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泽平微博」任泽平微博A股?

2023-03-10 00:34 20次浏览 财经

作者:彭梁洁

来源:商业人物(ID:biz-leaders)

“恒大成为中国最赚钱民企,任泽平不愧是许家印请来的最贵经济学家。”


“恒大一月份销售额xx亿,任泽平不愧是许家印请来的最贵经济学家。”


“任泽平神回复什么是房地产周期,不愧是最贵经济学家。”


……

类似噱头十足的新闻标题经常在网上出现。任泽平,2017年底被许家印以1500万年薪招致麾下的“网红经济学家”,几年前以“党给我信心给我胆,5000点不是梦”“拿着党章冲进A股”等金句走红,是有名的 “多头”:

2014年看多股市,于是有了“5000点不是梦”;2015年看多房市,成功预测“一线房价翻一倍”;2017年看多中国经济,提出“新周期”论。

任泽平加入恒大时,另一位“网红”分析师李大霄在微博发去贺电,但同时略表遗憾,“多方部队将失去一员大将,这叫我如何是好?”

这话不完全对。任泽平虽然离开了券商研究机构,但他显然并不打算脱离“多头”阵营。他的新东家中国恒大,老板许家印众所周知也是一位坚定的“多头”。

2016年当王健林们在海外策马奔腾时,许家印声明立场,“对于地产公司来说,中国的市场比较好。恒大是一个没有走出国门的企业,未来几年没有这个计划。”

在海外投资这个问题上,任博士和许教授观点一致。任泽平曾经在采访中说过类似的话,“第一,我密切关注研究学习海外市场;第二,我本人绝不配海外市场。为什么呢?因为我一直觉得最好的投资机会就在中国。”

很快,两个志同道合的人将手握在了一起。任泽平在恒大研究院上任一个多月,就在《经济日报》上发文《为何越来越多的人看好中国经济?》,以新的身份重申“多头”立场。他提出三个点:

中国经济为越来越多的人看多,主要得益于三个方面:找到了问题的症结,找到了正确的解决方案,具备了坚决的执行力。

任博士分析指出,“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中,去产能和去库存二者完成得相对较好,接下来,更多地转向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所以2017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未来3年要打赢三大攻坚战:

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和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

打赢三大攻坚战,政府有政府的举措,企业也要踊跃参与。恒大是怎么参与进来的呢?去杠杆已经被提升为恒大房地产的战略方向;贵州毕节是许老板选中的精准扶贫对象——上任不久,任博就被送去调研学习了;还剩一个污染防治,如何与企业发展战略结合起来?

后来我们知道了,任博士团队给出的答案是新能源汽车。作为“副总裁级别的”的首席经济学家,任泽平为许老板贡献了这个“年薪1500万”的点子。

如今在恒大,新能源汽车被提到了仅次于房地产板块的地位,上千亿投了出去,即使当初被贾跃亭摆了一道也没能浇灭许家印的热情,可见他决心很大。

点子有了,接下来就是执行。公司征战前方,在全球范围内收购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上下游公司,任博士则包揽后勤保障服务,提供理论燃料。

例如,继2017年的“新周期”理论后,时隔三年,他又搬出“新基建”概念,并成功实现了恒大研究院的愿景:“立足企业恒久发展,服务国家大局战略”——“新基建”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新基建”七大领域中,可以看到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列位其中。

再例如,在研究报告《全球新能源汽车发展报告2020》,将新能源汽车称之为“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汽车人离汽车强国的梦想从未如此接近”,为恒大造车助威——不久前恒大汽车登陆科创板的消息传出,这份报告又被拿出来重发了几遍。在此之前,任博团队就搞了个“汽车百年大变局”系列研究,为老板的新能源汽车蓝图护航。

尽管任博士尽职尽责,不过一切还是要耐心等待恒驰的最终量产情况,结论才立得住:“任泽平不愧是许家印请来的最贵经济学家”,1500万年薪能否“更上一层楼”,或许也在此一举。

“新基建”作为任博近几年最重要的研究成果,除了为恒大的新能源汽车事业铺路,也被质疑是在刺激东家的房地产主业。

任泽平解释过“新基建”里的“新”,首先在于新的地区:2019年中国城镇化率为60.6%,而发达国家平均约80%,中国还有很大空间,但城镇化的人口将更多聚集到城市群都市圈。他得出的结论是:对人口流入城市进行适度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是“老基建那一套”。

再结合任博此前的经典论断:房地产价格,长期看人口,中期看土地,短期看金融。更加引人遐想。他最近在微博鼓吹的“全面放开生育”,也被网友揪住不放,“为地产商培养新韭菜”。

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是任泽平“发迹”之地,当年那些金句正诞生于此。尽管已经离开几年,这位“网红经济学家”的名字依然排在国泰君安官网搜索榜单第一位。

2014年加入国泰君安之前,任泽平属于体制内的人,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部研究室副主任。他在赴任恒大时的文章中写,“参与重大文件和改革方案起草,数百人量化绩效考核曾排第四”。

