与考试,李西廷顺利过关,得以到法国巴黎第十一大学度过了两年半的留学时光,主攻超导磁体,与来自英国、美国、印度等世界各地的学者共同交流研究。这一经历让他走进了世界的中心,对西方的科学技术与市场经济都有了更直观感受,也让他坚信唯有以开放的格局融入国际社会,才能最快推动科学进步与经济发展。

这期间,中国科学院与美国Nasdaq上市公司Analogic合资成立深圳安科高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这是中国最早的高科技医疗器械公司,主营业务正是李西廷在法国研究的超导磁体,也就是人们常说的磁共振成像。中科院在系统内部招聘专家入驻, 1987年,李西廷从法国学成之后顺理成章调职到深圳安科,同时还被保留了中科院的编制。那时正是十万人才下海潮,体制内无数精英砸烂铁饭碗,破釜沉舟加入南下大军,李西廷没有如此惊心动魄,却是水到渠成,平稳过渡。

南下特区 袁庚支持下海创业 取得中国最早风投

李西廷到现在还记得如今的迈瑞医疗深圳总部附近,当年沙河一带,还需要借助舟桥部队支援才能通过,当时深圳是精神丰富物质艰苦。

但安科却是深圳一个特例,集万千宠爱于一身,既有中国最高科研机构的加持,又有境外上市公司的助力,那时的市场保护程度今天的人们几乎无法想象,其经营核磁共振设备一机难求,必须要八个部委盖章然后再由安科确认后才能出货。然而就是这样,安科仍然没有发展起来,一年的销售额还不如今天迈瑞两天的出货量。

也许正是因为政府保护得太好了,即使设在深圳特区,这家看上去很先进的公司几乎沿用了全部的内地体制。公司主要负责人由内地领导兼任,运营机制也有强烈的体制内色彩,公司的市场眼光与人才战略和窗外深圳五光十色的改革开放形成强烈反差。

尽管李西廷以自己专业水准与敬业精神,很快成为公司技术骨干还当上办公室主任,但安科的国企风格正在自我窒息,让已经睁眼看世界的李西廷感觉来了一家假的特区企业。这样维持了几年之后,他说:“时间一长,内心有点迷茫,感觉在体制内一眼就看到头了,做点事情束手束脚。要实现人生的价值,还是要走出去干一番事业。”

另外一个因缘就是家乡的巨大落差。这期间,李西廷回家省亲,亲眼看到县城医院的手术室里,居然只有一张普通病床,旁边放着唯一的医疗设备就是一个大气血压计,简陋得实在不像样子,与自己在国外看到的医疗条件天壤之别。这也深深触动了已经投身医疗器械行业的李西廷,自己有责任有义务改变这种落后现状,开发更多的先进医疗设备,抢救更多宝贵生命。换个角度来看,这也意味着未来中国的医疗器械领域会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在这两种因素的推动下,1991年,不惑之年的李西廷做出了人生最关键的一次选择,与老部下徐航、成明和、严宜萍、聂彤等“迈瑞七君子”一道放下国企铁饭碗,下海创业,希望填补中国医疗器械的诸多空白。

创办迈瑞医疗的第一步并不顺利,阻力首先来自原单位,对于他们的背叛跳槽多有阻挠;另外,在那个时候,个人成立公司还是很难的事,折腾了近半年,公司迟迟无法注册。此时,李西廷生命中的贵人出现了,蛇口招商局负责人袁庚得知此事,亲自出面多方协调:“年轻人想出来创业,就让他们试一试嘛。”这样迈瑞才得以成功面世。李西廷至今提起这位长者,仍然无限崇敬,深情缅怀,他当年教导之声仿佛还在耳畔回响: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

踩准了时代节拍,幸运之神又等在了前路,彼时深圳市政府正主抓科技兴市,打造特区自身产业优势,迈瑞医疗的自主创新得到了科技局的高度重视,提供95万元借款支持,让白手起家的七君子,顺利解决了初期的研发费用。

