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善友、李善友是什么教授…

2023-03-06 01:08 29次浏览 财经

我们都清楚,这个时代和过去不一样了。上学的压力越来越大,没日没夜备考,各种补习班,即使做到这些,也不一定能考上;房子越来越贵,房价越来越疯长;工作越来越忙碌,早出晚归,日复一日……

这就是一个存量博弈的时代,个人被锁死在一个低水平的状态里,在社会的某个圈层里周而复始地循环,人生的跃迁可望不可及。

1

内卷化:长时间停留在简单的自我重复

这种把自己锁死在低水平状态里循环往复的状态,用现在流行的一个词来说,叫做“内卷化”。

是的,我们开始进入了一个“内卷化”的时代。

那什么是“内卷化”呢?内卷化,原本是社会学家观察到的一个现象,它是指一个社会,长时期停留在一种简单的自我重复的状态。

20世纪60年代末,美国文化人类学家利福德·盖尔茨把“内卷化”这个词引入了社会生活领域。他发现在印尼的爪哇岛,人口众多,大家都种植水稻。随着劳动力的增加,人们对土地的耕种变得更加细致。在他眼里,人们犁耙收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态农业长期停留在一种简单重复、没有进步的轮回状态。

简单说,就是 蛋糕依然那么大,吃蛋糕的人数增多,尽管换着花样分蛋糕,但吃到蛋糕的难度还是增加了。

中学时代在书上看到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人在村里碰到一个放羊的小孩,小孩说他的生活就是放羊,生孩子,孩子长大后继续放羊。

这就是内卷化的一个例子,我们被困在这样一个低层次的生活里,不断自我重复,这就像推磨的驴子,因为被蒙住了眼睛,所以它不停地一圈一圈地拉着磨。它感觉自己是一直在往前走,不断进步不断成长,但事实上,它一直在原地打转。

图源 / 网络

知乎里有这样一段更通俗地描述:

看电影,为了获得更好的视野,一个人先站起来看了,被他挡住的人不得不也站起来,最后大家都不得不站起来看电影,只有第一排的人坐着。

玩游戏,为了更好地娱乐,一个人先充钱吊打别人去了,被他虐的人不得不也充钱,最后所有的人要么使劲充钱要么被吊打,只有管理员不用充钱还能吊打所有人。

追女生,为了更好地表示心意,一个男人钻石恒永远一颗永流传了,其他人不得不跟着钻石永久传,所有人都花了更多的钱,只有卖钻石的赚了。

抢火车票,一个人先用抢票软件,逼得其他人也用抢票软件,因为票没有变多,最后大家都回到了起跑线,但是开发抢票软件的赚了。

孩子上学,一个孩子上辅导班,逼得大家都去上辅导班,最后排名还是没变,但开辅导班的赚了。

本来大家都是工作8小时,有人开始加班,最后逼得所有人都加班,所有人挣得还是那点钱,但是老板的3系换5系了。

内卷是啥,就是大家都损失了,只有一小撮人赚了。

那一小撮人赚的原因,很可能只是买了第一排的电影票而已。

但他们不这么讲,而是会告诉你,你没坐在第一排是因为你不努力。我是努力才坐到第一排的。

久而久之,大家就会忘了,假如没人站起来,看电影最好的位置是在中间的……

而现在,“内卷”则意味着“白热化的竞争”,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拼尽全力,以使自己在社会上获取少量竞争优势,挤占他人的生存空间,同时造成精神内耗和浪费。“内卷”的使用场景至今仍在不断扩大,甚至于网民纷纷感慨“万物皆可内卷”。

图源 / 网络

2

对抗“内卷”:在持续行动中反思

我一个朋友想创业,想了几个月却没什么动静,我就去问他,为什么迟迟不行动呢?

