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商韬略
熊晓鸽被称为中国“风投教父”、“中国VC(风险投资)第一人”。
张朝阳、李彦宏、马化腾、周鸿祎、梁建章……如今这群中国过去20年中,堪称最成功的一代企业家背后,大多都有熊晓鸽和IDG的身影。
【1】
上世纪90年代初,熊晓鸽带着麦戈文的1000万美金,第一次将西方的风险投资概念带入中国。
麦戈文是美国传奇富豪,创立了IDG(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并将其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出版与风险投资公司之一。而熊晓鸽曾任IDG全球常务副总裁,他最信赖的下属、合作伙伴与朋友。
1997年,搜狐天使轮的17万美元“烧得”差不多了,张朝阳借了朋友10万美元,但很快山穷水尽。为了融资,他住在加州的一个小旅馆,租了辆破车,每天争分夺秒地见投资人。
但彼时中国互联网的基础设施落后、网民数量少,更重要的是商业模式不清晰、投资退出机制不健全,美国投资人根本没耐心听张朝阳的计划。
“这次融资比第一次更为艰难,耗费了大量时间,而且公司内部没人能帮得上我,也没人知道我在干什么。”张朝阳说。
走投无路之际,熊晓鸽向他伸出了援助之手。在其穿针引线下,IDG、英特尔、道琼斯、晨兴公司联合投资220万美元,搜狐得以步入正轨。
搜狐之后,熊晓鸽和IDG开始频繁投资中国互联网企业,“培育”了一大批顶尖公司。
1999年,IDG用100万美元换来搜房网20%的股份,但紧接着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破裂,搜房迟迟找不到盈利模式,公司濒临倒闭。
“就像遭遇霜冻的幼苗,奄奄一息,这时工资发放非常紧张,我也很害怕员工的斗志就此消亡。好在IDG主动给我们提供了无息的过桥贷款,钱虽不多,但是却让我们过了最困难的时期。我不知道IDG对其他公司怎么样,但对于我,他们的支持让我十分感动”搜房网创始人莫天全说。
搜房网最终在2010年上市,IDG的100万美元变成了1.08亿美元。
2000年6月,百度推出中文搜索引擎,那个年代因为设备和人才短缺,互联网创业成本奇高,百度每天都需要资金输血,对此准备不足的李彦宏焦头烂额。
互联网泡沫破裂期间,众多IT公司因缺乏资金,一夜之间关门,风投对美国的互联网项目都避之不及,资本更不会关注中国的企业。但IDG还是大胆地提供150万美元给百度,后者也因此度过了最难熬的资金寒冬期。
2005年,熬过寒冬的百度登录纳斯达克,IDG的150万美元转眼变成了1亿多美元,投资收益近百倍。
如今市值超过3000亿美元的腾讯,也曾在IDG的帮扶之下,走过了最危险时期。
2000年,QQ用户暴涨带来服务器数量暴增,急于寻找资金的马化腾,在银行、投资商面前屡屡吃闭门羹。
无奈之下,马化腾计划以几十万的价格卖掉QQ。得知消息的熊晓鸽联手李泽楷,共同出资220万美元,拿到腾讯40%的股权。这笔钱,也成了腾讯有史以来最重要的一笔融资。
从搜狐到腾讯,中国几乎每一家“现象级”互联网公司的出现,都与IDG有关。伴随着中国崛起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IDG也成了中国市场上的大赢家。
【2】
作为这一切的主导者,进入风投领域对于熊晓鸽来说,完全是出于偶然。
大学时代开始,熊晓鸽的理想是做一名像“法拉奇”那样的战地记者,他在国内攻读了社科院研究生院新闻学研究生,一度在新华社做记者。但随着实践和深入一线,他萌生了进修的想法,选择美国学习新闻。
1986年,揣着38美元,熊晓鸽踏上飞往美国的飞机,开启求学生涯,并在波士顿大学和塔夫茨大学相继拿下硕士和博士学位。博士毕业前,熊晓鸽开始在全球最大的出版机构卡纳斯公司工作,3年间,他从助理编辑、记者、一直做到了《电子导报》的亚洲版主任编辑。
在做《亚太商业》栏目期间,熊晓鸽接触了很多创业者,也首次接触到VC(风险投资)概念,深刻感受到VC对美国硅谷创业和社会经济的巨大推动。
1991年,他前往香港担任分公司副总裁,期间他预判到电子及信息类刊物在中国市场即将迎来高速成长。
他花费很大精力写了一份报告,申请到中国做杂志和风险投资。不过由于公司高层曾在中国市场投资失利,所以熊晓鸽的报告被半路拦截。
无奈之下,熊晓鸽想到了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创始人及董事长麦戈文。
IDG是家信息技术出版、研究、展览与技术风险投资公司,早在1980年,IDG就与信息产业部中国电子情报研究所合办了《计算机世界》报,这是中国第一份专业行业报纸。这家公司从事的业务,正是熊晓鸽擅长和向往的。
他给麦戈文写了一封长信,阐述自己回国做杂志、VC的想法。几天后,麦戈文的秘书打来电话,邀请熊晓鸽见面详谈。
熊晓鸽对麦戈文说:“我有两个梦想,一个是把美国的电子信息杂志拿到中国出版;另一个是在中国做风险投资,我现在的老板不支持我,我希望能得到您的支持。”
“你需要什么条件?”麦戈文问。
“我只有一个条件——就是向您直接汇报。”
“那你想要多少工资?”
