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一位41岁的袁先生投诉,称自己在 2007年与亲朋好友一共购买了近100万元的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代码:070012),但该基金自上市以来净值从未大于1元,发行仅一年净值跌至0.339元,而且九年以来从未有过分红。

 “2007年国家对个人境外投资进一步开放了嘛,当时嘉实基金正好发行了一款QDII产品,于是我在募集期就认购了10万元人民币,我老婆、岳母以及别的亲戚朋友也都跟着买了一些,总共加起来有100万元左右。但没想到,这只基金一买就跌,净值从未有过大于1的时候。”袁先生在电话中略带怨气的表示。作为一名经验较丰富的投资者,袁先生从1998年就开始炒股,平时也买基金。但他万万没想到,自己和亲朋好友把上百万元的资金交给专业的基金经理打理,最后却换来这样一个巨亏的结果。

以下为袁先生的投诉原文:

自2007年发行上市以来,从未有过净值大于1的时候,投资9年没有任何分红,净值也长期在腰斩水平徘徊,本人及亲友所投资的数十万元损失惨重。同期美国股市纳斯达克指数已翻番,道琼斯指数也上涨超过40%。放眼全球,他们的业绩表现跑输所有的市场指数。本人也在表现最差的A股投资股票,07年套住的股票去年也悉数解套盈利。不知道该基金的经理们都是什么业余水平,换了几任经理,个个都能做到九年如一日的稳定的亏损也真是够奇葩的。业绩表现这么差,但该基金从未对投资者做出过解释说明,管理费也照样提取不误,难道他们就是专职拿投资者交给他们的钱去做接盘侠进行利益输送的吗?

6位基金经理先后操盘难转颓势 管理费照收不误

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于2007年10月12日正式上市,最初募集规模为40亿美元。投资范围主要是在港交所、新加坡交易所、美国纳斯达克、美国纽交所等上市的中概股。根据该产品历史走势图来看,该基金净值最高即发行日的1元,最低值是在发行一年之后的2008年10月,净值仅剩0.339元,随后净值最高只冲到0.84元附近,但大多数时候在0.6元左右上下徘徊,始终没有突破1元。

图为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收益率(%)情况,数据来源:同花顺图为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收益率(%)情况,数据来源:同花顺

“中途有亲戚朋友因为缺钱用,在亏损30%至40%的时候就忍痛赎回了。我手头不太缺钱,而且赎回来也没剩多少钱了,就一直没赎回,想等着有一天解套。”袁先生表示。

自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发行以来,先后共6位基金经理执掌该基金,其中有两位基金经任期不满两年就离任,现任基金经理为胡彬先生与蒋一茜女士。从最新披露的2016年二季报来看,尽管基金历史净值走势图与业绩基准(MSCI中国指数)收益率重合度较高,没有大幅度偏离业绩基准,但作为一只主动管理型基金,基金经理并没有完全做到发挥主动管理的优势,从产品表现来看,倒更像是复制了指数表现的ETF产品。

“换了几任经理,个个都能做到九年如一日的稳定的亏损。业绩表现如此之差,但每年管理费照提不误,好像业绩好坏与他们完全无关,只要能收管理费就行了。”袁先生表在电话中说道。

按照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的费率标准,每年管理费为1.8%,托管费为0.3%,袁先生不仅要承担净值亏损,每年合计还要扣除2.1%的费用。此外,人民币近几年升值在客观上也会造成汇率损失,在经过九年的深套后,袁先生当初投资的10万元,目前账户只剩下5万多元。

在公募基金业界,“旱涝保收”似乎是大家心知肚明的事情。无论业绩好坏,产品规模越大,每年收取的管理费用越多。因此,有些基金公司甚至只追求规模,却不看重业绩。在问及以后还会购买嘉实基金的产品时,袁先生表示自己的信任度已大打折扣。“这只基金表现太差了,以后再遇到同类产品时,肯定不会买他们家产品了。”

那么,是什么原因让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发行近10年净值始终低于1元?

生不逢时高位发行 上市仅三月净值大跌12.1%

2007年8月,国家外汇局宣布了“港股直通车”计划,香港股市一路大涨。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于当年10月12日上市,正值港股大幅上涨的末期。10月15日基金建仓,并把前十大重仓股全部押注在港股上。这好比什么情况呢?相当于在去年5月底A股4900点的时候重仓买进创业板股票。

除了高位发行,该基金还赶上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紧接着,受国内叫停港股直通车与美国四季度次贷危机影响,香港市场自10月底开始出现暴跌。与此同时,在2007年四季度,人民币对港币升值加快,升幅达3.4%。于是,在嘉实海外中国QDII发行到2007年年底不足三个月内,基金大跌12.1%,仅剩0.879元。

基金上市一年净值腰斩至0.339元 投资者损失惨烈

转眼到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从美国房地产次贷危机开始渗透至全球,并在第三季度达到高峰。全球股市在8月中旬开始出现单边快速下跌,各大指数纷纷创下新低,香港市场也逼近前期低点。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在发行一年后惨遭腰斩,在2008年10月27创下净值最低值——0.339元。尽管在2008年末,嘉实海外中国QDII与业绩基准MSCI中国指数相比仍有2.29%的超额收益,但是投资者依然损失惨重。

“我自己也在2007年因为股市不好被套住,但后来也都悉数解套盈利。不知道这只基金的经理们都是什么业余水平,换了几任经理,个个都能做到九年如一日的稳定的亏损也真是够奇葩的。”袁先生愤愤不平的表示。自己作为散户捣腾几年都能解套,为什么专业的基金经理却一直不能翻盘呢?

重仓押宝疲软港股 错失美股大反弹

从2009年起,中国和欧美主要市场总体呈现稳步上行趋势,虽然港股疲软,但纳斯达克却一路高歌,并在2015年站上5000点。在此期间,最具代表性的百度股价从2009年1月初的125美元一路飙升至2010年4月最高值718美元,直至重新拆股,在仅仅一年多的时间百度翻了4.7倍多。新浪、网易等其他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也涨势喜人。然而,按占基金资产净值比重来看,2009至2012年的整整四年间,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的前十大重仓股依然全部押注在港股上,没有买进任何一只在美国上市的中概股,除了腾讯控股涨势强劲,其他重仓股如中国石油, 0.01, 0.13%)、中国移动、中国联通、工商银行, 0.03, 0.68%)、建设银行, 0.02, 0.38%)都表现平平。

注:最下方红色为嘉实基金,中间白色为恒生指数,最上方橘色为纳斯达克指数注:最下方红色为嘉实基金,中间白色为恒生指数,最上方橘色为纳斯达克指数

“他们专捡像中石油、中国移动这样的股票,盘子大又没有成长性,这不是替别人接盘是什么呢?我觉得他们就是在搞利益输送!”袁先生对基金经理的专业水平表示严重质疑。

直到2013年起,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的前十大重仓股才开始出现美股。2013年,纽交所上市的新东方现身年报第5大重仓股,2014年百度现身年报第11大重仓股。 2015年,阿里巴巴、京东、58同城分别成为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第11大、第16大、第20大重仓股。这意味着嘉实海外中国混合(QDII)错失美股强劲反弹的良机,却押宝在不温不火的港股上,虽然净值有所上涨,但始终没有突破1元大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