迈瑞医疗也不负众望,次年即研发出中国第一台血氧饱和度监护仪,1993年又研发出中国第一台多参数监护仪,后者成功武装了曾经令李西廷心痛不已的中国手术室。但这些成绩在当时的直接后果就是花光了最初的资金却无法转化成现实回报,因为新产品主要竞争对手都是国外知名企业,想打开市场相当困难。

创业初期的迈瑞医疗面临生存问题,业务只好以医疗器械贸易为主。很多迈瑞医疗元老都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展览会,迈瑞医疗仅拿到36万元的订单。尽管如此,据说李西廷签合同时手都在发抖。他说,一方面激动于公司有了活命钱,一方面也是暗下决心,要让自主研发品牌也能如此受欢迎。

迈瑞医疗的自主研发逐渐成绩斐然,1993年完成了第一台经颅多普勒脑血流诊断仪,1994年又研发出中国第一套中心监护系统,1995年率先获得德国ISO 9001/13485质量体系认证,开始挺进欧美等国际市场。迈瑞医疗对研发的坚持和创新能力终于得到了资本市场的垂青,经由海外华人介绍,1997年美国西海岸华登国际资本投资200万美元,这让迈瑞医疗成为全行业第一家也是国内最早引进风投的企业。与此同时政府也加大扶持力度,迈瑞医疗融资没有房产等抵押,深圳市政府就专门成立担保公司支持帮助。这成为迈瑞发展史上的转折点,渐次减轻对代理业务的依赖,加强研发力量。

到1997年,迈瑞医疗年销售额过亿,超过了老东家安科,其中自主品牌占到半壁江山。迈瑞医疗进入第二发展阶段—自主研发期。1998年推出中国第一台便携式多参数监护仪及中国第一台准全自动血液细胞分析仪,都颇受市场欢迎。到了1999年,自主品牌销售额成功过亿,自此放弃洋买办业务,成为国内领先的医疗品牌,同时开始着手加强国际化。

圈内人都知道,医疗器械第一战场是美国,其次是欧洲,再次是日本,迈瑞医疗要跻身国际舞台,必须站上这三大市场,赢得份额。而迈瑞医疗面对的第一梯队的对手就是俗称“GPS”的通用电气 、飞利浦、西门子等三家跨国公司,他们垄断了最多的高端市场,迈瑞医疗与之相比根本不是一个量级。李西廷承认那时迈瑞医疗在海外既没有品牌知名度,质量与对手相去甚远,也没有售后服务,没有培训队伍,不解决这些问题根本连竞争资格都没有。

经过反复权衡,李西廷决定先从折衷的欧洲市场入手。2000年率先拿下监护系列产品德国及欧盟CE安全认证,其后超声系列、检验系列产品也陆续取得该认证,代表迈瑞医疗主要产品都取得了欧洲入场券。2001年迈瑞医疗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进一步为拓展海外市场铺平道路。

此时迈瑞医疗的优势产品是监护仪,在推向海外过程中,专门设计了多语言版本,得到当地客户青睐,成功拿下了ODM大客户,终于打开欧洲市场,为下一步转战北美积累了经验。

迈向世界 登陆纽交所 海外并购 用资本运营弯道超车

李西廷认为2003年以后,是迈瑞医疗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成功国际化以及专业化。

这期间深圳本地的迈瑞总部大厦在高新区落成,国家科技部依托迈瑞医疗组建了国家医用诊断仪器工作技术研究中心,科技部认定迈瑞医疗为国家重点新产品计划企业,2006年两款产品荣获有“设计奥斯卡”之称的IF大奖。迈瑞医疗的成绩为进军北美市场做足功课。

在业内人士看来,北美医疗水平最高,只有成功占领北美市场才算得上真正的国际品牌,才能得到全世界所有地区的一致认可,李西廷为此采取了三步走的战略。

第一步是收购一家有500多人的当地服务公司,把根扎下来,补上自己的致命短板,与本土企业挤进同一赛道,事后证明这是关键的一步;

第二步则是用性价比打动当地医疗机构。美国的医院经常组织三五十家的联合采购,所有厂家供应产品都一起投标供医院联合专家组盲测打分。迈瑞医疗虽然没有品牌优势,但每次打分都较为领先,加上中国货的价格优势,终于用实力拼出一条生路;

