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10月打新的股民而言,花钱踩雷的概率有些大。

10月25日,可孚医疗(301087.SZ)、福莱蒽特(605566.SH)和凯尔达(688255.SH)三只新股正式上线交易,然而可孚医疗和凯尔达却开盘遭遇破发。经过一日多空“较量”,发行价为47.11元的凯尔达,从最低44.1元冲高至58.68元,后又回落至52.18元,逃过上市即破发的惨剧。发行价为93.09元的可孚医疗就没那么好运了,全天都在发行价以下徘徊,截至收盘报收于88.97元,跌幅为4.43%。

事实上,今年来的新股市场持续分化。据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25日收盘,2021年上市的393只新股中,有47只曾经跌破发行价,38只目前仍处于股价破发状态,其中11只为8月以后上市的个股。

新股神话早已不在。但从“打到即赚到”的状态,变为“打到即亏损”,股民的心里难免会产生更大的落差。是什么导致破发?又是什么加速了分化?投资者该怎么面对未来的打新?

又见上市首日破发

10月25日,可孚医疗开盘价为82.95元/股,遭遇开盘即破发,盘中最低下跌至80.93元/股,最终收跌4.43%,报88.97元/股,总市值为142.4亿元,全天成交金额为15.65亿元,换手率为47.96%。

另一只开盘即破发的个股为凯尔达,但与可孚医疗不同的是,虽低开4.9%,但凯尔达早盘快速翻红,一度涨逾20%触发临停,后股价虽有所回落,但收盘仍报52.18元/股,最终免于首日破发收场的结局。

除上述两只个股外,上周五(10月22日)正式上市交易的中自科技(688737.SH)也遭遇了上市即破发的“惨剧”。该股开盘(70元/股)即跌破发行价(70.9元/股),当日收盘报66.03元/股,跌幅6.87%,成为科创板开市以来第二只上市首日即破发的新股,股民中一签首日最多亏了6000元。25日,中自科技依旧未能收复失地,收盘报跌3.12%,报63.97元/股。

据记者不完全梳理,截至25日收盘,2021年上市的393只新股中,共有47只曾经跌破发行价。在这些个股中,目前仍有38只个股股价破发,其中11只为8月以后上市的个股。

10月迄今上市的21只个股中,有5只曾经跌破或依旧跌破发行价。截至10月25日收盘,除可孚医疗破发4.43%,中自科技破发9.77%外,还有C鸿富瀚破发7.2%,而丽臣实业股价在发行价附近“危险试探“多日后也于25日破发0.33%。

(记者根据WIND数据梳理)

将2021年上市的所有破发A股根据破发幅度进行排序后可以发现,38只个股中,目前依旧跌破发行价10%以上的个股数量高达22只,占比超过58%;跌破发行价20%以上的有11只。

其中,4月19日上市的达瑞电子(300976.SZ)跌破发行价的幅度最大,首发价格168元/股,25日收盘报78.27元/股,距离发行价已然“腰斩”。另一只股价打对折破发的是3月10日上市的四方新材(605122.SH),首发价格为42.88元/股,现报21.14元/股,最低价曾跌至20.68元/股。

此外,德必集团、深圳瑞杰、东锐股份、华绿生物、尤安设计等多只上半年发行的新股,目前股价距离发行价也有较大距离,分别跌42.49%、40%、39.1%、36.16%和32.45%。

重新审视打新

2014年新股IPO重启后,打新市场就热闹非凡,各类投资者争相进入。2015年底询价阶段预交款制度的取消直接使得“打新”成为一项收益丰厚的投资方式。随后的三年中新股发行规模持续攀升,直到2018年新股发审,节奏才逐步放缓,尽管融资规模及机构参与中签率都在下滑,但对参与机构的收益贡献仍颇为丰厚。

2019年下半年,科创板的推出催热新股网下配售市场,各类参与配售的机构收益颇丰,网下打新收益再上一个台阶。然而行至2021年,新股市场分化明显。

2021年上市的新股中有162只实现翻倍,股价涨超5倍的有26只。其中力量钻石(301071.SZ)股价从最高325.02元/股下跌至314.16元/股后,上涨幅度依旧高达1524%;读客文化(201025.SZ)上市首日股价一度上涨至31.66元/股(相当于20.43倍),随后经历多重下跌,仍较发行价上涨1019%。

按网下募资金额加权计算,2021年前三个季度创业板新股开板涨幅平均达到272.16%,而科创板新股平均为179.84%,主板新股平均为76.28%。在此基础上,仍然有超过10只新股在上市后5日收盘价格便低于发行价。排除普涨的上市首日后,更有超200只新股在上市五日后的收盘价格低于首日收盘价。

从上述2021年上市新股的具体股价走势也可以看出,打新早已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稍不注意,就会成为打中“雷股”的那一位。

华鑫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严凯文对记者表示,这样的分化情况显然是高于市场预期的,而主要有两点情况促使分化的产生。

首先,注册制询价方案改革突破了市盈率的20上限,使得部分注册制新股上市时的估值水平过高,部分新股估值以远高于行业均值的水平发行上市,因此在上市后出现分歧。

其次,存在有一级市场新股定价信息含量不充分的问题,未能反映该公司所处行业基本面,可能存在的不利预期,所以在新股上市之后,随着行业发展趋势的改变,也出现了分化。

具体到近期破发的两只新股,也可以发现基本面变化、业绩下滑等问题。

招股书显示,可孚医疗为国内大型、综合性家用医疗器械企业,专业从事家用医疗器械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中自科技为一家专注于环保催化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我国移动污染源(机动车、非道路机械、船舶等)尾气处理催化剂领域的国产厂商之一。

2018至2020年,可孚医疗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0.87亿元、14.62亿元、23.75亿元;对应实现的归属净利润分别为6622.7万元、1.24亿元、4.24亿元。最新数据显示,公司2021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预计约为17.04亿元,同比下降约2.18%;归属净利润约为3.1亿元,同比下降约6.5%。

中自科技的业绩“变脸”更为严重。2018至2020年,中自科技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7亿元、10.01亿元、25.77亿元,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分别为-5929.21万元、8655.37万元、2.18亿元,处于稳步上升的态势中。然而,最新数据却显示公司预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8.6亿~9.5亿元,同比下滑57.48%至53.03%,预计归属净利润为4500万~5400万元,同比下滑75.33%至70.4%。

面对上述情况,投资者该怎么办?

“我们认为,未来新股市场分化的现象还会继续存在,对新股市场定价能力将成为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严凯文如是说道。同时,随着机构各类打新产品越发齐全,意味着各类机构将成为市场打新资金的重要来源,更深入的分析、更精准的定价,将使得未来新股市场还将继续分化。

此外,他认为打新时也要关注宏观资金面的情况,年末宏观流动性并不会像预期中的那么宽适。“未来流动性在11月份政府专项券发行提速、税收缴款以及11、12月份巨量MLF到期的背景下,值得投资者去注意。”严凯文称,目前美国就业状况已满足Taper的条件,11月4日的FOMC会议上大概率会宣布Taper,因此宏观流动性环境大概率也不存在有较为宽适条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