“我去年挣4万2,您付我4万2就行。干半年以后咱们再说,怎么样?”
麦戈文停顿了一会儿,说“我给你增高一点,5万块。”
据说,初次见面,两人聊了整整3个小时,麦戈文还因此推掉了两个会议。1991年11月,35岁的熊晓鸽加入IDG,以“亚洲业务开发助理”的身份主管亚太地区出版物。
半年的时间内,他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将媒体内容本地化,亏了七八年的台湾和新加坡市场都开始盈利。1992年年末,IDG决定整合亚洲所有业务,熊晓鸽被委任为负责人。
1993年,全面负责亚洲业务的熊晓鸽带着1000万美元资金回国,随后又与上海科委达成合作,双方共同出资2000万美元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风险投资公司——上海太平洋技术创业投资公司(后更名为IDG资本),专注于扶持和投资中国的高新科技创业公司。
万事开头总是难的,IDG刚进入中国的前7年,几乎没有像样的成绩。熊晓鸽投资的第一家公司(上海一家生产笔记本电池的公司),以失败告终,投入资金化为乌有。
当时每次麦戈文来视察,他总是提心吊胆,怕麦戈文大手一挥,撤回在中国的投资。但麦戈文却总是谈笑风生,给他加油、鼓气。
有麦戈文这样的伯乐,熊晓鸽才能在持续多年看不到“曙光”的中国市场,持续洒下宝贵的“种子资金”。
2000年后,随着中国加入WTO,一批中国公司纷纷登陆纳斯达克,熊晓鸽早年的投入,开始不断涌现出令人惊叹的回报。更重要的是,在IDG资金哺育之下,一大批中国高新企业得以迅速成长。
2014年麦戈文去世,两年后,麦戈文基金会决定把公司业务全部出售,以便将更多资金投入慈善和基金投资领域。
消息发布后,众多国际财团表示出兴趣,但IDG集团最终花落中国财团之手。这个财团就是IDG资本董事长熊晓鸽联合泛海资本等组建的。
成功收购曾经的母公司IDG集团后,IDG资本成为IDG集团旗下IDG Ventures投资业务的控股股东。IDG集团总部仍设立在波士顿,管理层保持不变。
——END——
图片均来自网络
欢迎关注【华商韬略】,识风云人物,读韬略传奇。
版权所有,禁止私自转载!
1.文章《熊晓鸽——熊晓鸽投资的项目…》援引自互联网,为网友投稿收集整理,仅供学习和研究使用,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侵删请点击页脚联系方式。
2.文章《熊晓鸽——熊晓鸽投资的项目…》仅供读者参考,本网站未对该内容进行证实,对其原创性、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不作任何保证。
相关推荐
- . 现代买票为什么带上携程保险
- . 潮阳怎么去广州南站
- . 湖南马拉河怎么样
- . 烧纸为什么到三岔路口
- . 百色为什么这么热
- . 神州租车怎么样
- . 芜湖方特哪个适合儿童
- . 护肤品保养液是什么类目
- . 早晚的护肤保养有哪些项目
- . 女孩护肤品怎么保养的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