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时,德国采埃孚公司对一辆四号坦克进行“大手术”,这辆四号G型底盘据说是前线回收的,它在战斗中受到了严重的损坏,已经没有太多修复价值。不过这并不重要,因为采埃孚公司原本就要把它内部的动力、传动系统全部拆除,尝试新的液力传动系统。

设计师将底盘原有的内部系统拆得干干净净,并对动力舱结构进行了修改,以容纳新的零部件。坦克的迈巴赫HL 120 TRM引擎仍然布置在车体后方,不过它的动力并不通过传动轴传递到变速箱上,而是直接连接两个油泵,为液压马达提供动力。

原本那根贯通车体的传动轴也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液压管,前方取代变速箱等机械结构的是两个控油缸,驾驶员只需要调节油量就能控制液压马达的转速,原本前主动轮被改到了后方。这套全新的动力系统极大地方便了驾驶员操作,他使用方向盘调整行驶方向,不过这个方向盘只是半圆结构。

除了动力系统,采埃孚公司还研发了液力传动的炮塔,并在1944年下半年完成了测试,不过关于这款新坦克的测试资料已经毁于战火,我们已经无从知道它的原始测试资料。

至于这唯一的一辆液力传动的四号坦克,它在盟军的进攻中被俘获,美军于1945年4月进入巴伐利亚地区,第3步兵师在占领了奥格斯堡后,在工厂里发现了这辆形状怪异的四号,并在战斗结束后将它运回了美国。

对于这样一款独一无二的装备,美国当然也没有闲着,在阿伯丁试验场对它进行了检查,搞清楚了它的动力结构,并做了一份比较详细的报告,但仍然没有关于它的速度、最大行程之类的信息。

关于这款独一无二的液力传动坦克,它本身有机械传动所不具备的优势,和电传动一样,它没有传动轴,能够从容地布置液力管线,调节油量改变行驶速度,让运行更加平稳,对坦克的操纵性有一些好处;另外当时德国已经面临大规模轰炸,开辟新的动力系统也可作为一种技术备份,相比于电传动而言,液力传动仍然要简单一点。

不过液力传动也有缺点,且不说动力传输效率如何,它的零部件加工需要的精度更高,检修更麻烦,液压油对温度比较敏感,和润滑油一样会出现黏稠等现象。

以当时德国的实际情况来看,不管液力传动四号是否成功,德国都没有能力调整生产资源来建立相关生产线,更不能完成后勤维护保养单位的培训实现大规模装备,从德、美两国对它液力传动的态度,以及战后几十年里坦克技术的发展来看,常规的机械传动仍然占据了主导地位,液力传动目前更适合运用到装载机这样的工程机械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