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张晓迪

继被山东如意“炒掉”后,大公国际资信评估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公国际”)再次遭遇下调发行人信用评级被解除合约事件。

9月9日,大公国际公告称,受江苏南通三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南通三建”)的委托,大公国际对南通三建及其相关债项进行评级工作。2021年6月28日,大公评定南通三建主体信用等级为AA+,评级展望为负面,“16南三01”和“17南三01”信用等级为AA+。

近期大公国际收到南通三建发函称,南通三建决定与大公国际终止合作,不再委托大公国际对南通三建继续进行信用评级。

大公国际表示,根据相关监管规则和《大公国际终止评级制度》,决定终止对南通三建及其相关债项的信用评级。

就此,界面新闻记者致电南通三建,电话均无人接听,此外其公开报告中的相应邮件联系方式,显示域名不正确。

目前,南通三建尚存续三只债券,包括“16南三01”、“17南三01”、“19南通三建MTN001”,剩余余额合计24.69亿元。

南通三建前身是1958年成立的海门县营造合作厂,经过更名后,于2004年改制重组为股份制企业。2016年8月23日,于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挂牌上市,2018年10月18日终止挂牌。

截至目前,南通三建注册资本为12.42亿元,其业务包括建设、房地产开发、海外经营等。

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三建控股”)持有其 73.05%的股权,为其控股股东。黄裕辉、周炳高、施晖、卫波、王卫冲、徐挺、袁备及张福斌8人作为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三建控股 48.92%的股份,为其实际控制人。

对于此次将南通三建评级展望调整为负面,大公国际的主要理由是,跟踪期内,南通三建业主客户主要集中在房地产行业,部分项目存在一定的资金回收压力,货币资金规模下降且受限部分占比很高,银行授信规模有所下降,其他应收款中仍存在较大规模的拆借款、且2020年继续计提减值,对资金形成占用且存在一定回收风险,有息债务规模仍较大,面临较大的短期偿债压力,未决诉讼较多且金额较大,面临一定或有风险。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在大公国际调整评级展望后,8月30日,中证鹏元也下调了南通三建的信用评级,中证鹏元不仅将南通三建主体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AA,评级展望由稳定调整为负面,还将“16南三01”、“17南三01”信用等级由AA+下调为AA。

截至2021年3月末,南通三建有息债务合计为108.84 亿元,占总负债的73.54%,短期有息债务 79.75 亿元,占总有息债务比重73.54%,而其非受限货币资金仅 2.94亿元。

此外,大公评级报告还指出,南通三建建筑施工项目中约 50%与大型房企合作,目前合作的开发单位主要包括恒大集团、绿城集团、蓝光集团、新城集团、金科集团、中海地产、保利集团等。

截至2021年3月末,其期末在手合同金额为452.18 亿元,其中,包括恒大项目在手合同金额 95.32 亿元、蓝光集团项目7.67 亿元等。而目前,恒大集团已出现兑付危机,而蓝光集团已在债券市场公开违约。

这已不是大公国际第一次被客户解约,早在2020年3月,大公国际下调山东如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山东如意”)相关信用评级后就被终止合作,随后山东如意债券兑付出现违约。

对此,大公国际分析师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评级机构事前预警,遭遇合同关系解除,对发行人而言,会有一定的影响。因为解除合同后,为满足相关规则的要求,债券监管机构和受托管理人会督促发行人与其他评级机构沟通进行合作,对主体和存续债券继续开展跟踪评级。但对于主体级别已经发生下调的发行人,各评级机构出于对自身业务和市场形象的考虑,与发行人合作的可能性很小。因此,终止与现有评级机构的合同关系,意味着其可能很难再找到其他评级机构,无法满足相关规则的要求;

此外,该分析师还称,合同关系的解除容易给外界造成一种发行人因被评级机构下调级别而主动要求终止评级的不良印象,同时,若发行人始终无评级机构对其进行持续跟踪和预警,也不利于投资人判断发行人真实信用水平,有损发行人在债券市场的形象。

当前融资收紧,信用债违约已司空见惯,评级机构也被贴上了“评级虚高”、“事后诸葛亮”的标签。在弱化甚至取消外部评级依赖的呼声中,监管已迈出实质性的步子,就在稍早前的8月中旬,央行决定试点取消所有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简称“债务融资工具”)发行环节信用评级的要求。

而2021年初,交易商协会就早先一步,发布取消注册发行强制评级要求的阶段性方案,明确在申报环节,不强制要求企业提供债务融资工具信用评级报告及跟踪评级安排作为申报材料要件。

近期,东方金诚、中诚信国际等评级机构已经对一些发债主体采取事前预警、下调评级等动作。

市场的呼声和监管的这些举措,不能不让评级机构重视。但同时,发行人付费模式下,事前预警后,又遭遇解约,这让评级机构处于两难境地。

对评级机构而言,在市场“提高事前预警”的呼声和发行人付费现实中间如何自洽?评级机构应该做才能既确保评级独立性、有效性,又不会失去客户?

对此,上述大公国际分析师表示,投资人、发行人和评级公司都是我国债券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这三者的利益我们理解本质是一致的,都希望债券市场高质量健康发展。评级公司通过提高风险预警能力,及时有效揭示信用风险、充分反映信用分层,将进一步发挥债券市场在促进资本形成、畅通国民经济循环、推动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评级机构的品牌形象、市场声誉也会不断提高。

“我们相信,那些评级质量高、能够较好满足投资者需求的评级机构将会脱颖而出,客户也会愿意选择在市场上有着良好声誉的评级机构,”该分析师如是称。

相关推荐