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聊到了日本文化中的月,今天我们继续,看看对月亮迷恋的日本人,在文艺作品中是如何表现月亮的。
日本艺术作品中的“月”
日本人对月亮有如此深厚的情感,自然也会在艺术中表现和歌颂月亮。以“月”为题材的日本音乐、绘画、诗歌作品不计其数。
大正时期有首名歌叫《十五的月亮》,里面唱着“十五晚上的月亮啊,一路平安,奶奶得空休息了;十五晚上的月亮啊,我的小妹,出嫁到了乡下了;十五晚上的月亮啊,我的妈妈,我还想要见到她。”这月色中满满是亲情;童谣《金丝雀》和《新古今和歌集》中,月亮是弯弯的、皎皎如水让人轻松愉悦的;到了《荒城之月》这里,“荒城十五明月夜,四野何凄凉。月儿依然旧时月,冷冷予清光。浩渺太空临千古,千古此月光。人世枯荣与兴亡,瞬息化沧桑。”月亮又变成了哀愁沧桑的。
画中之月也格外动人。《名所江户百景》是浮世绘大师歌川广重的经典之作,画中那东京100多处繁荣景象,被人们形容成是个“闲寂孤寂”的抒情世界。这之中,自然少不了许多月夜图;除此之外,版画《神户宵月》和绢本画《待月》都是精彩的“绘月之作”。
歌川广重《名所江户百景》
上村松园《待月》
日本表现月亮的诗歌也颇有趣味。后醍醐天皇的望月寥寥几句,却已成名句:“叶月。长月。夜月。月的寒夜。”明惠上人作为“月亮诗人”,吟月的方式极有日本风味:“明明的,明明明的,明明的,明明明的,明明的月。”真是让人印象深刻!而月亮如果有颜色,它会是什么色的?散文家高山樗牛形容,“月亮的光是青色的,那是一种悠远慰藉的颜色,是“沉静之女”、“横笛之音”、“耐冬之水仙”。多优美的形容!可见天上一轮月,带给日本艺术家和文人无限的灵感。
“月”的悲情与由死向生
无论爱情、不详或风雅,日本人对月的一切衍生情感,本质上都是一种凉薄的“悲戚无常”的情怀。月儿出来了,它那么亮那么柔美,可这种光芒是虚幻的,掩盖了悲情的真实。无怪岛崎藤村会说“夏月的好在于它不是那么过分的辉煌。”三岛由纪夫笔下的《金阁寺》里,月光让人疯癫发狂,那种冲动便是崩溃灭亡前惊鸿一瞥的美。
因此,日本文化中的月亮也会和死亡联系在一起。《源氏物语》开篇的《铜壶》中,作家紫式部写出了“此时只有一轮秋月,繁茂的杂草也遮它不住,明亮地照着庭院”,把秋月与悲凉、与死亡连在了一起。可在日本诗人柿本人麻吕那里,月亮不仅有死亡的影子,还有种由死向生的象征意味。著名的诗句“朝霞出东端,顾盼月西沉”中就写到了月。在诗人的观念里,白昼与黑夜的交替在本质上是西天月正倾,死是不变的属性。可生,不也就在死的尽头处吗?月落后,月会重升。
《源氏物语》中的月色
一点思考
日本人爱月,这点中国人也很像。人们总在月亮中寄予无限的喜乐与惆怅,好像月亮决定着自己的生死、了解自己的悲欢一样。月亮属阴,日本文化中极为推崇的阴翳之美正是与月有关。即使科学已经发展到把月球研究得这么透彻,也不影响日本人对月亮的想象。因为月亮早已经不是宇宙中那颗卫星,而化作日本人心中的辉月姬女神了。
1.文章《「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入侵国家为什么不出手…》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日本文化」日本文化入侵国家为什么不出手…》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