第三步则是用资本市场打品牌。产品的王道永远是品牌,不仅能带来市场份额,更有定价优势。仅仅靠打广告是不够的,李西廷亲自决定将公司在美国上市,2006年成功登陆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中国医疗器械行业第一家海外上市公司。不仅成功融资18亿元人民币,更主要的是每天的股票面对美国及全球市场滚动报价,既是公司实力的象征也是永不落幕的活广告。李西廷开玩笑说:“以前美国客户会担心你这中国企业会不会跑掉,如今上市以后,就可以让他们放心了,出问题最差可以到纽交所找我们。”

迈瑞医疗的品牌开始在美国以及全球得到认可,2006年获全球监护市场渗透领袖奖、2007年获全球监护市场卓越奖,是年,迈瑞检验产品通过美国国家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 (FDA)的市场准入。

此时,这位工程兵出身的科学家已经历十多年的商场历练,李西廷清晰地看到,要想获得快速发展,最好办法就是利用资本市场收购兼并,可以快速获得市场,快速提升技术,快速吸纳人才,快速拓展产品,一举数得。而美国的公司生态很丰富,既有专注的创新研发公司,待技术成熟时溢价出售,也有面向市场的专业化服务公司,都是迈瑞产业链上的最好补充。

最令李西廷满意的是2008年成功收购美国Datascope生命信息监护业务,让迈瑞医疗迅速跻身全球监护领域前三大品牌。2011年控股了深圳深科医疗、苏州惠生科技、浙江格林蓝德、长沙天地人四家公司,2012年收购上海医光仪器有限公司,2013年又投资1亿多美元拿下位于美国加州的Zonare,成为了世界高端放射领域的领军企业,Zonare的研发技术显著提升了超声医疗设备的图像质量。

到2014年,迈瑞医疗在海内外通过并购控股13家专业优秀企业,投资Ulco等12家细分领域优质公司。一系列大手笔并购,让迈瑞多条产品线都快速成长,后来居上,同时拥有海外经销商超过2200家,产品遍布亚洲、欧洲、北美地区以及拉美等主要区域,更是连续4年入选波士顿咨询公司《全球挑战者榜单》,成为全球唯一多年蝉联上榜医疗器械公司。此时,海外市场的销售已占到其总收入的一半,迈瑞翻开了新的发展篇章。

回归A股 领军中国医械行业 练成创业板龙头

迈瑞打开了海外销售市场,但同时却受困于美国的资本市场。李西廷说,首先是美国上市公司的维护成本实在太高,每年下来都要支付上千万级别的美金,华尔街的套路极深,比如通过投行找你的毛病,污蔑你信披不实,逼迫你必须花高昂代价找律师、会计师自证清白,找交易所发澄清公告,此外还有每年多次全球路演以及各种审计费用;其次就是不习惯境外那套做空机制,一些境外机构为了沽空获利,可以炮制无中生有的沽空报告,比如把南京一个在建的厂房人为消失,放着大楼不拍,只拍角落荒草,然后说成项目并不存在,既给投资者和资本市场造成混乱,也让上市公司疲于奔命,耽误工夫;再有就是外国投资者对中国科技公司不了解,不信任,长期被政府、媒体洗脑,连投资者也以为中国公司只会抄袭、偷窃技术,让公司的自主研发创新无法得到合理估值,市盈率只相当于A股同板块三分之一。

因此,从利于公司长远发展角度考虑,李西廷果断决定回归国内资本市场。2016年,迈瑞医疗在美上市十年之后,以33亿美元完成私有化,重新进行股份改造,吸引包括高瓴资本在内的众多著名风险投资者。经过两年审核等待,迈瑞医疗在2018年10月16日,成功登上创业板,深受国内投资者认可,上市三天后总市值突破千亿元,成为科创板龙头企业。