时任国泰君安研究所所长黄燕铭“多顾茅庐”,一去北京出差就到任泽平家楼下约他喝咖啡,花了一年时间才说动他。后来回忆这个人生转折点时,任泽平称,“当时我有两个梦想,第一个梦想,中国的资本市场将迎来大发展,华尔街的今天就是金融街的明天;第二个梦想,当时我预判中国的股市将迎来波澜壮阔的大牛市。”

任泽平为即将到来的“波澜壮阔大牛市”而心潮沸腾,决定“下海”。

任泽平在国研中心时期的研究方向,跟券商时期完全不同。

黄燕铭属意任泽平,一是他看过任泽平在国研中心写的《宏观经济结构研究》,被书中的研究框架所吸引。宏观分析是券商研究的必争之地,黄燕铭一直在为国泰君安物色一位宏观分析师。选中任泽平的第二点原因,还在于他完全符合黄燕铭关于优秀分析师的标准。

黄燕铭写过一篇《如何把一个理工男锻炼成优秀的证券分析师》。他在文中提到,证券分析师应该是从理工科进,从文科出。“我最喜欢的什么样的学生?清华理工男会写诗词歌赋的,那是高手,他不仅把客观世界理解透了,对人的内心世界也理解透了,而且能把人的内心世界完美地表达出来。如弗吉尼亚·伍尔芙表达的‘伟大的灵魂都是雌雄共同体’。”

任泽平正是这样的“学生”。任泽平拿到人民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也读《道德经》、《庄子》、《资治通鉴》。某次喝咖啡,黄燕铭问任泽平:“烦恼从何而来?”任泽平说:“烦恼皆心造!”黄惊讶:“你怎么知道我心里的答案?”“因为我知道您对佛学有研究,所以只是顺着您的思想说而已。”

任泽平适应能力很强,加入国泰君安后,很快开启了自己的“战熊”征程。其著名“战熊檄文”《论对熊市的最后一战》,奏响了股市向5000点冲锋的号角:

当时的国泰君安是2015年那轮大牛市的“多头大本营”。黄燕铭形容自己的团队:有人说我们是“死多头”,这完全不对,充其量我们只能算是最早的、最大的、最坚定的“多头”。在他的带领下,国泰君安研究团队一时风头无俩,任泽平当选那年新财富宏观经济组最佳分析师。

黄燕铭是个值得多费一点笔墨的人物。他提出过有名的“花的理论”:宏观研究看树上的花,策略研究看心中的花。

这个理论听起来有点玄乎,简单来说就是:树上的花是客观世界,心里的花是内心世界。“我研究股票,只看一个东西,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一个什么样的变化。树上的花开了,人们心里的花也开了,股价涨不涨?涨。可是树上的花不开,人们心里的花可不可以开?可以。所以,股票价格不是客观事件的反映,是人们内心世界的反映。一样的,有一天树上的花终于开了,可是人们心里的花却在谢,股价是涨还是跌?跌!”

这段话我反复看了很久,感觉自己好像明白了什么:这位“黄药师”已经参透禅机,难怪要求证券分析师要“从文科出,把人的内心世界理解透”;任博士继承了恩师衣钵,他在这轮牛市里所谓的“神预测”,不就是“树上的花不开,人们心里的花也可以开”吗?

观点鲜明是任泽平研报的特色,“我们不会像有的报告,洋洋洒洒从头读到尾竟然没有结论,或者给你10种可能让你去猜。”2014年底国泰君安投资策略研讨会时,副总裁顾颉在开幕致辞中夸赞任泽平犹如“茅台”:现在市场上大多数做宏观策略研究的研究员都像黄酒、红酒,相对度数比较低,而任博士就像茅台,味儿比较冲,大家一时半会儿还接受不了,但我相信随着宏观经济走势逐渐验证他的观点,大家会喜欢上“茅台”的。

当然,不是所有人都喝的惯茅台。2016年,监管部门批评了券商研报标题内容夸张、不严肃的风潮。但任泽平不改“多头”立场,转战方大证券后,2017年又以“新周期”论,与李迅雷、姜超师徒“可怕的时滞”“繁荣的顶点”说相抗衡,展开“多空论战”。

姜超呼吁,“现金为王,今年买股炒房要小心!”网传这位分析师“知行合一”,卖掉了自己的房子。任泽平则高喊,“现金就是个大坑。”

面对“新周期”,任泽平饱含深情地写:我从事宏观经济研究17年,从未像今天这样深信,中国经济正站在新周期的起点。而此时另一头的许家印,带领恒大进军消费品产业失败、金融版图遇阻之后,也亟待一个新的起点。

或许任博发现,“花的理论”不仅适用于股市,在房市也行得通。

这次,花还会开吗?

还是一位网友有智慧,不听任博士说什么,只看他做了什么,“一直觉得等到任先生离开恒大的时候,中国的房地产也就到头了。”

*题图为腾讯视频截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