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一财经

4月2日,上交所公布了新一批科创板受理上市申请企业,生物医药(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申联生物”)在列。

4月3日上午9点半,记者来到位于闵行紫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申联生物,目之所及是3幢灰色建筑,公司占地大约2万平方米。一位申联生物总经办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3幢建筑分别研发楼、办公楼和仓库、以及生产车间,目前上海总公司的运营稳定,同时跟上市相关的项目还在往前推进。

申联生物的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申联生物医药(上海)有限公司(下称“申联有限”)。申联有限注册资本为500万美元,由美国联合生物医药公司(United Biomedical Inc,下称“UBI”)以美元现汇和设备出资设立,后于2004年吸收合并华新牧业。

2015年10月,申联有限改制为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更名为申联生物,而兰州分公司也于2014年成立。根据招股书信息,申联生物是一家专业从事兽用生物制品研发、生产、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主要产品猪口蹄疫疫苗是近3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主要来源。

产品结构单一

申联生物座落在紫竹科技园,马路对面是基因科技、吉尔生化和中国农科院上海兽医研究所。招股书显示,目前国内口蹄疫疫苗行业仅有4项一类新兽药(指未在国内外上市销售的制品)注册证书,申联生物的产品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于2004年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注册证书,系国内外首个口蹄疫合成肽疫苗。通过研发创新,公司的口蹄疫合成肽疫苗不断升级换代,产品从单组份升级为双组份、三组份,从单价发展为二价。

国内目前有8家口蹄疫疫苗生产企业,分别是中牧股份(600195.SH)及其子公司乾元浩、生物股份(600201.SH)、天康生物(002100.SZ)、 中农威特、申联生物、必威安泰以及杨凌金梅。其中,申联生物、中牧股份、天康生物和中农威特4家企业具备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生产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申联生物目前主要产品包括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另有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处于试生产阶段,但产品主要集中于猪口蹄疫疫苗领域,产品结构相对单一。

2016年到2018年,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的销售分别为26770.54万元、30194.13万元和27506.36万元,均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的100%。

对此,申联生物董事会办公室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公司目前生产、销售的产品有2种:一是2014年开始生产销售的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多肽2600+2700+2800),二是2018年底新获批的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多肽2700+2800+MM13),同时销售两种产品,且新产品是国内第一个推出的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合成肽疫苗,具有一定的优势,已经上市销售。

“公司于2017年获得国家一类新兽药的新产品‘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目前已经进入试生产阶段,该疫苗是国内外第一个猪口蹄疫O型、A型二价灭活疫苗,技术具有明显的先进性。”董事会办公室表示。

政府采购比例超99%

生猪养殖业在国内有重要地位,口蹄疫对生猪养殖业危害严重,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只能通过接种疫苗进行预防。记者注意到,申联生物主要通过政府招投标方式销售国家强制免疫用疫苗,实现公司盈利。

招股书显示,2016年到2018年,公司净利润分别为7347.18万元、9,867.80万元和8758.03万元,应收账款面价值分别为4287.01万元、7919.40万元和5166.26万元,公司90%以上的应收账款龄集中在1年以内,应收账款的对象主要为政府部门。2018年,公司前五大客户为江苏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南省畜牧局、云南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四川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和湖南省兽医局,销售额相加为1.25亿,占比45.47%。

事实上,申联生物的政府采购比例甚至一度超过99%,而直接面向养殖场的销售占比不足1%。“我国对口蹄疫的生物制品,一定是在政府主导下采购的”,上述总经办人士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国家给予养猪户很大力度支持,要给他们提供足够的保障,不仅要主导采购,对运输过程的风险、操作过程中的免疫步骤的都要管控。

记者查阅《动物防疫法》规定了解到,国家对严重危害养殖业生产和人体健康的动物疫病实施强制免疫,口蹄疫疫苗属于国家强制免疫疫苗。据相关规定,口蹄疫疫苗的销售不允许进入流通环节,即不允许经销。

“2017年,国家推行‘先免后补’的试点政策,允许达到一定规模的养殖场可申请实行自主购苗、先免后补,即疫苗生产商可以直接将疫苗销售给部分符合条件的养殖户。但中国的生猪养殖还相对分散,规模相对较小,单个猪场的疫苗用量很小,预计在相当长的时期内,还将以政府集中采购模式为主。”申联生物董办回复记者。

“申联生物已组建了专业化的市场化销售队伍。2016年以来,公司积极在市场化销售产品、销售队伍、销售网络、销售制度等作出准备,已开拓了上百家猪场客户。2017年及2018年公司直接销售金额相比2016年度增长较快。”董事会办公室进一步解释。

曾因专利问题被否IPO

这并非申联生物第1次冲刺上市。

证监会网站显示,在2018年1月23日召开的发审委2018年第20次会议上,申联生物首发申请A股IPO未获通过。未能过会的原因是,申联生物仅取得口蹄疫苗一种产品的定点生产资格,而此口蹄疫苗的专利权却是在UBI手中。当时UBI以合资公司同意支付销售收入的10%及其他专利费用为条件给予申联生物“猪合成肽口蹄疫疫苗”技术在中国境内的独家使用权。

根据申联生物与UBI、联亚生技(UBI涉及兽用药物的控股公司)于2015年12月30日签订的《关于“猪合成肽口蹄疫疫苗”及其延伸技术的技术费协议》的约定,公司2015年至2019年每年向UBI 及联亚生技支付985万元。

此桩专利权纠纷最新情况如何?申联生物董办回复记者:“2019年1月,公司与UBI签署《专利转让协议》及《专利增加权利人以及使用范围划分协议》,UBI将其在中国境内全部与动物口蹄疫疫苗相关的专利或专利使用范围无偿转让给申联生物。2019年2月,上述专利变更事项完成。”

换言之,申联生物冲击科创板已无专利权问题之虞。

至于将拟申报上市的板块由上交所主板变更为科创板的原因,申联生物董事会办公室表示:“国家推出科创板并试行注册制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大改革举措,公司看好科创板未来发展前景,支持资本市场的改革。”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