有了资本的支持,有了国际的声誉,迈瑞医疗更加专注于创新,坚持每年投下总收入10% 的资金作为研发费用,位列A股上市公司前十名。迈瑞医疗建有八大研发中心,拥有2500多名研发工程师,分布在深圳、南京、北京、美国硅谷、新泽西和西雅图等地,第九大研发中心——武汉研究院也已开建。迈瑞医疗的高研发投入获得不菲回报,公司是技术专利发明最多的医疗企业,总申请量近 5,000 项,约 15% 为美国欧洲发明专利。2017年,公司参与的“超声剪切波弹性成像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年度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8年国家发改委公布的全国发明专利拥有量前50名企业名单中,迈瑞医疗是唯一上榜的医疗器械企业。2019年全球医疗设备供应商排行榜中,迈瑞医疗位列第42位。公司每年推出七到十款新产品,累积创造中国医疗器械产品多项全国第一,比如第一台准全自动三分类血液细胞分析仪、第一台全自动黑白超声、第一台全自动生化分析仪、第一台数字彩超等等。

如今,迈瑞的主营业务覆盖生命信息与支持、体外诊断、医学影像三大领域。2019 年生命信息与支持业务占比38.30%,实现收入63.41亿元,同比增长21.38%;体外诊断业务占比35.12%,实现营业收入58.14亿元,同比增长25.69%;医学影像业务占比 24.40%,实现收入40.39亿元,同比增长 12.30%。近年迈瑞医疗也在积极培育微创外科领域业务,目前包括外科腔镜摄像系统、冷光源、气腹机、光学内窥镜、微创手术器械及手术耗材等。

在国内,迈瑞医疗目前在超过 30 个省市自治区设有分公司,产品应用于近11万家医疗机构,服务于99%以上的三甲医院,支持超过1500家医院通过医院等级评审,其中近一半为三甲医院。在海外,迈瑞医疗拥有 39 家子公司,全球员工近万人,来自 30 多个国家及地区,形成了庞大的全球研发、营销和服务网络。迈瑞医疗的产品远销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医疗技术门槛最高、技术法规最严格的美国,迈瑞医疗已进入约三分之二的医院、近万家医疗机构,并在ICU、麻醉科、急诊科等核心科室广泛应用。在全美排名前十的心脏医院中,有九家在使用迈瑞医疗的产品。在英、德、法等欧洲国家的顶尖教学医院中,迈瑞医疗为其核心科室提供高品质的整体解决方案和完善的信息解决方案。凭借独特的创新技术与高度的可靠性,迈瑞医疗赢得了临床专家与管理者的认可。

李西廷总结道:“如果说迈瑞的发展在上一个十年靠的是‘性价比红利’,这一个十年靠的是领先行业的‘工程师红利’和‘品牌红利’,那么引领迈瑞未来‘黄金十年’大发展的则必定是‘创新成长红利’”。

面对今天的成绩,李西廷说:“我们并不觉着迈瑞很成功,论规模论名气都比华为差得太远,勉强在医疗行业有点成绩。迈瑞就像一个刚近而立之年的年轻人,未来还有很多路要走。”谈及未来,李西廷表示,希望能再用几年时间,跻身销售规模全球前二十行列,同时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能再翻一到两番,争取达到20–30%水平。

社会责任 科技抢救生命 爱心回报家国

迈瑞医疗股价近期屡创新高,李西廷的个人财富排行也成了媒体关注焦点。

李西廷对此极其不以为然,他说:“企业家的真正价值并不在于你创造了多少财富,比如单纯炒地皮炒房产能赚更多钱,但对社会贡献很少,也不符合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企业家真正的财富是通过创新去造福更多的人。”因此之故,李西廷在上市之初自愿约定三年之内锁定持股,绝不减持。

他认为企业家应该更多承担社会责任,如果有一天自己的股票能够套现,李西廷表示,至少80%都会捐献出去。他特意强调,不是设立内部基金会,而是直接捐赠第三方公益机构,取之于社会,回馈于社会。

多年来,迈瑞医疗已经在全球各地历次灾害救援中,捐赠医疗设备,提供医疗培训,支持健康义诊,提供跨越国界的医疗援助。

2003年SARS爆发期间,迈瑞医疗特别向中国卫生部捐赠价值300万元人民币的医疗设备。新疆地震、印度洋海啸、“碧利斯”南方洪灾期间,都有迈瑞医疗的捐款和设备。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迈瑞医疗在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价值320万元的急需医疗设备,公司员工自发捐款100多万元。2010年 4月14日青海玉树大地震发生后,迈瑞医疗及员工捐款人民币473万余元,定向用于灾区卫生院的重建。