我们聊了将近半小时,他说:现在社会变化太快了,创业基本围绕互联网展开。你看阿里、腾讯、华为这些互联网公司,他们的大树结出了果实。现在想要创业,并且创出名堂,变得越来越难。

朋友的话不是调侃,在日新月异的世界里,什么都在变:人在变、环境在变、认知在变。

哲学家赫拉克里特有个著名论述:一个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

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本身。而内卷,正是世界急速变化下的产物。

在内卷竞争下,我们都希望获胜,这种迫切希望,常让我们畏缩不前,在担忧恐惧中,停下了前进的脚步。

曾经看过一个视频,该视频博主分享了一个扎心案例。在某大学,有人在平台发布了匿名请求,希望排名在ta前面的同学,如果有好的offer或出国机会,就不要申请推免资格。

有同校同学评论:假如你这次侥幸有了推免资格,读完研之后,又顺利找到了理想工作。那以后,会不会为工作的潜在机会低下头?

看完这个案例,唏嘘不已。

由于外部环境变化,原有计划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有的人为实现目标,在内卷这条路上越走越远,希望自己“卷赢”,从此过上幸福生活。

可现实是,生活从来都不是我们想象的样子。正如刘媛媛在演讲中说的:

生活不是水到渠成的童话,没有一点点人生疾苦。

可是,人生路上只有路口,没有尽头。

把每一次变化当成路口,把每次当成蜕变,终会有所得。

图源 / 图虫创意

3

打破“内卷”:保持清醒最重要

去年,鹤岗初二学生钟美美,因为模仿老师走红了。在视频里,他模仿老师抱病上课、检查作业、课前点名,每个动作拿捏到位,惟妙惟肖。

有网友评论:这孩子以一己之力,一脚把我踹回了少年时代。

视频火了之后,广告、合作、签约扑面而来,就如钟美美自己所说:每天都打电话,手机都能打没电。有人愿意出1500万,和他签3年,还附赠北京朝阳区三室两厅的房子。

张爱玲在她的著作中提到:出名要趁早。钟美美就是“趁早出名”的典型。可面对诱惑,他拒绝了,他说:我不想做一个工具人。

有学者断言:内卷是一场不可退出的斗争。

在这场斗争中,有的人趁着名气,忙着扩展圈子,接广告、签公司。有的人认为还有更多可能性,不着急涉及商业领域。

很显然,钟美美是后者。

他年纪轻轻,却有清醒的抉择,在工具人和自由人之间,他选择了后者。

在GQ实验室的采访中,他被问到:小钟会不会担心有一天不火了?

他认真地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之前有想过,谁也不可能一直红下去,总会回归平淡,所以我已经有心理准备。红就是红,不红就是不红,都是正常现象,人生就是起起伏伏嘛。

上个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艺术家说:每个人都有15分钟的成名时间。在这个内卷愈发激烈的时代,面对物欲横流,能保持清醒的人,或许越来越稀缺。

在内卷这场战争中,更多的人奔跑速度加快,希望能在这场战争中获胜;另一部分则不慌不忙,保持自己的节奏,稳重从容向前迈去。

年纪不大的钟美美,没有过早陷入内卷的漩涡中,而是选择做自己。面对流量、金钱,冷静从容,不卑不亢。正如他的座右铭:心中有戏,走到哪里都是舞台。

今年2月,一个22岁的何同学,因为采访到了苹果CEO,登上了热搜。

在视频中,他说着一口流利的英语,和对方交流毫无障碍,还和对方聊到创新、生活和工作。有网友戏谑:别人的大学生活,采访苹果CEO;我的大学生活,宿舍混吃等死。

他的视频,更新频率非常慢,隔一两个月更新视频是常态。有媒体人甚至评论他:月更博主。

在流量至上的时代,很多人为了留住粉丝,保住流量,坚持日更。而何同学,却反其道而行之,保持清醒,用自己的缓慢和细致,成就一个个优质视频。

“一个22岁的大学生,可以通过自己的才华与努力,采访到苹果CEO,能让人在无趣的生活中,点燃起热血与希望。”

