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了

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项的最终归属,

获奖的两位经济学家分别是

耶鲁大学教授威廉•诺德豪斯、

斯坦福大学教授保罗•罗默。

其中,诺德豪斯之所以获奖,

主要源于他在气候变化经济学领域

开创性且卓有成效的研究。

左为诺德豪斯,右为罗默。图片来源:互联网

先来了解下,诺德豪斯是谁?

诺德豪斯,1941年生于美国阿尔伯克基,目前在耶鲁大学任经济学教授。他32岁就被评为正教授。1977年至1979年,卡特总统执政期间,诺德豪斯是美国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成员。他曾在美国政府各种顾问理事会和委员会中任职。

图为年轻时的诺德豪斯。图片来源:互联网

作为经济学家,诺德豪斯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资源环境经济学,包括能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气候变化经济学等方向。尤其在气候变化经济学方面,他被学术界誉为该学科的开创者之一。

有趣的是,诺德豪斯师徒三代都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他的老师是大名鼎鼎的保罗•萨缪尔森,中国大学生所熟悉的《经济学》一书正是萨缪尔森与诺德豪斯所著。1970年,萨缪尔森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人。而诺德豪斯的学生保罗•罗宾•克鲁格曼也是有名的经济学家,于2008年获诺贝尔经济学奖。

问题来了,什么是气候变化经济学?

传统意义上,气候变化属于自然科学的研究领域。而经济学作为人文社会学科,其切入气候变化议题的原因何在?

诺德豪斯在其发表于1982年的论文中给出两点理由:

  • 其一,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政策措施,必须经由经济系统才可奏效;
  • 其二,气候变化也会影响经济系统的生产过程和结果,比如干旱会导致粮食歉收。

这篇论文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经济学的开山之作,对二氧化碳特性、国际减排合作、政策手段等相关问题作出论述。

图为诺德豪斯。 图片来源:互联网

1982年至1991年,已经著作等身的诺德豪斯,在从更广泛经济研究领域转而专注研究气候变化经济学后,几乎花上全部精力,尝试把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整合在一个模型框架里,即经济系统在运转过程中产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对生态系统产生变化,这种变化最终又影响到经济系统,从而形成一个循环流。事实上,当今研究气候变化的主流工具——气候变化综合评估模型(IAM),正是秉承了诺德豪斯探索的这一框架。

1991年,诺德豪斯创造性地把经济学中的边际分析法引入气候变化研究。有意思的是,1990年,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首次出台气候变化评估报告,但这份报告过多关注纯粹物理世界的变化,而忽略了人对经济环境变化的适应能力。直到10年后,2001年,IPCC承认了IAM模型的优势,并在IPCC的框架里嵌入更具微观基础的经济系统模块。

备受关注的气温“红线”因此而来

在IAM模型的基础上,诺德豪斯又先后发展出两个经典模型:气候与经济动态综合模型(DICE)、区域气候和经济综合模型(RICE)。其中,DICE是将整个世界当作一个整体,以此判断碳减排方案的有效性;RICE则将世界分为10个区域,如美国、中国这样的碳排放大国为一个独立区域,其他区域则包含多个国家。

诺奖评委会的人解释说:

如果将DICE进行实际应用,情景一是政府不作为,不改变现有的政策,可以看到二氧化碳排放的演变和全球工业排放之间的利害关系;情景二是政府有更多的政策倾向,再来看对于全球二氧化碳排放的影响。此时就可以做出优劣对比。

图为联合国巴黎气候大会呼吁的2℃控温目标。 图片来源:新华社

譬如,最近备受关注的“1.5℃”以及此前“2℃”的控制升温目标,最初源自于诺德豪斯等一些经济学家所提出的气温“红线”。这条“红线”虽时有调整,但总体延续了诺德豪斯等人搭建的评估模型。

获奖传递呼吁重视气候变化声音

诺德豪斯被视作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温和派”,他认为,经济发展和气候变化应对之间存在某种耦合性,应强调二者之间的平衡关系,而非单纯强调哪一方更重要。尽管相对“温和”,但他仍认为,世界各国应积极行动起来。

在具体行动方面,诺德豪斯提出应充分利用市场经济的方式,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措施就是给碳排放定价,乃至在全球征收碳税。

示意图:诺德豪斯呼吁对碳排放定价并征收碳税。图片来源:互联网

诺德豪斯的主要贡献在于提供了一个经济学分析框架来解释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事实上,他的研究成果,如较为积极地应对气候变化、参考碳排放的社会成本制定政策等,此前已被美国奥巴马政府所接受并实践,而这些政策现在多被特朗普政府否定。

曾接触过诺德豪斯的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副主任李志青认为认为,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诺德豪斯,在某种程度上亦是回应本届美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领域的倒退。

诺奖主委会工作人员则表示,此次传达出的主要信息就是呼吁全球协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问题。这需要每个国家都意识到其重要性。

气候变化严重威胁地球生存环境。 图片来源:新华社

中国气象报社 出品

作者:中国气象报全媒体记者 段昊书

微信编辑:张娟

转载授权请联系:010-58995297(王老师)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