为支持扶贫和教育事业发展,迈瑞医疗在多地捐建希望小学、图书馆,设立教育基金和奖学金,捐赠扶贫资金。李西廷个人先后为安徽宿州扶贫事业捐款2000万元、向砀山县旅游事业捐赠1000万元。

当年家乡医院的落后面貌既是李西廷事业的动力,也一直是他的心病。早在十多年前公司初具规模时,李西廷就向金寨县26所乡镇卫生院捐赠价值526万元的医疗设备。

李西廷向母校砀山中学捐赠600万元,向中科大个人捐款一亿元。同时迈瑞内部还设立了员工子女奖学金,只要考取大学的,一律奖励四到六万元。

新冠疫情以来,李西廷带领迈瑞医疗累计向湖北地区定点救治医疗机构捐赠超过3300万元的医疗设备。

2017年,迈瑞医疗被评为最具社会责任企业,李西廷个人被评为健康中国年度十大人物,其后被评为2019年“影响中国的深商领袖”。

但在李西廷看来,企业家最高级的社会责任甚至不是财务捐赠,也不是关心员、工回报股东,而是移风易俗,这才是他这么多年从事医疗器械创新发展的深层渴望与追求。其中对AED的推广最能代表他的理念。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50多万人死于心脏骤停未及时救治,若能在“黄金4分钟”应用AED自动体外除颤仪,大概率能将病人从死亡线拉回。

目前,每10万人AED配有量美国为400多台,日本为200多台,新加坡、中国台湾为100多台,中国大陆,每10万人AED配有量不到一台,针对AED的操作培训率则远不到1%。

从2004年起,李西廷带领迈瑞医疗做了三件事情:一是为中国医疗界引进AED理念,立项自主研发中国的AED产品;二是推动国家立法普及AED;三是不遗余力宣传、培训,提高全民急救意识和技能。

到2013年,迈瑞首台自主研发AED成功投放市场,改写了菲康、ZOLL和飞利浦等三个国际巨头完全垄断中国市场的历史,同时突破国际巨头千余项专利封锁。迈瑞医疗降低产品售价,李西廷则多次向社会捐赠AED设备,身体力行做推广,其中给母校中科大就一次性捐赠120台,只为推动AED在国内公共场所能够得到普及,挽救更多心脏骤停患者的生命,促进中国急救事业的发展。

经过十多年的持续努力,海口美兰机场、深圳宝安机场、深圳高职院、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虹桥机场等机构和场所纷纷配备了迈瑞医疗“智造”的“急救神器”AED,院外公共场所从死神手中抢救生命,避免悲剧有了科技武器。

李西廷认为,这是一件功德无量的事情,善莫大焉。这才是企业家履行社会责任的理想方式:用产品创新填补需求空白,以自己的实际行动移风易俗,最终推动社会观念转变,生活方式变革,愿天下无病,人间无痛。

对话李西廷 论做企业 最服华为任正非

李西廷

李西廷很喜欢书法,办公室里挂着两幅醒目的楷书,透露出主人的严谨与方正。内容则是一文一武,恰是主人经历的写照。

座椅后是岳飞的满江红,折射出军旅出身的主人内心驾长车踏破贺兰山阙的万丈豪情;主座对面进门处,写的是礼记名句: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经典的儒家智慧,警示人在江湖要理性中庸。

我们对李西廷的访谈就是在这里展开的。

记者:您带领迈瑞实现了超常规发展,创造了多项全国第一,成为行业龙头,请分享一下您这方面的经验?

李西廷:特别是做我们这种科技创新为主的企业,首先从动机上就别想着赚快钱,有这种想法就很难沉下心来搞出自己的核心产品,长远就没有核心竞争力,走不下去的;其次就是你选的方向要符合国家政策,满足大众需求,与社会三观一致,得道就会多助;其三就是要不断根据自己的基础条件、外在资源、企业素质、管理水平以及市场变化来修正未来三到五年的目标,循序渐进,其中最关键的就是与国家命运保持一致,与时代节拍保持共振,看大局,看政策,看方向。做到这一点也未必成功,但做不到是一定不会成功。

记者:迈瑞已经成功打进欧美市场,全球市占率达到3%,请问企业国际化中应该注意什么?