他被当成“青春的样板”,鼓舞着观看视频的人,不懈努力,逐光前行。

在“人均焦虑”的年代里,我们忙着生存,忙着闯出一片天地,在内卷的洪流之中,渐渐失去自我。

有网友调侃:未来不再是问“你吃了没”,而是问“你卷赢了没”。

时代抛弃你时,一声招呼都不打。

人生的路那么长,遇到的事情千千万,我们不可避免陷入内卷怪圈,不能自拨。

激烈的内部竞争,无谓的自我消耗,并不是我们想要的,或许我们可以跳出内卷怪圈,保持清醒,让所有努力都有价值。

4

超越“内卷”:寻找人生发展的第二曲线

不管是个人,还是企业,都很容易停滞于原有的运行轨道,甚至稍不留神就开始走下坡路。

“内卷”的一个特点是僵化,我们呆在原有的圈层里,看似在不断努力不断精进,其实都是一些无效的自我重复。

这时候,超越“内卷”的关键,就是创新,通过找到新的人生赛道,拓展自身能力圈,从而走出当下的囚徒困境,获得再次发展。

这个真实世界里的增长,都是“S曲线”。

刚开始,增长会迎来一个扩张期,增长速度非常快,很像指数型增长,比如,对一些公司而言,新产品打开销路,用户带来口碑,口碑带来新用户,整个是一个正反馈过程,这是增长的第一曲线。

但这个高速增长期也有极限,速度会慢慢衰减下来,然后增长就会到达一个平台期,因为市场是有竞争的,发展也是有天花板的。

接下来,如果你想要继续增长,就得要发掘出增长的第二条S曲线,要么开拓新的市场,要么寻找一个新的赛道。

李善友老师曾经讲述过美团的发展曲线。

而在诸多探索中,外卖成为了美团发展的第二曲线,如此,在面对众多强劲的对手,从大众点评,饿了么,携程,滴滴再到阿里,美团没有停滞于第一曲线,固守于已有的一尺一寸,而是在前行中不断探索发展的第二曲线,让自己持续增长。

而如今,美团还在探索自身发展的第三曲线,比如单车,网约车等等。

所以,对于个人而言,我们也需要保持开放性,不断汲取知识,不断自我探索,从而找到人生发展的第二曲线。

在生活的各种“内卷化”之下,我们很多人会没有工作和生活的热情,感觉无趣无聊。

这时候,你就要试着去寻找人生发展的第二曲线,以此来超越“内卷”。

01

设立一个目标

汤君健老师曾说,在职场上有两个重点——“一个重点,是完成你老板交代给你的;另一个重点,是挑战自己想做的”。

所以,你要去挑战自己的舒适区,主动给自己设定一个自己认可而且又有意义的目标。比如,跟着优秀的人学习一门新技能。

我就在自己在自己非常焦虑的时候,主动确立了一个成为测试架构师的目标,然后全情投入到了知识技能的学习里。

这时候,我就从枯燥无味的重复工作中,找到了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第二曲线,通过学习和积累成为测试领域的专家,而不是固守于成为一个好员工。

02

发展自身的兴趣

每个人都可以发展一项自己的兴趣,并借此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收获。

在你发展自身兴趣的过程中,你会不断地收获成就感,而这些日积月累的成就感不仅会让你在兴趣领域更有自信,还会锻炼你的感受力和表达力,而这些能力还可以迁移到工作生活中,实现能力圈的延伸和拓展。

我就是在工作之外,发展了自己的绘画写作兴趣,找到了自我成长的第二曲线。

我的写作结合了自己的优势和特质,有自己的特点,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收获了支持我的读者,同时也有机会出书,授课,获得了除工作之外的收入,这让我有机会发展个人商业模式中的“艺术家模式”。

想要超越“内卷”,我们就要敢于走出舒适区,不断认识自己,了解自己,拓展能力边界,探索出发挥自身优势适合自身发展的第二曲线,从而为自己建一条独特的赛道。

只有当你发展出了第二条第三条或者更多的成长曲线,你才不会被卷入各种焦虑,迷茫和竞争中,从而在这个多变的世界里占据一席之地。

5

最后的话

在“内卷化”的时代,所有事物都呈现出一种低水平的竞争态势,这不免让我们所有身在其中的人感到迷茫和焦虑。

在面对社会“内卷化”的大潮,我们要像乔布斯说的那样“Stay hungry, stay foolish”,通过下面三个策略来避免长时间停留在简单的自我重复,从而实现人生跃迁:

对抗“内卷”:在行动中积极反思,不断自我进化

打破“内卷”:不断提升自己的思维层次,开拓人生新局面

超越“内卷”:找到自身发展的第二曲线,让自己在多元的成长中构建自身的护城河

“内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身于其中而不自知,锁死在低效的自我重复中,虚度时光。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