李西廷:中国企业走向海外的时候,最大困难就是产品质量比不过国际巨头,其次是品牌知名度在当地不够,再接下来就是售后服务与培训等跟不上。要想国际化,这些问题必须都要彻底解决,首先把产品质量做到过硬是基础。正式走向国际的关键其实是本土化,在当地通过收购兼并等方式打造服务体系甚至研发队伍,这样才能与当地市场无缝对接。像疫情期间,尽管受到个别国家政策干扰,但迈瑞的产品在国际上仍然供不应求,就是得益于本土化,能够在当地快速响应,快速跟进。

记者:迈瑞已是业界知名品牌,请问您认为企业应如何打造自己的品牌?

李西廷:品牌不是靠广告宣传,而是一个企业的综合实力内涵外化的结果。像科技企业,你要有强大的研发团队,不断推出创新的优秀产品,性能要比别人好,价格还要比别人便宜。其次就是售后服务要跟上,包括员工的素质要到位,真心真意做好保障服务,吃点亏受些委屈也要让顾客满意,花笨功夫综合展现立体实力,一点一点的,经过多年这样的积累,最终彻底被市场认可,形成良好的口碑,这才叫品牌。

记者:作为企业家您有自己的职业偶像吗?

李西廷:论做企业,我最服华为任正非,他展现出来的思想、眼光、气魄、做法的确是一个真正大企业家风范。通信产业过去长期被西方垄断,他能够带领华为后来居上,非常不易,迈瑞有过类似经历,更能理解他的难处;另外,就是华为为了突破国际反华力量封锁,任正非几乎倾尽身家性命,连女儿都被长期扣押,根本不是为了金钱名利,完全是家国情怀,这种精神值得尊重,令人敬佩。

记者:您与华为任总是同时代企业家,并且都是军人出身、科研背景,您有什么话与之共勉?

李西廷:我个人希望他再大困难也要坚持下去。同时,华为的处境超越了一个企业责任,涉及国家战略,因此政府、各运营商以及全社会都应该一起来支持他,因为华为垮了,受损失的将是整个国家。

记者:您如何看待自已的财富排名,企业家应该如何处理财富?

李西廷 :中国最好不要搞财富排名这些东西,个人觉得跟我们整个社会的三观不太一致。国家整体的思路是要共同富裕,现在西部地区还有贫困落后需要解决,宣传这些东西真的不符合中国国情,还是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企业家创造了财富,只相当于游戏的一个中间环节,根本上还是为我所用,非我所有。财富越多,责任越大,除去改善一下家庭生活,这是人之常情,其余都应该取之于社会用之于社会,推动社会进步,助力民富国强。道理很简单,大家高兴了你才能高兴,如果独食而肥,反而会给自己和家庭带来很多麻烦。

而且,所谓的财富排行都是算那个股票市值,今天高了明天低了,前三年好了后三年坏,涨了我也不能套现,万一退市又一钱不值。这种毫无意义的统计只会形成错误的导向,增加整个社会的焦虑感,诱导年轻人急功近利,间接导致社会上很多基础的工作都不认真去做了,一些核心基础技术没人愿意研究,企业以及国家的竞争力就堪忧了。

记者:回顾自己的人生路,您觉着当年梦想是否实现?还有哪些遗憾?

李西廷:人这一生,有时候梦想的东西都得不到,不梦想的东西都来了。小时梦想就是崇尚军事家和科学家,皖北祖祖辈辈重文轻商,结果鬼使神差长大变成了一个商人,造化弄人,做梦也没想过会领导一个上万人的企业。

我的理解人生就是走一步看两步想三步,根据时局变化找到自己跑道发挥出自身潜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处在上升期,给国人提供了很多机会,有的人成功了,有的人没抓住,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自己是否努力过,努力并且成功最好,努力而没有成功,同样是无悔的人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